|
1 |
潘纪顺;张先康;徐朝繁;刘志;田晓峰;殷智武;;2D多尺度非线性地震速度成像[J];地球物理学报;2008年01期 |
2 |
李清河,闵祥仪,郭建康,魏德晴,侯晓钰;天水—礼县地区地壳速度结构[J];西北地震学报;1990年02期 |
3 |
陈祥熊,林树,李祖宁,鲍挺,周峥嵘;福建-台湾地区一维地壳速度结构的初始模型[J];地震;2005年02期 |
4 |
徐新忠,王有学,蒋亚明,党淑娟,聂定平;新—甘地震测深剖面的地壳速度结构及大地构造单元划分[J];新疆地质;1992年02期 |
5 |
李清河,郭建康,周民都,魏德晴,范兵,侯晓钰;成县—西吉剖面地壳速度结构[J];西北地震学报;1991年S1期 |
6 |
苏国君;小金地震震相特征与地壳速度结构探讨[J];四川地震;2000年03期 |
7 |
刘昌铨,杨健;京津及其外围地区地壳速度结构的初步探测[J];地震学报;1982年03期 |
8 |
JohnA.Collinsl
,华章;巴拿马盆地深海钻井区的速度结构——薄洋壳的证据[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0年04期 |
9 |
任青芳;张成科;赵金仁;张先康;祝治平;;菏泽地区地壳结构特征与地震[J];华北地震科学;1992年03期 |
10 |
董树文,吴宣志,高锐,卢德源,李英康,何义权,汤加富,曹奋扬,侯明金,黄德志;大别造山带地壳速度结构与动力学[J];地球物理学报;1998年03期 |
11 |
王有学,钱辉;青海东部地壳速度结构特征研究[J];地学前缘;2000年04期 |
12 |
段永红;张先康;刘志;徐朝繁;王夫运;潘纪顺;梁国经;;阿尼玛卿缝合带东段地壳结构的接收函数研究[J];地震学报;2007年05期 |
13 |
唐小锋;周晓国;牛铭理;刘世林;刘付轶;单晓斌;盛六四;;阈值光电子-光离子符合速度成像技术的初步应用[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
14 |
张锁喜;刘建达;张四维;;下扬子地区地壳速度结构分区模型[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1990年01期 |
15 |
李清河;天水地区S波速度结构[J];西北地震学报;1991年S1期 |
16 |
刘福田,徐佩芬,刘劲松,尹周勋,秦建业,张先康,张成科,赵金仁;大陆深俯冲带的地壳速度结构——东大别造山带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3年03期 |
17 |
杨晓松,马瑾,金振民,高山,马胜利;花岗岩部分熔融及其对青藏高原南部地壳速度结构的约束[J];地质学报;2003年01期 |
18 |
朱介寿;我国大陆地壳及上地幔分块结构特征[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1期 |
19 |
闵祥仪,周民都,郭建康,魏德晴,张元生,侯晓钰,宋杰;灵台—阿木去乎剖面地壳速度结构[J];西北地震学报;1991年S1期 |
20 |
栾锡武,高德章,喻普之,赵津海;中国东海及邻近海域一条剖面的地壳速度结构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