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力释放的大震增(减)震模型初步研究
【摘要】:
本文以应力释放模型为基础,为研究大震增(减)震问题对模型提出改进。引入断裂力学裂纹周边应力和应变场理论中的应力函数,从力学角度研究震源与空间任意一点应力的变化特征,找出大震断裂带的其它段落以及平行断层之间的应力变化规律与大震增(减)震作用之间存在的关系,建立起大震增(减)震模型,称为应力释放增(减)震模型。该模型可对一个构造区域发生大震后的地震危险性进行估计,其研究结果对地震预报和地震危险性评价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文中应用应力函数和应力释放增(减)震模型对宁夏地区有历史记载以来的5级以上中强地震作了具体研究,研究认为:宁夏北部的贺兰山东麓断裂1739年发生的8级地震,对与其大致平行的芦花台断裂、银川—平罗断裂和黄河断裂起到了明显的减震作用;宁夏南部的海原断裂1920年发生81/2级地震,对与该断裂大致平行的香山—天景山断裂、烟筒山断裂以及牛首山—罗山断裂也起到了明显的减震作用,同时,对祁连山断裂带中东段起到了增震作用。
本文最后应用应力函数和应力释放增(减)震模型探索性地研究了2004年印尼8.7级大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大震对苏门答腊断层的其他段落起到了增震作用,而对欧亚板块边界的影响较小。我国位于欧亚板块边界以北,因此该大震对我国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