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速铁路用铜合金接触网导线及铜扁线的产业化研究

吴予才  
【摘要】: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的快速发展,对接触网导线的要求越来越高。铜合金导线材料由于性能优良,成为研究热点,高品质接触线的开发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同时高速列车的牵引变压器绕组对铜扁线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铜合金扁线的研究也是热点之一。本文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速铁路专用铜合金导线产业化开发”(2007BAE23B00)中的课题1——铜银、铜锡合金导线产品产业化技术研究(2007BAE23B01)和课题3——连续挤压铜合金扁线产业化技术研究(2007BAE23B03)的部分研究内容。 铜合金接触网导线的关键技术是:掌握SCR连铸连轧工艺生产铜银、铜锡等高铁用铜合金导线的配方;形成连续化生产条件下微合金配置的成套技术和工艺装备;形成柔性化的SCR连铸连轧工艺制备铜合金的技术和装备:解决制备微合金化铜合金材料强化技术,满足高铁对高强高导材料的需求。 连续挤压铜合金扁线的关键技术是:掌握铜及铜银合金在挤压轮槽、腔体、模具中流动及热力场分布规律;实现腔体、模具材料与腔体、模具结构的最佳组合;掌握影响挤压合金产品质量因素;实现连续挤压铜合金扁线的产业化生产。进行铜包钢导线材料连续挤压的工程问题研究,利用法向连续挤压机进行铜包钢线生产的探索和实验。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 通过开展产业化条件下的铜银、铜锡、合金导线制备技术及装备研究,解决主要关键技术,即在合金配方、微合金化技术、强化技术、柔性化生产等产业化技术研究方面和产品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在线实时检测等方面进行研究。在国内率先提出并实现“强电磁搅拌+SCR连铸连轧+冷拉/冷轧工艺”制备铜合金导线的工艺路线,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了实际生产之中。课题研究期间累计生产铜合金导线产品13349.712吨(其中:铜银合金8936.077吨,铜锡合金4298.072吨),累计实现销售收入8.83亿元,利润6181.75万元。 通过开展“双进多出工艺”研究,在单轮槽连续挤压上,实现“超小截面、超大宽窄比”的铜及铜银合金扁线挤压生产,在连续挤压材料制备工艺上具有创新性。 在云南铜业的TLJ-300Conform连续挤压机上,通过开展创新设计腔体结构,采用嵌入组合的方式将关键部位材料升级,设计开发出组合腔体,提高了腔体的高温性、易修复性,提高寿命降低成本。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量,获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课题完成后累计生产铜及铜合金扁线产品4821.905吨,实现销售收入2.39亿元,税收560万元,利润498万元)。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获得了连续挤压过程中压力场、温度场、金属流动等规律,开发出适于高强铜银合金生产的高强、高性能模具及合理的腔体结构,在模具制备方面具有创新性。 通过开展连续挤压包覆材料(铜包钢)变形过程机理的研究,利用昆明理工大学自制的LJ350型法向连续挤压机,开展连续挤压铜包钢线的研究,掌握优化了相关参数,解决了相关工程化的关键问题,得到了铜包钢线材样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储灿东,王东哲,彭颖红,阮雪榆;连续挤压成形过程的温度场研究[J];塑性工程学报;2001年01期
2 谢暑英;连续挤压开发3103(3003)铝合金管[J];铝加工;2002年04期
3 芦治森;挤压技术的新发展——连续挤压法[J];金属世界;1996年02期
4 钟毅,贺毓辛;多金属连续挤压包覆的运动学分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5 刘元文,宋宝韫;铜扁线连续挤压技术[J];锻压技术;2004年04期
6 周刚,刘毅克,邹静;连续挤压多通道铝扁管用硬质合金模具的研制[J];轻合金加工技术;2000年12期
7 闫琳,钟毅,张志豪;铜包钢线连续挤压包覆模拟实验及机理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8 辛翠民,武立明,孙光鹏;连续挤压铝管水冷后的腐蚀缺陷[J];轻金属;1994年12期
9 储灿东,翟福宝,彭颖红,阮雪榆;连续挤压成形过程中挤压轮速度的影响[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1年04期
10 高飞,宋宝韫,张新宇,王延辉;连续挤压包覆技术在铝包钢丝生产上的应用[J];金属制品;1999年01期
11 高飞,李仁超,宋宝韫;连续挤压工程开发单位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J];CMET.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03年03期
12 徐恒雷;;连续挤压应用过程中常见缺陷浅析与措施[J];有色金属加工;2010年04期
13 ;不等截面高频连续挤压焊及质量控制的研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1995年03期
14 ;SLJ-350双槽连续挤压机[J];机电新产品导报;1995年Z1期
15 杨鑫华,白万和,张明魁;连续挤压模具型腔汇合室几何参数优化设计[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16 黄克坚,杨斌,包忠诩,陈泽中;带翼内凸筋D形铝管连续挤压生产工艺的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03年02期
17 胡景奕;万健;;高速铁路用铜合金接触线材料及其加工工艺[J];有色矿冶;2011年04期
18 彭岳林,刘红卫;连续挤压变形腔的改进及其上限分析[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19 刘元文,宋宝韫,高飞;电缆铝护套连续挤压包覆型腔设计的均压判定准则[J];铁道学报;1997年02期
20 戈罗霍夫;雷大钧;;康风法连续挤压金属的力学参数[J];湖南冶金;198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旻;;铜合金引线框架材料的技术进步[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科学技术论文部分[C];1997年
2 鄢明;吴予才;;Conform连续挤压双进多出成形过程的研究[A];合作 发展 创新——2008(太原)首届中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宋宝韫;牛玉英;刘元文;;银铜合金电车线新工艺的研究[A];推进铁路新跨越加快经济大发展——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4 尹忠民;姜锋;蒋牵;徐国富;张生龙;宋练鹏;汪明朴;;时效处理对高强高导铜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王碧文;;铜及铜合金研究方向[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科学技术论文部分[C];1997年
6 岳军;;铜合金中锆的测定—偶氮胂Ⅲ光度法[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黄福祥;宁洪龙;铃木洋夫;马莒生;;引线框架铜合金氧化性能的研究[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谢建新;王自东;;高性能铜合金线材制备加工技术[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李湘海;;铜合金产品缺陷的超声定性探伤[A];2006年晋冀鲁豫鄂蒙川云贵甘沪湘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2006年
10 曹育文;马莒生;唐祥云;王碧文;;中国铜合金引线框架材料的现状与发展[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予才;高速铁路用铜合金接触网导线及铜扁线的产业化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2年
2 刘国军;铜合金高温抗氧化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尹延国;铜基石墨自润滑材料及其摩擦学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4 雷静果;新型高强高导Cu-Ag-Cr合金的组织性能及时效动力学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5 陆德平;高强高导电铜合金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杨贵荣;铜合金表面铸渗工艺及渗层性能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6年
7 郭守晖;沉淀强化铜合金的制备及组织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8 刘勇;接触线用稀土微合金化高强高导Cu-Cr-Zr合金时效析出特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9 许彪;Cr_3C_2颗粒增强高强高导铜基复合材料研制[D];南昌大学;2008年
10 胡忠举;铝合金快速铸轧新型铍铜材料辊套及其应用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贵荣;铜合金表面铸渗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3年
2 张天明;Sn、Zn对Cu-Sn-Zn三元合成金稳定性膜层形成及影响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3 彭北山;碳化钨弥散强化铜合金的研制[D];武汉大学;2004年
4 钱继锋;新型耐磨铜基合金的研制及其耐磨性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2年
5 杨丹;新型汽轮发电机转子槽楔铜合金组织和性能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0年
6 曾刚;大容量汽轮发电机转子槽楔铜合金研制及高温性能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0年
7 李宏祥;铜合金金属型球墨铸铁件铸造工艺及模具CAD软件研究[D];机械科学研究院;2002年
8 洪斌;Cu-9Ni-2.5Sn-1.5Al-0.5Si合金热处理工艺及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9 李本贵;薄带连铸结晶辊用高强高导铜合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张雪梅;唑类及嗪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在碳酸氢钠介质中对铜缓蚀性能的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任静波;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批准抑菌材料铜合金注册[N];中国冶金报;2008年
2 进周;新型铜合金接触线应用高速铁路[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3 小玉;铜合金盘管生产技术亟待开发[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4 记者 陈耀群;江苏科大槽楔铜合金项目实现产业化[N];中国船舶报;2006年
5 曹建国;洛铜成为国内铜及铜合金检测标准制定和研制单位[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9年
6 环球财经 张世彤;我国为何再次调高精炼铜及铜合金的出口税率[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7 徐美君;我国精炼铜及铜合金出口税率再次调高[N];中国建材报;2006年
8 张世彤;精炼铜及铜合金出口税率为何再次调高[N];中国矿业报;2006年
9 记者黄苗荣 余建峰;海亮冷疑管制造水平国际领先[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年
10 江妍;“大容量发电机转子槽楔铜合金研究及产业化”成果获奖[N];江苏科技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