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系铝合金流变挤压铸造工艺及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环境与能源的矛盾问题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对于交通运载工具来说,节能、环保就摆在突出的位置上,实现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实现构件的轻量化。特别对于国防军工行业,在不影响强度等性能的条件下,降低构件的重量,可以大幅提高武器装备的承载能力和机动性,轻量化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铝合金中7000系合金具有最高的强度,是最接近钢铁强度的铝合金,被认为实现以铝代钢的首选材料。但是7000系铝合金是变形铝合金,需要通过熔炼、铸坯、热加工、机加等工序才能完成构件的制造,并达到所需的使用性能。这样的工艺过程流程长,不仅成本高,生产效率低,材料利用率也低,而且能源消耗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该合金的推广应用。
开发短流程、近终成形的7000系铝合金流变挤压铸造新技术正成为金属凝固成型领域的研究重点。但是由于7000系高强铝合金合金化程度比较高,而且合金元素之间的比重差别比较大,铸造过程极易产生组织与成份不均匀、热裂等冶金缺陷,采用普通铸造工艺很难直接成形质量良好的构件,因此,如何实现7000系铝合金流变成型过程对凝固缺陷的精确控制将至关重要。
本论文基于课题组开发的环缝式电磁搅拌熔体处理技术,建立了7000系高强铝合金流变挤压铸造的计算模型,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7000系高强铝合金流变挤压铸造工艺,优化了工艺参数,并且该项技术在大尺寸高性能铝合金铸件上获得了初步应用,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流变挤压铸造数值模拟对现有的模型进行对比选择和优化,并基于ProCAST软件自带的材料计算模块,结合实验,得出符合7000系铝合金流变挤压铸造数值模拟的参数;(2)利用自行设计的壳体缩比件,揭示出流变挤压铸造工艺对铸造缺陷的影响规律,通过正交实验方案研究,获得最佳流变挤压铸造工艺参数:环缝式电磁搅拌10A电流,搅拌终止温度670-660℃,挤压铸造开始时熔体温度660℃,挤压铸造比压100MPa,模具温度200℃,挤压速度为0.1m/s;(3)基于高强铝合金均匀化熔体处理及流变挤压铸造理论基础,对20kg以上的大尺寸高强铝合金壳体铸件进行应用研究,收到良好的应用效果。
|
|
|
|
1 |
洪慎章,曾振鹏;铝合金车轮挤压铸造工艺[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1999年06期 |
2 |
;挤压铸造发展概况[J];机电工程技术;1976年02期 |
3 |
于训杰;王光阀;;挤压铸造导弹前仓盖[J];现代兵器;1982年08期 |
4 |
呼延青;;挤压铸造的研究与应用[J];现代兵器;1983年06期 |
5 |
何业衡;;挤压铸造的新发展[J];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1992年06期 |
6 |
于海朋,张富强,李荣德,尹井田,宋长芹,黄瀛;挤压铸造ZA-27合金的组织与性能[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1997年04期 |
7 |
胡建华,罗继相;飞行器二级舵挤压铸造工艺研究[J];热加工工艺;1998年02期 |
8 |
齐乐华,杨方;挤压铸造对ZA27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8年02期 |
9 |
于海朋
,张富强,李荣德,尹井田,宋长芹,黄瀛;挤压铸造ZA-27合金的组织与性能[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2年S1期 |
10 |
王建宏,龙思远;挤压铸造用模具材料的选用[J];铸造设备研究;2004年04期 |
11 |
;挤压铸造的可拆模具[J];机电工程技术;1976年02期 |
12 |
徐志庆,周耀民,宋清,李贤淦;挤压铸造模温对C/Mg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1993年01期 |
13 |
邢书明,陈维视,孙世宝,姚书芳,马静;挤压铸造高锰钢的宏观质量及性能[J];铸造;1998年06期 |
14 |
齐乐华;挤压铸造对ZA27合金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研究[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2年S1期 |
15 |
胡建华,张迎;电机锥形定子壳挤压铸造工艺[J];热加工工艺;2004年12期 |
16 |
王玉庆,郑久红,唐风军,周本濂;挤压铸造铝基复合材料[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4年02期 |
17 |
唐式豹,杨裕国,徐维静;摩托车轮挤压铸造和质量检测[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1年01期 |
18 |
周惦武,周述积,赖华清,毛厚军;用挤压铸造工艺生产合金钢锻模[J];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2001年01期 |
19 |
唐多光
,徐张翼,沈友良;铝合金挤压铸造若干技术问题的讨论[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2年06期 |
20 |
唐式豹
,杨裕国,徐维静;摩托车轮挤压铸造和质量检测[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2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