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女性主义的转向
【摘要】: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在五四退潮的时候,却有一位女作家循着“五四”的足迹缓缓而来,她大胆而激进的女性主义自我袒露给一度沉寂的文坛带来了新鲜的气息,奏响了“五四”精神书写的最强音,她开启了妇女解放运动的新篇章,她就是丁玲。她笔下的女性是叛逆而苦闷的,然而又是勇敢而坦率的。她们是五四后最先走出传统家庭的女性,她们拥有莎菲女士般的气质,她们不是单独的个体,在社会上找到了众多的精神姐妹。莎菲气质绵延不绝,在丁玲笔下的女性形象身上栩栩如生,她们感染了一大批失落而找不到出路的青年。其中潜伏着丁玲作为具有激进女性意识的“娜拉”游离在都市化进程中,对女性命运思考和对生存发展的不断探索。
丁玲研究一直以来是文学界关注的热点。在不同时代,其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同样作为时代的一面镜子,见证着文艺的发展。丁玲当初作为个性鲜明的女性主义一举成名登上文坛,但是她也随着个性主义的跌宕起伏乃至最终的隐匿,而逐渐暗淡于文坛。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作家们普遍的“左转”是适应了时代潮流的,其中丁玲作为“左转”中的典型备受关注,发人深思。丁玲的转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本文将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体悟人丁玲笔下女性形象的丰富内涵,在都市化的历史现场中挖掘丁玲的内心世界的阵阵涟漪,试图为丁玲的女性主义转向寻求更客观合理的历史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