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丁玲女性主义的转向

吴珍  
【摘要】: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在五四退潮的时候,却有一位女作家循着“五四”的足迹缓缓而来,她大胆而激进的女性主义自我袒露给一度沉寂的文坛带来了新鲜的气息,奏响了“五四”精神书写的最强音,她开启了妇女解放运动的新篇章,她就是丁玲。她笔下的女性是叛逆而苦闷的,然而又是勇敢而坦率的。她们是五四后最先走出传统家庭的女性,她们拥有莎菲女士般的气质,她们不是单独的个体,在社会上找到了众多的精神姐妹。莎菲气质绵延不绝,在丁玲笔下的女性形象身上栩栩如生,她们感染了一大批失落而找不到出路的青年。其中潜伏着丁玲作为具有激进女性意识的“娜拉”游离在都市化进程中,对女性命运思考和对生存发展的不断探索。 丁玲研究一直以来是文学界关注的热点。在不同时代,其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同样作为时代的一面镜子,见证着文艺的发展。丁玲当初作为个性鲜明的女性主义一举成名登上文坛,但是她也随着个性主义的跌宕起伏乃至最终的隐匿,而逐渐暗淡于文坛。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作家们普遍的“左转”是适应了时代潮流的,其中丁玲作为“左转”中的典型备受关注,发人深思。丁玲的转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本文将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体悟人丁玲笔下女性形象的丰富内涵,在都市化的历史现场中挖掘丁玲的内心世界的阵阵涟漪,试图为丁玲的女性主义转向寻求更客观合理的历史答案。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尹骐;;莎菲论[J];江汉论坛;1985年05期
2 张勇;时代女性的苦恋绝唱——为“莎菲女士的日记”正名[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1988年01期
3 林承杰;关于莎菲女士形象的再认识[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01期
4 程宜;时代,孕育形象的土壤——谈谈《莎菲女士的日记》和《生死场》关于人物形象的塑造[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5 张树建;;渴求人间真情——谈莎菲女士的苦闷[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1987年02期
6 阮一隽;;莎菲性格组合论[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8年03期
7 何元智;苦悶中綻开的叛逆之花——论《莎菲女士的日记》的真善美[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8 青野繁治;;莎菲女士的普遍性[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年03期
9 宋曦业;现代文学史上的两篇“日记”[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10 陈德智;“五四”退潮后的系统女性形象──兼谈对莎菲的精神分析[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11 字文洲;;再说莎菲[J];临沧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12 周晓平;“莎菲”型人物悲剧论略[J];青海师专学报;2003年05期
13 李画;自我本我和超我的挣扎——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看莎菲女士心理[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4 邹永常;莎菲形象与现代意识——解读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J];名作欣赏;2005年10期
15 杨桂欣;重读丁玲的三个短篇[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16 周溶泉;徐应佩;;她感情中拥有的是别一天地——论《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莎菲形象[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3期
17 何益明;心灵写真 各尽其美——《沉沦》和《莎菲女士的日记》比较分析[J];中国文学研究;1990年01期
18 张永泉;莎菲与丁玲的悲剧[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年04期
19 张永泉;莎菲形象系列与丁玲的人生悲剧[J];河北学刊;1994年05期
20 林承杰;关于莎菲女士形象的再认识[J];上饶师专学报;199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贺桂梅;;知识分子、革命与自我改造——丁玲“向左转”问题的再思考[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2 何满仓;;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演进与流变[A];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邓树强;;理论的贫困与批评的浮躁[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舒洁;知识分子与“大众化”革命(1937-1949)[D];北京大学;2012年
2 李美皆;“晚年丁玲”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静;视野嬗变中的文本[D];温州大学;2012年
2 卢长春;“五四”女作家创作综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3 夏秋莉;试析丁玲笔下的“莎菲”型形象的文化内涵及意义[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杨羽;论丁玲小说的婚恋叙事[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云丽;丁玲与现代意识[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冯俊锋;建构与撕裂[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王晔;女人·男人·社会[D];西北大学;2006年
8 张瑛;丁玲的“革命加恋爱”小说解读[D];郑州大学;2007年
9 张立颖;丁玲小说文本中女性意识的发现与消逝[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凤翎;丁玲的创作道路和文学命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英;重温“莎菲女士”的经典内涵[N];中国妇女报;2002年
2 崔志远;卓绝蜕变中的辉煌[N];河北日报;2005年
3 周建华 刘汉波;嫦娥奔月神话的现代变形和原型解码[N];光明日报;2003年
4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文学武;丁玲:与悲剧命运抗争[N];社会科学报;2004年
5 记者 赵莎菲;记牢七项注意买放心食品[N];长春日报;2006年
6 凯佳;中国首篇现代白话小说——《一日》[N];中国档案报;2006年
7 李惠芳;丁玲在建国前的创作及其发展[N];文艺报;2006年
8 赵莎菲;长春:广告禁播难阻“甩脂机”热销[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9 云海;家诺日化不惜工本压注RFID[N];中国包装报;2005年
10 记者 赵莎菲;选购组装电脑要看配置[N];长春日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