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流场特征提取与可视化方法研究
【摘要】:流场可视化是可视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在科学计算和工程分析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流场具有典型拓扑特征,并且这些特征具有普遍性。特征可视化通过提取流场特征,使用户能忽略大部分冗余、不感兴趣的数据,减少了可视化映射的数据量,同时保持了信息的准确性,具有独特的优势。
如何描述和提取流场特征信息是流场特征可视化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虽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但目前已有的复杂流场特征描述理论与提取方法仍存在通用性和扩展性较差问题。三维复杂流场特征纹理可视化可准确地表现特征在三维空间的连续变化特性,但由于存在显示遮挡问题,使用户难以发现和分析流场内隐藏的特征性质。本文针对复杂流场特征可视化存在的问题,对流场特征描述、提取及可视化方法进行较深入研究。基于提取的特征结构,采用纹理可视化方法得到了高质量的流场表现,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针对已有特征提取方法对拓扑图中重要的构成要素——临界点特征无法合理界定区域范围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拓扑分析的2D流场临界点特征区域界定方法,在不需要用户选择的条件下,可自动合理地界定和填充各种类型临界点的特征区域范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定性描述流场全局拓扑结构的同时,也对流场特征的定量属性如强度及其变化进行刻画,具有较好的应用意义。
(2)针对已有特征提取方法通用性和扩展性较差问题,结合神经网络强大的非线性映射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智能流场特征提取方法。为提高提取方法的性能,设计了基于GPU的BP特征检测与识别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的通用性较好,能有效提取典型的2D/3D流场特征。同时,算法对于新的用户感兴趣的局部流场特征也能有效进行提取,扩展性较好。
(3)针对复杂3D流场特征精确描述与提取困难问题,本文采用模糊理论对流场典型特征区域进行了统一描述,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流场特征区域提取算法FRFE。理论分析表明FRFE算法在最小平方和准则下是对流场区域的最优模糊划分,并具有良好的划分性质。实验表明,与传统特征提取涡旋特征方法相比,FRFE算法提取的涡旋特征区域更为准确。
(4)针对传统的菜单式交互方式和确定的特征提取算法难以保证对复杂流场特征所具有的不确定性进行有效描述问题,在已提出的FRFE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模糊特征描述语言FFDL和基于FFDL的交互式模糊特征提取算法。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实现对三维流场特征的交互式模糊提取,并可实现与研究人员和工程人员知识和经验的灵活结合。
(5)针对3D流场纹理可视化方法面临的遮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流场特征模糊提取的自适应稀疏纹理绘制方法。同时为提高稀疏纹理的方向感,提出了两种冷暖光照方法。实验表明,通过生成与流场特征重要性成正比的LIC卷积纹理,可有效改善3D流场的遮挡现象。同时,提出的冷暖光照方法可有效解决纹理方法对流场具体方向表现上的缺陷。
|
|
|
|
1 |
张亮;郭桂蓉;庄钊文;何松华;马莉波;;雷达目标高分辨距离像数据预处理方法研究[J];电子学报;1998年06期 |
2 |
沈同圣;任建存;冯亚林;周晓东;;红外成像制导中目标识别方法探讨[J];红外与激光工程;1998年05期 |
3 |
刘守生,丁勇,胡寿松;一种特征提取新方法[J];信号处理;1999年S1期 |
4 |
李平,蒋振刚;神经网络对手写字符识别特征的提取[J];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
5 |
孟国强;基于车辆牌照识别系统字符的特征提取方法研究[J];河南科学;2003年06期 |
6 |
邵云生,徐国华;雷达舰船目标的混合特征提取算法的设计与实现[J];舰船电子对抗;2004年02期 |
7 |
崔晨旸,石教英;三维模型检索中的特征提取技术综述[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4年07期 |
8 |
张晓东,陈锋;基于非线性回归的自适应特征提取算法[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9 |
夏晓清,冯伟,赵荣椿;CPODW数字水印技术中的图像内容提取方法[J];计算机应用;2004年S2期 |
10 |
陈宇萍;外观设计专利图像检索系统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04期 |
11 |
李大鹏,张利群,赵岩松;红外无损检测中的裂纹特征提取和图形重建方法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5年07期 |
12 |
吴玉斌,徐刚;基于虚拟仪器的机器人视觉处理[J];光电技术应用;2005年05期 |
13 |
孙蕾,周明全,耿国华;基于医学图像的数学规划支持向量机[J];计算机工程;2005年19期 |
14 |
夏庆观,路红,赵茜,王东霞;基于IMAQ的零件图像特征提取和识别[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5年09期 |
15 |
刘丽华;自动人脸识别方法研究与展望[J];内江科技;2005年05期 |
16 |
杨晓敏,吴炜,黎涛,何小海;基于Gabor变换和支持向量机的车牌字符识别算法[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5年05期 |
17 |
夏庆观,路红,陈桂;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零件图像特征提取和识别[J];仪器仪表学报;2005年S1期 |
18 |
王和勇;姚正安;李磊;;基于聚类的核主成分分析在特征提取中的应用[J];计算机科学;2005年04期 |
19 |
肖文定;张文栋;熊继军;;基于小波变换的被动声目标识别的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5年S1期 |
20 |
程剑;应自炉;;基于二维主分量分析的面部表情识别[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