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带雷达体制下弹道中段目标微动参数估计
【摘要】:弹道中段的目标存在微动,对微动特征的提取为弹道导弹防御目标识别提供了新的解决手段。本文针对弹道中段旋转对称的目标,深入研究了窄带雷达体制下目标微动特征的提取,改进了进动周期和章动角的估计方法,提出了目标质心位置的估计方法。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研究了基于自相关函数凸包的目标进动周期估计方法。自相关法可用于估计目标的进动周期,它需要预先给出进动周期的上下限。然而进动周期下限可能远小于真实进动周期,此时自相关法的估计性能将严重下降。本文首先定义了自相关函数的凸包,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相关法。当进动周期下限和真实进动周期相差倍数不大时,该方法的估计性能接近传统的自相关法;当进动周期下限和真实进动周期相差倍数很大时,它仍然具有良好的估计性能。该方法原理简单,对先验信息的要求非常宽松,且计算量增大的倍数通常很小。因此它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2.研究了基于相关匹配的目标章动角估计方法。将观测的RCS序列与RCS序列模板进行最小二乘匹配,可以得到目标章动角的估计值,但由于未考虑RCS测量的系统误差,最小二乘匹配的估计性能得不到保证。本文提出了基于相关匹配的目标章动角估计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算法。该方法考虑了RCS测量的系统误差,其估计性能远优于最小二乘匹配。本文分析了全姿态RCS数据的角度采样间隔对相关匹配估计性能的影响,并比较了多层相关匹配和单层相关匹配的估计性能和计算量,最后比较了进动周期已知和未知情况下相关匹配的估计性能。
3.研究了基于相位特性的目标质心位置估计方法。本文首次提出了目标质心位置估计方法:平动补偿法和非线性变换法。它们都基于窄带雷达回波的相位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平动补偿法和非线性变换法都是有效的质心位置估计方法;前者估计性能优于后者,但其计算量远大于后者。本文分析了全姿态散射系数数据的角度采样间隔对两种方法估计性能的影响,分别就不同方法比较了姿态角序列已知和未知情况下的估计性能。
本文提出的弹道中段目标微动参数估计方法,丰富了微动特征提取的理论体系,对弹道中段目标识别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
|
|
1 |
刘启跃,朱旻昊,周仲荣,陈光雄;油润滑对微动摩擦特性影响的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0年12期 |
2 |
阎建中,吴荫顺,李久青,张琳;外加极化电位对316L不锈钢微动磨蚀行为的影响[J];摩擦学学报;2001年01期 |
3 |
朱旻昊,周仲荣;7075铝合金复合微动行为的研究[J];摩擦学学报;2003年04期 |
4 |
欧阳祖行,潘升材,李映平,王春明;微动疲劳损伤试验设计研究[J];航空学报;1992年07期 |
5 |
刘启跃,周仲荣;润滑脂对 100C6 碳钢微动磨损的影响[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
6 |
贾汝民,丁雪兴;谐波螺旋传动的原理及其微动关系[J];机械工程师;2002年08期 |
7 |
王长林;高级偏光显微镜的调焦机构[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1991年03期 |
8 |
朱旻昊,罗唯力,周仲荣;表面工程技术抗微动损伤的研究现状[J];机械工程材料;2003年04期 |
9 |
关体英;;微动可调平铁[J];机械工人.冷加工;1975年02期 |
10 |
冯少孔;微动勘探技术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6期 |
11 |
尚鹏;王建平;王成焘;;完整步态下人工髋关节微动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
12 |
季文婷;陶凯;胡孔足;白雪岭;王成焘;;4种非骨水泥股骨柄假体的初期稳定性比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
13 |
朱旻昊,周仲荣,石心余,刘启跃;新型径向微动装置[J];摩擦学学报;2000年02期 |
14 |
陶峰,欧阳祖行,刘正埙;微动疲劳寿命的估算方法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01年06期 |
15 |
何毓珏,陈光雄,刘启跃,朱旻昊,周仲荣;过渡区的摩擦特性研究[J];润滑与密封;2002年06期 |
16 |
杜建庆;碧曙;;微动扳手柄[J];机械工人.冷加工;1987年08期 |
17 |
王以元,王步瀛;应用局部应力-应变法的微动疲劳寿命估算[J];航空学报;1990年04期 |
18 |
章继高;大力发展电接触科学—— 一门重要交叉科学[J];中国机械工程;1999年09期 |
19 |
陈行勇;陈海坚;王祎;雷国强;;基于高分辨距离像的微动目标运动参数估计[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09年02期 |
20 |
王达;林雪燕;;幅值对镀金接触对接触性能的影响[J];机电元件;201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