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etri网的系统安全性建模与分析技术研究
【摘要】:
本文围绕当前系统安全性分析中存在的系统安全性模型描述与求解,以及安全性分析方法综合运用等问题进行研究。
目前安全性分析技术在动态系统安全性描述和分析方面存在很多困难,据此论文研究了在经典Petri网及其扩展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描述和分析的思路,提出采用广义随机Petri网(GSPN)建立系统安全性模型的方法。在安全性定性分析方面,论文提出了关键状态的概念,给出了关键状态分析的搜索算法,研究了采用内锁和时间约束来消除高风险危险路径的方法。在安全性定量分析方面,我们研究发现去除消失标识后,GSPN的可达图与一个连续时间Markov过程(CTMP)是同构的,为此,可利用Markov过程方法进行分析。论文提出了基于Gauss-Seidel方法与动态行列技术的分析方法。在仿真方面,主要探讨了安全性定量分析中稀有事件问题的抽样技术,并提出采用重要性抽样法,以提高抽样效率。在技术方法综合运用方面,根据目前Petri网方法与传统的安全性分析方法结合不足,论文提出了一种综合了Petri网和传统安全性分析技术的方法。最后论文提出一种基于GSPN的系统安全性建模与分析系统的设计框架,并利用软件的原型系统对一个铁路系统进行了实例分析。
|
|
|
|
1 |
马亮,汪涛,吴耿锋;基于WfPN的业务流程重组[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1年07期 |
2 |
黄圣国,孙同江,吕兵;运输网络的最短有向路Petri网仿真算法[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
3 |
孙冬煜;教务排课系统的Petri网建模分析[J];微型电脑应用;2002年11期 |
4 |
叶许红,颜钢锋;基于Petri网的办公自动化工作流建模[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06期 |
5 |
乐晓波,陈黎静;Petri网应用综述[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
6 |
袁志祥,叶红;电子商务协议的建模方法与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7 |
曾庆田,吴哲辉;Petri网分解的保性条件分析[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4年09期 |
8 |
刘道斌,郭莉,白硕;基于Petri网的安全协议形式化分析[J];电子学报;2004年11期 |
9 |
郑谦益;面向对象Petri网及其在告警服务代理软件中的应用[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
10 |
王文学;用Petri网分析离散事件动态系统[J];控制与决策;1990年01期 |
11 |
张岚,李人厚;一种基于广义随机Petri网的分析器[J];计算机学报;1991年05期 |
12 |
王永革;序佩特里(Petri)网计算能力分析[J];软件学报;1993年03期 |
13 |
管惠维,李志光;MPP系统模型化的广义随机Petri网技术[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1997年03期 |
14 |
杨光宇,郑应平;面向对象Petri网建模与仿真的可视化环境[J];系统仿真学报;1997年03期 |
15 |
孟伟,张国印,韩学东;一种新型的系统建模方法[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
16 |
王文德,左风朝;基于M-Petri网的活性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年15期 |
17 |
刘晓霞;基于Petri网知识库维护方法的实现[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2年07期 |
18 |
郑红,李师贤;用Petri网描述CORBA事件服务[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3年07期 |
19 |
徐树维,任小金;基本Petri网:模型、特性和分析方法[J];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
20 |
高峰,孙培良;PLC控制系统的Petri网模型研究[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