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面向对象的容错中间件的研究与实现

周明辉  
【摘要】: 随着分布技术向关键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分布计算对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分布式应用提供容错支持是增强它们可靠性和可用性的有效途径,因而已经成为当前分布计算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直接开发分布式容错应用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因为开发者不仅要处理复杂的应用逻辑,还要面对纷繁的容错逻辑,处理不好会弄巧成拙,容错成了“容易出错”。于是,人们开始广泛关注如何为分布式容错应用提供高质量的统一的容错支撑平台。 鉴于面向对象的分布式中间件为分布式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开发环境和透明的通信支持,基于中间件开发容错支撑平台不仅可以极大地简化容错支撑平台本身的开发,而且更有利于基于中间件的复杂容错应用系统的开发、运行和管理。这种基于中间件的容错支撑平台就是容错中间件。 本文分析了容错中间件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以国际对象管理组织OMG的CORBA模型为实验平台,围绕容错中间件计算模型和容错对象管理框架,容错通信协议和复制协议,以及容错管理的核心机制——复制管理、失效管理、日志和恢复管理等展开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包括: 1、对当前研究和应用领域中构造容错CORBA系统的集成、服务和截取等三种方法进行了详细剖析,并针对这些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个新的容错CORBA计算模型FTOUM及其管理框架UMRO。新的模型综合了服务方法和截取方法的优点,能有效地实现对框架中所有应用对象的容错管理,并提供良好的客户透明性和互操作性。 2、现有的分布式容错算法大多缺乏对客户方容错策略的支持,并且很难做到既对客户透明,又能将复制协议和通信协议有效分离,本文基于FTOUM计算模型,并采取检查点设置和模块复制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容错算法ORAML。ORAML算法采用灵活的配置管理机制实现动态复制;引入客户方容错策略,使得客户方可以主动参与容错;实现了复制协议与可靠通信协议的分离;并且算法所采用的容错机制对用户完全透明。 3、容错中间件的主旨是为基于中间件开发的分布式应用提供一个容错支撑平台,因此必须为应用解决对象复制、失效检测和通告、日志和恢复等容错管理问题,它们分别对应于复制管理、失效管理、日志和恢复管理。 (1)针对复制管理必须解决的对象组生命周期管理和容错属性配置管理,本文设计了一个能够动态部署和创建对象的对象工厂模型;引入了对用户透明程度不同的两种成员创建模式——基础设施控制和用户控制;并围绕容错系统的共有特征定义了一组容错属性,设计了层次化的属性配置模型,允许应用动态灵活地配置容错属性。 (2)失效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失效监控和传播。本文引入通告模型实现了失效事件的有效传播;针对对象、进程、主机等不同层次的实体采用树型结构的监控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沦文 机制增强了失效监控的可伸缩性;并提出一个环形检测算法以解决单点失效问 题。 (3)综合采用截取方法和服务方法设计了日志和恢复机制,能有效地实现不 同复制模式下的对象组状态存储和恢复处理,并保证副本间一致的状态传输。 4、基于遵循CORBA标准的Starbus分布对象计算平台,设计和实现了容错 应用支撑平台刀bus,并进行了功能和性能的测试与评估,验证了上述研究成果的 正确性。测试结果表明,夕bus是开发分布对象容错系统的一个有效的支撑平台, 并且性能相对良好。目前,户bu:己经在中创软件的企业应用集成平台中得以应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盛哲,周陬,王宏远;嵌入式中间件设计的若干要点[J];电视技术;2004年07期
2 王勇;卢桂馥;王忠群;;基于软件体系结构的构件可迁移系统容错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3 段智勇,张大方,张伟鹏;一个容错的网格资源选择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5年04期
4 周彩兰;吴凯;李芬;;分区环境中容错CORBA模型的研究[J];计算机安全;2008年01期
5 唐依珠;工控机二模容错系统结构设计[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6期
6 路林吉,邵世煌;容错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7 杨文勃,陈晓斌;NT磁盘容错及恢复方法[J];飞行器测控学报;1999年04期
8 刘铁军;张宏利;;数据库故障及容错对策[J];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06期
9 赵京;张凯亮;冯登殿;;冗余度机械臂容错操作中关节速度突变[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11期
10 刘宏月;马建峰;王超;;基于容错CORBA的可生存网络应用模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0期
11 郭长国,周明辉,贾焰,邹鹏;基于CORBA消息服务的容错机制研究[J];计算机学报;2002年10期
12 张德富,李辉;一种直径很短的容错互连网络[J];计算机学报;1986年01期
13 廖国宁,陈湛,童勤义;阵列结构矩阵乘法器的容错模块方法[J];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1988年04期
14 李锦涛;1989年JFTCS会议简讯[J];计算机学报;1989年11期
15 闵应骅;容错计算系统中数据的可信性[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1990年02期
16 李湘农;容错计算机技术(下)[J];工业控制计算机;1994年06期
17 莫倩,窦文华,王恺,肖刚;容错多Transputer体系结构[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1995年06期
18 王敏,黄心汉;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容错技术[J];微处理机;1995年01期
19 杨红岩,何梅芳;TYJL-TR9 型容错计算机联锁系统──第二讲容错联锁主机[J];铁道通信信号;1998年07期
20 刘泽,常佶;基于MAX110的容错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佐琪;;中间件及其在邮政金融系统中的应用[A];海南省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C];2007年
2 易勇;高唯一;吴波;古天祥;;分布式测控系统构建技术研究[A];第三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杨林;;MQ Series在京沪高速综调系统仿真试验中的应用[A];推进铁路新跨越加快经济大发展——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4 朱敬华;李建中;吴志强;;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间件的挑战、方法和进展[A];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2007年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杨象驰;李鹏飞;;基于中间件技术的电子政务系统架构[A];全国第八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叶宁;王汝传;马守明;宋立森;黄海平;;一种基于普适计算的情境感知中间件设计与实现[A];第四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王全民;郑爽;周军;;一种文件系统实时监控的安全中间件[A];第二十一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马跃;叶锋;刘晓冰;刘汝元;;一种基于Java中间件的钢铁行业生产管理系统模型[A];冶金自动化信息网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姜芸;吴学伟;;面向服务的地理数据集成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A];第二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0年
10 李晓;;多层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分析[A];全国第十四届计算机科学及其在仪器仪表中的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明辉;面向对象的容错中间件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2 鱼滨;基于XML的集成中间件技术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3 周双娥;实时分布容错系统的任务调度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4 彭舰;基于CORBA的分布式系统中实时—容错性的研究——分布式系统中动态调度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5 王平;嵌入式计算机控制系统容错策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4年
6 王海亮;超立方体网络的容错泛连通性[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王磊;容错实时系统可调度性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胡磊;功率变换器的分布式控制和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顾华玺;直连网络关键技术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10 刘峰;仪用主从耦合分布式并行处理容错系统体系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光远;基于构件的中间件可靠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2 邓佳;容错CORBA中复制管理及失效管理基础设施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3 闫丹丹;基于自适应方法容错控制系统设计[D];吉林大学;2004年
4 王亮;实时操作系统容错调度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5 王丽侠;基于CORBA的多层C/S模式的研究与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2003年
6 王志刚;基于MIDAS的分布式多层系统的容错研究与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杨云波;二模容错计算机系统研究与设计[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8 蒲静;网格环境下有关数据复制及容错的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9 叶国骏;嵌入式Linux实时容错调度算法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10 郑锦;实时分布式系统的容错设计与负载平衡算法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辉;谁来主导中间件的未来?[N];通信产业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刘碧玛;发展民族中间件打造软件“中国芯”[N];科技日报;2003年
3 何进伟;中间件:服务不放假[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程晖;产学研联合铸就创新路[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5 高赛;我国中间件研发取得新突破[N];光明日报;2004年
6 ;中间件也要“安全”[N];计算机世界;2003年
7 本报记者 王辉;各司其职:中间件的统一构想[N];通信产业报;2004年
8 Tony;国内中间件市场回暖[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9 罗峻;吴泉源:中间件 以不变应万变[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10 ;日立JP1:达到10%的中间件份额[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