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多传感器目标跟踪中的数据融合技术研究

贺明科  
【摘要】: 多传感器目标跟踪是信息融合技术在目标跟踪领域的应用范例,它将多个传感器信息有机合成,估计目标的运动状态,产生比单一传感器更优越的跟踪性能。 多传感器目标跟踪是一门多学科交叉技术。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军事上的迫切需求,多传感器目标跟踪技术的研究内容日益深入和广泛。军事上主要应用于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系统,同时在机器人、民航航管等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多传感器融合跟踪理论与技术的深入研究还是近几年的事情,许多内容还需进一步探索和深化,以满足实际应用需要。 论文以多传感器目标跟踪系统为背景,针对目标定位测速技术、基于参数建模技术的目标航迹平滑、滤波和外推、非线性测量系统的目标跟踪、基于实时数据融合模型的野值剔除和分布式系统误差估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作者完成的工作和取得的创新成果如下: 为了实现多传感器目标跟踪系统中,可用测元不确定条件下目标运动状态的精确估计,作者提出了定位与测速数据的序贯融合方法,对有效测元进行逐个融合计算,它是一种递推式计算方法,物理含义显著,精度高,便于工程实现。 基于参数建模技术的目标航迹平滑、滤波和外推技术在航天测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者在文中重点讨论了用于多传感器目标跟踪系统的多项式最小二乘平滑、滤波和外推技术。在多传感器目标跟踪系统中,不仅同样面临着目标机动、弹道变化剧烈时多项式滤波的截断误差较大的问题,而且需要考虑测速数据和位置观测数据的有效融合。为此作者基于函数逼近论中的样条函数表示理论,给出了自由节点的样条多项式最小二乘滤波算法,从而既保持对随机误差的抑制又减小截断误差;结合目标运动参数的匹配原则,即目标的位置和速度参数呈求导匹配关系,给出了匹配的多项式最小二乘滤波算法和融合距离变化率的多项式最小二乘平滑求速算法,使待估计的运动参数个数显著减少,大大提高了目标的运动参数估计精度。 在非线性量测的情况下,EKF和CMKF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论文第四章分析了EKF和CMKF在某些情况下跟踪性能不理想的原因:EKF需要对量测方程进行线性近似,CMKF在计算转换测量值误差的均值和方差时同样要进行线性近似,因此无法避免线性化误差。因此在非线性程度较高时,必须考虑减少线性近似误差。作者推导了有测速数据时的去偏转换卡尔曼滤波算法。此算法估计精度和计算效率比以前的方法有较大改善,对测量方程不做近似处理。 第五章给出了在多传感器目标跟踪条件下,综合利用多传感器数据形成的对目标状态参数的正确描述和测量数据集合主体的变化趋势,实时、准确、高效地识别测量数据中的野值点的方法。考虑了传感器测量有系统误差时的多传感器分布式航迹融合问题。实现了状态向量和系统误差的解耦、系统误差的分布式估计与分布式航迹融合。 第六章针对多台光学设备分段跟踪同一弹道的数据融合问题进行建模,建立了弹道及测量数据的节省参数模型。利用不等距节点的样条函数对弹道真实参数建模,通过物理分析得到系统误差模型,并分析了随机误差的时序相关性。该方法能解算出完整的、高精度的、连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续的弹道,并能给出主要系统误差的估计,提高弹道跟踪数据跟踪精度.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雷;赵玉芹;任宏滨;;一种相关测量噪声的多传感器极大似然估计数据融合方法[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4年S5期
2 吴剑锋;赵玉芹;;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4年S8期
3 吴兆福,高飞,宫鹏;基于边缘特征的遥感影像小波变换融合法[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7期
4 张留山;;数据融合系统在编队电子战中的应用[J];舰船电子对抗;2005年06期
5 刘春余;;传感器网络中以数据为中心的路由协议[J];电信快报;2006年06期
6 邱声春;;数据挖掘和数据融合技术在天气预报和气象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气象;2007年02期
7 王春娟;杜德文;朱志伟;闫仕娟;;空间数据融合模型及方法[J];海洋地质动态;2008年01期
8 张小璐;陈大跃;赵春宇;;种子烘干机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电子测量技术;2008年05期
9 巫莉莉;徐艾洁;张波;李涛;;基于数据融合和数据挖掘的网络教学资源体系[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石云;陈蜀宇;;混合型入侵检测系统中联合分析与数据融合技术[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11 郭建芳;刘官权;李晓波;王俊;;多种测试系统的数据融合[J];四川兵工学报;2009年03期
12 刘钦启;马玉祥;郝红侠;;基于数据融合和数据挖掘的网络故障管理系统[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6年06期
13 史健芳;;利用数据融合技术提高甲烷传感器的性能[J];仪器仪表学报;2006年S2期
14 钱光耀;杨入超;赵光兴;;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压力传感器三维数据融合[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7年02期
15 翁光远;;数据融合技术在结构损伤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今日科苑;2007年16期
16 王星宇;;一种信号分选数据融合方法[J];舰船电子对抗;2008年03期
17 朱泽君;黄涛;刘曦霞;吕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舰船电子工程;2009年02期
18 潘丽娜;;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及在光电测量中的应用[J];舰船电子工程;2010年01期
19 梁礼明;万孟森;闻娟;李钟侠;;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在集员辨识方面的应用[J];机电工程技术;2010年01期
20 王鹏;王雷;王中;张西建;;数据融合技术在鱼雷空中弹道测试中的应用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福领;毛征;王亚丽;尹丽萍;;联邦卡尔曼滤波在目标数据融合中的应用[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郭黎;崔铁军;陈应东;;多源空间数据融合技术探讨[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张军;张潇潇;高原;;遥测数据融合技术浅析[A];第八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鱼进;计志民;;数据融合技术在C~3I系统中的应用[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王向红;;数据融合技术在空间谱估计测向方案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王军;胡建元;黄心汉;;智能控制中的多传感器集成与数据融合[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7 卢佩;詹金良;;基于小波变换和模糊融合技术的流型识别方法研究[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陆正刚;杨杰;叶晨洲;;多雷达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与应用[A];2000年上海市系统仿真学会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0年
9 ;浅议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二卷)[C];2007年
10 方涵先;张军;;电离层资料融合同化技术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蔺杰;数据融合的神经计算方法[D];浙江大学;2005年
2 王婷;数据融合技术在混凝土结构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冯秀芳;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技术的研究及在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9年
4 周剑峰;城市交通共用信息平台数据处理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陈倩;多生物特征融合身份识别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莫世奇;矢量水听器的数据融合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7 俞黎阳;无线传感器网络网格状分簇路由协议和数据融合算法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梁小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融合与时钟同步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陈颖文;无线传感器网络低能耗数据查询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10 秦岭;基于人工智能的传感器网络节点能耗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金祥;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及其在移动机器人中的应用[D];北方工业大学;2006年
2 鲁振平;数据融合技术在情报处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3 武万峰;数据融合技术与GIS在水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4 史龙伟;基于数据融合的屋顶网架结构故障诊断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吴昂;大直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6 李小宁;基于Kalman滤波—加权因子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7 陈志文;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报警数据融合技术研究与实现[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5年
8 文颖;考虑置信度的告警信息融合技术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段晓娟;基于民用飞机的障碍物检测系统研究与实现[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10 张鹏;主被动光学联合检测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富融IMAGINE:数字城市的四款工具[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2 林嘉澍;IBM:我们是非常认真的[N];经济观察报;2007年
3 ;传感器和检测仪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下)[N];电子报;2008年
4 范文;我首款交通路况预测产品问世[N];科技日报;2008年
5 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 王维航;华胜天成:转型为未来奠基[N];电脑商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范毅波;持续通信的三个要点[N];网络世界;2002年
7 通讯员 杨建军 本报记者 李丙驹;港城竞风流[N];经理日报;2002年
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四十九研究所 耿振亚;集成智能传感器的发展呈现四大热点[N];中国电子报;2004年
9 记者 李大庆;中法联合实验室庆祝走过十年征程[N];科技日报;2007年
10 华正新 本报记者 王春;科技之光将闪耀上海世博会[N];科技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