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磁悬浮列车间隙传感器的设计与研究
【摘要】:
高速磁悬浮列车具有速度快、能耗低、噪音小、安全舒适等优点,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陆路高速交通工具。悬浮系统是高速磁浮列车系统的关键和核心,而间隙传感器又是悬浮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了高速磁悬浮列车间隙传感器的设计和研究。
在分析了高速磁悬浮列车间隙传感器设计中遇到的主要问题(齿槽效应,电磁干扰,温度漂移和动态响应)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1.针对齿槽效应分析了传感器线圈产生的磁场,并据此改进了线圈的结构;
2.对于电磁干扰分析了其来源并提出以屏蔽的方法消除干扰;
3.对于温度漂移则采用了受温度影响小的元器件来消除;
4.对于动态响应问题,通过分析采用了降低传感器线圈品质因数的方法加以改善。
最后,根据以上思路研制了间隙传感器,并简要介绍了传感器标定系统。
|
|
|
|
1 |
郝秀芝;载体催化敏感元件零漂探讨[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1991年01期 |
2 |
吴仲城,戈瑜,虞承端,何江南;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温度自补偿的设计[J];传感器技术;1999年05期 |
3 |
尹明,孙晓军,张玉林;电子束偏放输出温度漂移的自动补偿[J];微细加工技术;1999年01期 |
4 |
唐慧强,黄惟一,王顺,刘少强;精密电压测量中自校正技术的研究[J];测控技术;2003年02期 |
5 |
王俊璞;金志华;田蔚风;;光纤陀螺温度漂移的多变量模型[J];光电工程;2008年05期 |
6 |
邓云飞,吴玉广;PWM控制器欠压锁定电路的实现[J];电子技术;2003年11期 |
7 |
瞿华富;唐涛;;霍尔效应在直流电压隔离传送中的应用[J];物理实验;2007年02期 |
8 |
陈新风,朱峰;空气预热器密封间隙监控系统的技术改造[J];中国电力;2001年09期 |
9 |
曲继圣;数字测温电路的差值灵敏度的设计分析[J];传感技术学报;2005年02期 |
10 |
尹文龙;谭月辉;于晓伟;张磊;;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在光纤陀螺温度漂移建模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6年11期 |
11 |
周庆生;吴晓波;;一种新型欠压锁定电路的设计[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6年11期 |
12 |
文丰;牛芳;张文栋;郭涛;;MEMS压力传感器的温度漂移分析及补偿电路设计[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年S8期 |
13 |
;Intersil推出全球首款数字可编程增益和斜坡温度补偿IC[J];电子与电脑;2007年07期 |
14 |
谢闰根;刘刚;;用神经网络实现应变片温度补偿[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
15 |
唐瑛;;鉴相型位置自动检测系统抗干扰及温漂的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
16 |
火元莲;齐永锋;甘振业;;数字滤波器的Matlab设计与应用[J];自动化仪表;2007年12期 |
17 |
张全庄;张建平;;传感器测量误差补偿方法[J];电子测量技术;2007年12期 |
18 |
张磊;尹文龙;张颔;;基于遗传算法的BP网络的优化设计方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年14期 |
19 |
吴峻;周文武;李璐;;高速磁浮列车悬浮间隙传感器的研究[J];测试技术学报;2009年05期 |
20 |
贾子光;任亮;李宏男;任明法;黄其忠;;应用光纤光栅传感器监测复合材料固化过程[J];中国激光;2010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