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稠密混合物压强的计算
【摘要】:物态方程是物理学研究的一个基础问题,当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知道物质系统在高温稠密环境下所产生的性质和状态,实验模拟这类环境下的过程是不现实的,所以目前人们所做的就是通过各种理论计算,得出这类过程的宏观性质数据,
研究高温稠密混合物质系统的物态方程,就必须了解组成该混合物质的各类原子的内部结构,计算高温稠密混合物质电子结构的主要困难在于确定混合物中各类元素共同的热力学和化学环境,也即温度、压强、化学势等,本文使用含温有界平均原子模型,计算了高温稠密条件下混合物气体的压强.通过求解Dirac方程给出有界原子的电子波函数和轨道能量,电子在各单电子轨道上的平均占据数服从Dirac-Fermi分布,以铝、铝镁混合物、铁和高能炸药HMX(C4 H8 08 N8)为算例,分别计算了在一些温度密度点下的压强,绘出压强随温度密度变化的曲线图并做出了详细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平均原子模型是计算高温稠密物质压强简单有效的理论方法,对电子的电离平衡、壳层结构等物理效应能够给出合理的描述。
|
|
|
|
1 |
朱希睿,孟续军;中低温稠密等离子体电子压强的自洽场计算[J];高压物理学报;2004年04期 |
2 |
朱希睿;热稠密物质的电子压强及能量的计算[J];中国核科技报告;2003年04期 |
3 |
方欣华;CTD压强记录的预处理[J];海洋通报;1987年01期 |
4 |
籍延坤;气体动理论的基本统计规律的建立[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5 |
尹新国;公丕锋;朱孟正;张峰;张玲;刘建军;;弱简并理想费米(玻色)气体熵[J];高师理科学刊;2009年06期 |
6 |
老柏树;刘彦英;孟凡永;;深入理解 正确运用——浅议密闭容器的器壁施于流体的压强,可否被流体传递[J];物理通报;2010年06期 |
7 |
金汴骏,黄桐凯,钟凡,蒙如玲;压力下的CeBi电子传导特性[J];物理学报;1987年03期 |
8 |
夏远溪;生物教学中一些较易出现的理论错误[J];生物学杂志;1994年01期 |
9 |
许国顺;刘敏;;P=2/3·n·ε的推导过程[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
10 |
党凤良;鱼的浮沉与鳔[J];生物学通报;2003年04期 |
11 |
孟泉水,常琳;热力学中的若干相对论问题[J];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
12 |
侯精明;刘韩生;;渥奇面压强的水力计算[J];人民长江;2007年08期 |
13 |
张焕德;;空气比热容比γ测量值准确度的分析与研究[J];大学物理实验;2010年04期 |
14 |
沈主同;动态高压下的金属氙[J];物理;1982年09期 |
15 |
王松皋,张广顺,云希俊,张红;常温下CO_2红外透过率的初步测定[J];气象;1990年06期 |
16 |
余忠泽;非贯性系中静止流体内的压强与浮力[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3期 |
17 |
丁战成;为什么高山上煮不熟饭[J];科学启蒙;1998年04期 |
18 |
王吉华,张志勇,刘海燕,施蕴渝;压强温度耦合作用下小蛋白去折叠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生物物理学报;2004年04期 |
19 |
江贵生;;T-S图上直线过程极值的讨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20 |
邵云;;谈谈对气体的范德瓦耳斯方程中压强p的理解[J];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