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速磁浮列车轨道模态分析

曹永晟  
【摘要】:磁浮列车是21世纪极具竞争力的无接触地面交通工具,它具有高速、舒适、安全等特点,是我国未来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方向。我国的中低速磁悬浮技术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但在高速磁悬浮列车技术上却距德、日等技术发达国家还有相当的距离。因此,我们必须消化、吸收国外磁浮列车技术,开展创新性科技攻关,这将对建立起我国合理的、经济的高速磁浮铁路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深入研究德国新一代的高速磁悬浮列车TR-08(Transrapid系列)的基础上,对各国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的轨道形式做了介绍。轨道作为磁浮铁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振动将影响列车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因此,对轨道进行模态分析尤为重要。 通过介绍磁悬浮列车的发展以及课题的相关背景,提出了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对与本论文有关的有限元法的理论进行了阐述;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上海磁浮交通试验运营线的维修车间路段和国防科技大学高速磁浮试验轨进行了模态分析,并通过试验研究评价了模态分析结果,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最后针对振动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结构改进方案,对改进方案进行了理论分析。 本文的分析结果对轨道结构设计、控制器结构和参数设计、以及车桥耦合振动分析奠定了基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云球,苏耀祥;高桩码头上部结构的空间简化计算方法荷载分配法[J];水运工程;1992年06期
2 薛江,高延峰,王孙安;复合轨道梁加工方法的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3年04期
3 王治斌;跨座式单轨交通线路轨道梁架设设备的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01年01期
4 于成廷;提高技术成套水平,适应现代市场需求──从中捷为上海磁悬浮列车轨道梁加工装备项目完工引起的思考[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2年01期
5 周子云,朱尔玉,吕晓寅,何立;钢—混凝土简支组合轨道梁的优化设计[J];铁道建筑;2004年11期
6 赛铁兵;;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线形调整施工技术[J];铁道标准设计;2007年01期
7 周胜钢;;磁悬浮铁路轨道梁初探[J];铁道勘测与设计;2005年01期
8 刘永锋;重庆轻轨较新线一期工程PC轨道梁结构设计[J];铁道标准设计;2003年12期
9 张春生;;码头门机轨道梁基础处理方法比较[J];水运工程;2006年03期
10 向阳;;轨道固定系统的改造[J];起重运输机械;2009年05期
11 淳庆;李今保;;临街商业房的整体平移技术[J];建筑技术;2009年09期
12 于成廷;磁悬浮快速列车轨道梁加工装备顺利完工引起的思考[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1年05期
13 沈钢,Reinhold Meisinger;单双跨梁对平移力与平移质量的响应仿真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8期
14 张京街,丁金堂,徐建;梁平县南门粮站整体平移工程的可行性研究[J];重庆建筑;2003年01期
15 李林;重庆跨座式单轨交通高架轨道梁桥设计[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3年06期
16 贺文涛;磁悬浮工程轨道梁的精调定位技术[J];测绘通报;2004年01期
17 余华;吴定俊;;磁浮交通线的轨道梁结构及动力特性[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年09期
18 宋坤;周洪彬;赵建波;;牵引车混凝土轨道梁的加固方案设计[J];建筑结构;2007年S1期
19 高玉峰;蒲黔辉;夏招广;;重庆市跨座式单轨交通轨道梁系统动载试验研究[J];铁道建筑;2008年10期
20 吴金山;赵南阳;;磁浮工程轨道梁高空纵移研究与应用[J];建筑施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亚士;魏庆朝;倪永军;时瑾;;高速磁浮车辆-轨道梁-桥梁系统建模及仿真研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陈扬义;游励晖;;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轨道梁桥设计[A];土木工程与高新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李砚波;林浩华;俞剑勇;;基于非线性有限元的钢筋混凝土轨道梁加固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3年
4 沈钢;Reinhold MEISINGER;;单双跨梁对平移力与平移质量的响应仿真分析[A];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03年
5 常文森;佘龙华;;磁浮列车技术发展与自动控制[A];第二十二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6 康明;张晶;;轨道梁精确定位测量方法分析[A];华东地区第十次测绘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7 孙肃;侯伟;程向阳;;建筑物旋转移位的设计与施工[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8年
8 姜峰;陈国栋;王煦;孙伟;娄峰;董苏洲;梁忠;;大型液压顶推滑移技术在广东省博物馆新馆钢结构工程施工中的应用[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彩然;吕晓寅;朱尔玉;王月栋;;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中预弯钢-混简支组合梁结构设计探讨[A];2006钢桥科技论坛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施启昌;黄伟;赵文举;;180吨转炉自动化炼钢装置副枪设备的安装与精调[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滕延锋;高速磁浮轨道梁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振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招阳;考虑墩体参振的高速磁浮交通轨道梁动力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邓亚士;高速磁浮交通迭合式轨道梁变形及力学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王建炜;列车-隧道动力耦合系统数值模拟方法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邓子铭;新长沙站结构振动分析与振动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郭春华;基于图像分析的跨座式单轨交通PC轨道梁面裂纹检测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徐正国;电磁永磁混合悬浮磁悬浮模型车控制方案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工研究所);2005年
8 刘同娟;可控永磁悬浮系统不同永磁体厚度动态特性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工研究所);2006年
9 张凯;跨座式单轨交通曲线梁桥车桥耦合振动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永晟;高速磁浮列车轨道模态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2 顾芸;温差作用下磁浮轨道梁变形分析及其对振动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贾素红;高速磁悬浮铁路轨道梁的合理结构型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4 薛小强;高速磁悬浮铁路轨道梁动力响应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5 耿家俊;高速磁浮分区切换的CPN建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6 韩军;韩国跨座式单轨交通PSC轨道梁设计评价和PSC轨道梁制造控制软件开发[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刘国超;跨座式单轨交通钢轨道梁地震响应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王宇;应急轨道梁拼装台和支座的结构设计[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贾晓宏;磁浮列车引起地面振动的数值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10 张红艳;应急轨道梁拼装台的设计与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甘勃;航空技术造 首辆高速磁浮国产化样车交付[N];大众科技报;2010年
2 记者 姜春艳 通讯员 张小洪;我国首辆高速磁浮国产化样车在成都交付[N];中国航空报;2010年
3 矫阳;首辆高速磁浮国产化样车交付[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
4 记者 矫阳;我国首辆高速磁浮国产化样车交付[N];科技日报;2010年
5 记者 蔡崇金;促企业又好又快发展[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7年
6 通讯员  曾正贤;中铁十六局磁悬浮架梁技术堪比绣花[N];科技日报;2006年
7 记者高柱 通讯员蔡崇金 ;王长留:追求以“绝”取胜[N];工人日报;2003年
8 王佑;沪杭磁悬浮将采用德国技术[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9 记者 蔡崇金;二十三局集团创新轨道梁技术为沪杭磁浮再立新功[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6年
10 记者 曾正贤;十六局集团磁悬浮架梁技术堪比绣花[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