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精密直线度测量及表面微观形貌分析研究
【摘要】:超精密加工是现代先进制造技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超精密加工又是一项复杂的多学科综合的高级技术,涉及的范围包括加工方法、被加工材料、加工设备、工艺手段、检测方法、环境因素以及操作人员的技艺水平等。本论文以超精密加工中的直线度检测技术与超精密加工表面形成的仿真建模、特征分析及其误差辨识为主要研究内容,具体对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超精密直线度的测量方法。在超精密加工中,常用来测量直线度的扫描测头法有两点法、三点法以及扫描测头加角度检测仪的混合检测方法,并且需要采用误差分离的方法将工件直线度与溜板直线运动误差分离出来,当溜板的偏摆误差不可忽略时,还需采取一定的措施将其分离出来。本论文提出一种新的采用自准直仪加扫描测头的混合检测方法可高精度地测量工件的直线度轮廓,从而也可分离出溜板的直线运动精度。
2.超精密工件直线度精确重构理论。已有的基于扫描测头法的误差分离技术在当采样间隔小于传感器间距的情况下都是一种近似的或逼近的算法,并且大多基于某种假设的“先验”条件或仅适应某些有一定要求轮廓的测量,不能精确重构出任意被测工件的直线度轮廓。本论文基于差分测量数据,在频域与时域范围分别提出了两种精确重构算法,完美地解决了近二十多年来国内外在该领域研究的问题,将直线度测量的研究推到了一个新的高点。同时这两种精确重构算法均可以应用于剪切干涉的测量,从而赋予剪切干涉测量以新的竞争力,也解决了国内外长久以来对剪切干涉测量重构算法的研究问题。
3.超精密车削工件表面形貌形成的仿真建模技术。基于机床运动学和切削理论对单点金刚石加工时的工件端面切削及“飞切”加工进行了仿真建模。解决了现有文献中建模算法的不足之处。采用该模型可以模拟刀具切削运动的轨迹、预测工件表面三维微观形貌及二维截面轮廓形状等表面特征,指导实际的加工操作,减少盲目“试切”加工的花费。
4.工件表面形貌特征的分析。在考虑振动频率与主轴旋转频率之比以及刀具干涉现象对工件表面微观形貌特征的影响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工件三维表面形貌的特征。并采用傅立叶分析技术分别沿工件表面径向、周向与螺旋方向对其频率特征进行理论分析,考虑了各种因素对截面轮廓特征的影响情况。
5.误差辨识方法。基于工件表面三维形貌的建模对刀具与工件间存在的相对振动进行了辨识,从理论上解决了相对振动辨识的研究问题。并提出了可以辨识振动频率的两种方法,即沿工件径向周向截面的特征分析法和沿工件螺旋截面的特征分析法。
|
|
|
|
1 |
赵辉,张善钟,强锡富;直线度测量中采样间距的确定[J];宇航计测技术;1994年06期 |
2 |
KNAPP W;BRINGMANN B;;大距离运动的直线度测量(英文)[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05年04期 |
3 |
王洪祥,董小瑛,董申;金刚石车削表面微观形貌形成机理的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
4 |
曹益平,刘明健,刘晓丽,苏显渝;大尺度二维直线度测量仪的研制[J];光电工程;2004年09期 |
5 |
匡萃方,冯其波,刘斌;角锥棱镜用于激光直线度测量的特性分析[J];光学技术;2005年02期 |
6 |
韩世卓;数控四向钢轨校直机的研制[J];工具技术;2005年01期 |
7 |
唐杰;张士斌;;测量长导轨直线度的一种新方法[J];一重技术;2006年01期 |
8 |
李东升,苏永涛,滕丽娜;直线度测量数据的阿克玛插值法平滑处理[J];计量技术;1999年05期 |
9 |
张文生,张飞虎,董申;KDP晶体金刚石车削参数对晶体雾化的影响[J];光学技术;2003年04期 |
10 |
段军侠;闭式导轨直线度测量过桥[J];机械工人.冷加工;2004年10期 |
11 |
陈岚;;电子水平仪测量机床导轨直线度的方法[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年09期 |
12 |
阎纪旺,于骏一,史国权,马文生,韩荣久,黄巍;金刚石车削单晶锗的试验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1995年06期 |
13 |
张凤翔,赵辉;直线度测量中采样间距与偏差形状关系的理论研究[J];航空计测技术;1995年02期 |
14 |
李迎春;朱善君;孙新亚;;三点接续式大尺寸工件直线度动态测量方法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06年12期 |
15 |
冯骥飞;戴勇;陈硕;李志强;杭伟;;基于三点法的拟人化研磨测量仪器设计[J];机电工程;2010年08期 |
16 |
史国权,于骏一,蔡永祥,闫继旺,马文生,韩荣久,黄巍;金刚石车削单晶锗和硅[J];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
17 |
张铁壁;唐勇;孙士尉;张学军;;电梯导轨直线度测量装置研究及其误差评定[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0年07期 |
18 |
姜孟鹏;黄筱调;王华;洪荣晶;;极坐标数控铣齿机直线度和垂直度的干涉测量[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0年10期 |
19 |
张善钟,赵辉;国内外高精度直线度测量技术现状[J];现代计量测试;1994年03期 |
20 |
吕永和;对直线度测量相对差的探讨[J];计量与测试技术;199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