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阻抗梯度法实现准等熵压缩的数值模拟
【摘要】:本文利用一维有限差分程序对阻抗梯度飞片击靶的准等熵压缩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以钨为标准材料计算了飞片层数、阻抗分布指数、击靶速度、靶厚等因素对准等熵效果的影响。经计算飞片的制作在十层以下为宜,阻抗分布指数在2左右效果最好;击靶速度和靶厚要相互匹配,当速度较低时靶厚的选择范围相对较大,速度较高时靶不能太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速度越低越好。最后提出了对飞片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的基本思想并设计了一个飞片。
利用自编程序计算了压缩过程的熵增。经计算飞片速度为4km/s时,钨在准等熵压缩下的总熵增约为冲击压缩到同一压力下熵增的20%,并且熵增主要是由第一次冲击压缩产生的,占总熵增的95%,以后过程的熵增变化很小,这说明第一次的冲击熵增对总熵增起决定性作用,也说明模型的准等熵性是比较好的。
计算了准等熵加载下材料屈服强度的变化并与文献上冲击加载下的屈服强度进行了对比,结果为准等熵加载下材料的屈服强度明显大于冲击加载下的屈服强度,这说明材料强度的变化与加载速率有关。
计算的速度波形与实验波形的初始跳跃速度、最大速度及波阵面展宽时间都吻合的比较好,这说明这种数值模拟方法是可靠的。
|
|
|
|
1 |
钟卫国;罗四维;;大中地形对近地面层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J];高原气象;1989年02期 |
2 |
韩国其;汪德爟;许协庆;;风生环流的准三维数值模拟[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3期 |
3 |
刘敏;王龙;;CT-6B托卡马克的锯齿模拟[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989年04期 |
4 |
李崇银;大气科学数值模拟[J];地球科学进展;1991年05期 |
5 |
吴洪宝;月平均气温预报中初始场作用的估计[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1年S1期 |
6 |
袁建强,孙照渤,章基嘉,陈葆德;水平扩散对东西风带模拟的改进[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1年S1期 |
7 |
余华刚;肖景容;;注塑模三维非稳态冷却模拟的变通边界元法[J];自然科学进展;1991年04期 |
8 |
王谦谦;姜加虎;濮培民;;太湖和大浦河口风成流、风涌水的数值模拟及其单站验证[J];湖泊科学;1992年04期 |
9 |
张树海;方腔中多孔介质自然对流分叉的数值模拟[J];力学学报;1993年06期 |
10 |
余桂胜;谢仲生;方映东;何清源;;离散坐标S_N方法在中子测井数值模拟中的应用[J];测井技术;1993年06期 |
11 |
张霖斌;刘迎曦;赵振峰;;有限差分波动方程正演模拟震源处理[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3年01期 |
12 |
杨余旺,郑亚,丘光申;TVD格式在三维非对称流数值模拟中的应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5年06期 |
13 |
张志辉;薛禹群;谢春红;吴吉春 ;;含水层热量运移中自然热对流作用的数值模拟[J];水科学进展;1996年02期 |
14 |
曾先才;李沄生;常铁强;;神光Ⅰ强激光腔靶X光辐射烧蚀铝平面靶的理论研究[J];计算物理;1996年02期 |
15 |
吴吉春;薛禹群;谢春红;张志辉;;改进特征有限元法求解高度非线性的海水入侵问题[J];计算物理;1996年02期 |
16 |
刘宝明;温珍河;姚伯初;戴春山;;南海西南部地区油气运移的数值模拟[J];南海地质研究;1998年00期 |
17 |
刘洪江,唐川;泥石流数值模拟软件包类体系的建立及应用[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0年02期 |
18 |
徐枝芳,党人庆,葛文忠;卫星资料在暴雨数值模拟中的应用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5年03期 |
19 |
姜孝海,范宝春,叶经方,董刚;泄爆过程中二次爆炸的动力学机理研究[J];力学学报;2005年04期 |
20 |
任克亮,吕国志,王燕昌;腐蚀损伤结构振动特性的数值模拟[J];宁夏工程技术;200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