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中的热透镜效应数值模拟
【摘要】:本文对晶体的热透镜效应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模拟,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激光在晶体中传输时产生的热透镜效应引起的波前畸变:首先给出了激光在晶体中传输时由于热引起的光程差变化;并对具体晶体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最后计算得到由于热透镜效应引起的光束波前畸变的像差形式,提出了对热透镜效应引起的波前畸变的补偿方法。
论文的第二部分详细的分析了端面泵浦固体激光器中激光介质的热透镜效应。首先对端面泵浦Cr:Nd:GSGG激光棒的热透镜效应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对温度分布的函数表达式进行了讨论,分析了热引起的应力分布,得到了激光棒破裂的临界功率公式,对光束的波前畸变进行了分析讨论给出了光程差计算公式,并分析了热透镜效应的等效焦距,从而清楚的看到热透镜效应在激光介质中的严重性。接着用ANSYS有限元法对端面泵浦激光介质的温度场进行了模拟,先以各向同性激光介质Nd:YAG为例,精确地给出了激光介质中各点的温度和温度分布,接着分别模拟了在提高介质侧面对流换热系数、降低冷却液温度、泵浦端面水冷三种不同条件下的温度场,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最后以Nd:YVO_4激光介质为例对各向异性激光介质的温度场进行了模拟。
|
|
|
|
1 |
李士杰,叶建华;一种新的热透镜效应测量技术[J];量子电子学;1987年01期 |
2 |
李斌;李永大;陈金强;林楠;李达;;热透镜效应对激光光束聚焦的影响[J];光学仪器;2007年06期 |
3 |
汪晓元,王占山,韩宝亮;具有热透镜效应非稳腔参数修正与实验研究[J];光子学报;1997年02期 |
4 |
武瑞成;固体激光棒的表面处理对热透镜效应的影响[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
5 |
朱广志,陈培锋,邹雪芬,刘善琨;激光棒热透镜效应的有限元分析[J];激光与红外;2003年06期 |
6 |
陈清明,张永方,李再光;高功率激光窗的热透镜效应及补偿[J];中国激光;1989年08期 |
7 |
房淑芬;;无热透镜效应Z型腔的图解分析[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
8 |
施柏煊,谈恒英,缪进;利用激光引发的热透镜效应无损检测固体薄片中的深度缺陷[J];光子学报;2001年02期 |
9 |
马燕燕,叶超,梁培辉;利用激光诱导的热透镜效应测量弱吸收[J];中国激光;1986年09期 |
10 |
朱广志,陈培锋,邹雪芬,朱长虹;侧面泵浦激光器热透镜效应的有限元分析[J];激光技术;2004年02期 |
11 |
马惠军,孟俊清,李小莉,朱小磊,陆雨田;高功率高重复频率全固态激光器热透镜效应补偿与分析[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5年S1期 |
12 |
刘美标;陆效明;任志君;梁晓燕;;拍瓦级激光系统前端波前热畸变和晶体动态热透镜效应的测量[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1年05期 |
13 |
王智勇,陈凯,陈涛,雷訇,左铁钏;飞行光学导光系统中的空气热透镜效应[J];光学学报;1999年05期 |
14 |
姚矣;李永大;李斌;张小培;;热透镜效应对激光光束准直的影响[J];光学仪器;2008年05期 |
15 |
吴冠英;丁佩贤;王小明;季汉庭;;用时间分辨热透镜效应研究苯蒸汽的振动能量转移[J];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
16 |
罗泰昭,郑维宏;激光诱导热透镜效应的一个理论模型[J];中国激光;1986年01期 |
17 |
卞进田;王玺;;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热透镜效应测量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3年S2期 |
18 |
马燕燕;叶超;梁培辉;;利用激光诱导的热透镜效应测量弱吸收[J];应用激光;1987年04期 |
19 |
王瑞,李港,陈檬;具有热透镜效应的LD端泵Z型腔的理论研究[J];激光与红外;2001年05期 |
20 |
周良智,张珊珊,张守都;Nd:YAG中热透镜效应与棒轴取向的关系[J];激光;198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