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神经网络的结构设计、学习算法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反馈神经网络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涉及人工智能、信号处理、非线性控制等众多领域。目前国内外对反馈神经网络的研究集中在应用领域,而对反馈网络的理论问题研究则相对欠缺。本文对反馈王络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内容涉及反馈网络的学习算法和网络结构设计,研究对象为反馈多层感知网络、反馈TGK网络和网络群等。
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 设计了一种简洁的局部反馈TSK网络。该网络能解释成简洁的If-Then规则,从而保持了TSK网络的可理解性。这使该网络明显优于Chia-Feng Juang和P. A. Mastorocostas所设计的反馈网络;
(2) 设计了一种基于二阶运算的局部反馈TSK网络。该网络同样能解释成简洁的If-Then规则,从而保持了TSK网络的可理解性。仿真表明该网络有良好的动态系统处理能力,说明设计TSK网络时采用二阶运算是可行的;
(3) 提出了一种基于GA的TSK网络结构优化算法。该算法利用了TSK网络的结构特点,从而显著提高了算法的执行效率。仿真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简化TSK网络的结构;
(4) 提出了RMLP网络动态导数的快速计算公式。与G. V. Puskorius所给动态导数公式相比,本文方法的计算复杂度显著降低。仿真时,本文方法的运算时间仅为前者的30%~60%,而存储量仅为前者的50%左右;
(5) 提出了UKF训练RMLP网络的快速算法,这是UKF在神经网络领域中的新工作。仿真时,本文算法能节约80%的计算时间;对UKF(2N_w+1),本文算法能节约90%的存储空间;
(6) 关于网络群的负相关学习算法,本文证明了一个命题。该命题揭示出负相关算法的实质是实现多目标优化,并在概念和实现两方面简化了负相关算法;
(7) 把DEKF算法用于训练模糊多层感知网络。这既为该网络找到了一种高效的学习算法,又拓展了DEKF算法的应用范围;
(8) 改进了A. G. Parlos提出的自适应状态滤波方法。本文所作改进使滤波系统易于实现,并增强了滤波系统的稳健性。
|
|
|
|
1 |
马润年,张强,许进;离散时间反馈神经网络的渐近行为研究[J];计算机学报;2003年08期 |
2 |
胡恺君,吴锡生,王士同;核化的自联想反馈神经网络[J];控制与决策;2005年11期 |
3 |
张涛,胡东成;学习算法对反馈神经网络故障性能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7期 |
4 |
王凌,郑大钟;几类动态反馈神经网络的稳定性分析[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02年01期 |
5 |
胡恺君;王士同;;多值光谱自联想反馈神经网络[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
6 |
乔琛;徐宗本;;最近点投影型反馈神经网络的临界分析[J];工程数学学报;2009年01期 |
7 |
王保云,杨绿溪,何振亚;反馈神经网络中的极限环问题[J];东南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
8 |
张铃,张钹;自反馈神经网络的椭球学习算法[J];计算机学报;1994年09期 |
9 |
单伟;不确定时滞动态反馈神经网络的鲁棒分析与设计[J];传感技术学报;2004年01期 |
10 |
徐峰,刘锋,顾文炯,张铃;基于构造型反馈神经网络聚类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20期 |
11 |
帅藕莲;周三川;郑咸义;尹俊勋;冯久超;;基于逐层优化递推最小二乘算法的反馈神经网络[J];计算机科学;1998年06期 |
12 |
吴建锋,何小荣,陈丙珍;一种用于动态化工过程建模的反馈神经网络新结构[J];化工学报;2002年02期 |
13 |
李国成;宋士吉;吴澄;;解决非可微凸优化问题的次梯度反馈神经网络[J];中国科学E辑:信息科学;2006年08期 |
14 |
潘长波;李红星;;反馈神经网络用于多输入输出动态系统建模[J];计算机应用;2009年S1期 |
15 |
冯芙叶;魏正红;刘付显;;求解广义特征根问题的反馈神经网络方法[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6年04期 |
16 |
徐俊波,潘吉铮,许庆国,赵文,周传光;反馈神经网络在动态过程数据校正中的应用[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
17 |
邹国辉,邹采荣;一种用于Pisarenko谱分解的反馈神经网络模型[J];现代雷达;1995年05期 |
18 |
廖日平,郭紫祥;优化反馈神经网络盲均衡器的判据、电路和吸引子[J];电路与系统学报;1996年01期 |
19 |
代悦,黄孝斌,牛玉广;一种用于系统辨识与预测中的反馈神经网络[J];计算机仿真;2004年05期 |
20 |
徐俊波,许庆国,周传光,赵文;反馈神经网络进展[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0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