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态极化统计特性及处理的研究
【摘要】:随着现代战场电磁环境的日趋复杂恶劣,用动态的、统计的观点研究时变电磁波的极化现象,揭示波极化变化的内在规律,挖掘蕴含其间的物理本质,探究雷达目标与环境极化散射的特征机理,建立雷达目标极化散射统计特性的有效表征方法,最大限度的发掘和利用雷达传感系统所获得的电磁信息,使之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具备智能化的探测识别能力,已经成为雷达极化信息处理技术领域所面临的基础课题和紧迫任务。
为了能够有效提取和利用蕴含在随机极化波和起伏目标极化散射中的内在规律和丰富信息,以统计的、动态的观点来重新审视、研究了电磁波和雷达目标电磁散射的时变极化特性,建立了瞬态极化统计学理论的基础框架。在此基础上,针对导弹、飞机等空间/空中目标,对极化雷达中的弱目标检测、真假目标鉴别及目标识别等应用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为雷达系统削弱恶劣电磁环境的影响、对抗有源干扰、反隐身和识别真假目标等方面提供了新颖的、极具潜力的技术途径。
具体内容可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
在理论研究方面,以瞬态极化理论为基点,以时变电磁波和雷达目标极化散射为对象,研究了瞬态极化的统计特性,建立了瞬态极化统计学理论的基础框架,深刻地揭示出时变电磁波和雷达目标极化散射的统计规律,为时变电磁波极化表征以及雷达目标极化散射特性的刻划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具体内容包括:①研究了随机极化波瞬态极化的统计特性,提出了电磁波瞬态极化相似系数、极化起伏度和极化采样序列等新概念,研究了正交极化基的选择对瞬态极化描述子的影响,阐释了瞬态Stokes矢量和瞬态极化投影矢量等表征参量的物理内涵及其性质,导出了零均值和非零均值随机极化波在正态分布假设条件下幅度、相位、幅度比、相位差、瞬态Stokes矢量以及瞬态极化投影矢量等的概率密度分布,分析了随机极化波瞬态极化投影矢量数字特征与波的极化参数(如极化度)之间的依赖关系;②从确定性和统计性两个角度分别研究了雷达目标的时变电磁散射极化特性的表征问题,深入研究了在时变电磁波激励下雷达目标的瞬态极化表征方法,提出了雷达目标瞬态极化散射的特征参量描述和目标间极化散射相似性度量等表征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并深入研究了雷达目标的瞬态极化Wigner-Ville时频分布及瞬态极化一般类时频分布;最后,给出了起伏目标瞬态极化散射矩阵的统计描述方法,研究了典型电磁波激励下雷达目标散射波的统计特性,分析了雷达目标瞬态极化散射的统计特性与入射波之间的依赖关系。
这些概念和方法构成了雷达瞬态极化统计理论的基本内容,为随机极化波和雷达目标电磁散射的极化特性分析、特征提取等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有力工具,为随后的极化信
|
|
|
|
1 |
孙凤荣,张宁,魏永峰;基于光纤的雷达目标模拟器设计[J];航天电子对抗;2002年02期 |
2 |
孙明军;X波段雷达目标模拟器[J];舰船电子对抗;2004年01期 |
3 |
任勇,解本钊,刘永坦,张集中,李明友;不同极化基下定义的目标散射矩阵的变换[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4年10期 |
4 |
杨逢春;目标对超宽带信号的雷达特性[J];国防科技;1996年04期 |
5 |
戴征坚,郁文贤,胡卫东,杜攀;空间目标的雷达识别技术[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0年03期 |
6 |
鞠智芹,廖广建,逯久山;用极化信息实现雷达目标的分类与识别[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
7 |
李永祯;王国玉;汪连栋;王雪松;;基于辅助天线的目标极化散射矩阵估算方法[J];现代雷达;2007年07期 |
8 |
;雷达目标有效散射面积自动测量设备专用数据处理机简介[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78年03期 |
9 |
许俊刚;刘隆和;;多收缩式阵列实现雷达目标实时识别[J];现代雷达;1988年Z1期 |
10 |
魏昭志;汪文秉;;时间序列用于雷达目标识别[J];无线电工程;1992年05期 |
11 |
何松华,孙文峰,郭桂蓉;自适应相关匹配法在雷达目标距离剖面像识别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7年01期 |
12 |
朱孝政;袁军;;大型飞行器雷达目标特性数值快速计算与测试技术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
13 |
郭振耀;邱杰;;针对窄脉冲雷达测角的相位干涉仪仿真研究[J];指挥控制与仿真;2010年01期 |
14 |
朱博;;雷达信号屏蔽区在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
15 |
思每文;;我院研制成功雷达目标与杂波模拟器[J];应用科技;1988年02期 |
16 |
黄培康;雷达目标特征信号在导弹制导中的作用[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0年03期 |
17 |
黎海涛,徐继麟;超宽带雷达目标回波建模[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0年10期 |
18 |
张善文,甄蜀春,赵兴录,赵栓堂,陈世亮;基于目标一维距离像的雷达目标识别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1年11期 |
19 |
李永祯,王雪松,李金梁,肖顺平,庄钊文;弹道导弹目标的瞬态极化识别[J];应用科学学报;2005年06期 |
20 |
庄钊文;刘永祥;黎湘;;目标微动特性研究进展[J];电子学报;2007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