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瞬态极化统计特性及处理的研究

李永祯  
【摘要】:随着现代战场电磁环境的日趋复杂恶劣,用动态的、统计的观点研究时变电磁波的极化现象,揭示波极化变化的内在规律,挖掘蕴含其间的物理本质,探究雷达目标与环境极化散射的特征机理,建立雷达目标极化散射统计特性的有效表征方法,最大限度的发掘和利用雷达传感系统所获得的电磁信息,使之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具备智能化的探测识别能力,已经成为雷达极化信息处理技术领域所面临的基础课题和紧迫任务。 为了能够有效提取和利用蕴含在随机极化波和起伏目标极化散射中的内在规律和丰富信息,以统计的、动态的观点来重新审视、研究了电磁波和雷达目标电磁散射的时变极化特性,建立了瞬态极化统计学理论的基础框架。在此基础上,针对导弹、飞机等空间/空中目标,对极化雷达中的弱目标检测、真假目标鉴别及目标识别等应用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为雷达系统削弱恶劣电磁环境的影响、对抗有源干扰、反隐身和识别真假目标等方面提供了新颖的、极具潜力的技术途径。 具体内容可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 在理论研究方面,以瞬态极化理论为基点,以时变电磁波和雷达目标极化散射为对象,研究了瞬态极化的统计特性,建立了瞬态极化统计学理论的基础框架,深刻地揭示出时变电磁波和雷达目标极化散射的统计规律,为时变电磁波极化表征以及雷达目标极化散射特性的刻划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具体内容包括:①研究了随机极化波瞬态极化的统计特性,提出了电磁波瞬态极化相似系数、极化起伏度和极化采样序列等新概念,研究了正交极化基的选择对瞬态极化描述子的影响,阐释了瞬态Stokes矢量和瞬态极化投影矢量等表征参量的物理内涵及其性质,导出了零均值和非零均值随机极化波在正态分布假设条件下幅度、相位、幅度比、相位差、瞬态Stokes矢量以及瞬态极化投影矢量等的概率密度分布,分析了随机极化波瞬态极化投影矢量数字特征与波的极化参数(如极化度)之间的依赖关系;②从确定性和统计性两个角度分别研究了雷达目标的时变电磁散射极化特性的表征问题,深入研究了在时变电磁波激励下雷达目标的瞬态极化表征方法,提出了雷达目标瞬态极化散射的特征参量描述和目标间极化散射相似性度量等表征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并深入研究了雷达目标的瞬态极化Wigner-Ville时频分布及瞬态极化一般类时频分布;最后,给出了起伏目标瞬态极化散射矩阵的统计描述方法,研究了典型电磁波激励下雷达目标散射波的统计特性,分析了雷达目标瞬态极化散射的统计特性与入射波之间的依赖关系。 这些概念和方法构成了雷达瞬态极化统计理论的基本内容,为随机极化波和雷达目标电磁散射的极化特性分析、特征提取等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有力工具,为随后的极化信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孙凤荣,张宁,魏永峰;基于光纤的雷达目标模拟器设计[J];航天电子对抗;2002年02期
2 孙明军;X波段雷达目标模拟器[J];舰船电子对抗;2004年01期
3 任勇,解本钊,刘永坦,张集中,李明友;不同极化基下定义的目标散射矩阵的变换[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4年10期
4 杨逢春;目标对超宽带信号的雷达特性[J];国防科技;1996年04期
5 戴征坚,郁文贤,胡卫东,杜攀;空间目标的雷达识别技术[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0年03期
6 鞠智芹,廖广建,逯久山;用极化信息实现雷达目标的分类与识别[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7 李永祯;王国玉;汪连栋;王雪松;;基于辅助天线的目标极化散射矩阵估算方法[J];现代雷达;2007年07期
8 ;雷达目标有效散射面积自动测量设备专用数据处理机简介[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78年03期
9 许俊刚;刘隆和;;多收缩式阵列实现雷达目标实时识别[J];现代雷达;1988年Z1期
10 魏昭志;汪文秉;;时间序列用于雷达目标识别[J];无线电工程;1992年05期
11 何松华,孙文峰,郭桂蓉;自适应相关匹配法在雷达目标距离剖面像识别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7年01期
12 朱孝政;袁军;;大型飞行器雷达目标特性数值快速计算与测试技术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13 郭振耀;邱杰;;针对窄脉冲雷达测角的相位干涉仪仿真研究[J];指挥控制与仿真;2010年01期
14 朱博;;雷达信号屏蔽区在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5 思每文;;我院研制成功雷达目标与杂波模拟器[J];应用科技;1988年02期
16 黄培康;雷达目标特征信号在导弹制导中的作用[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0年03期
17 黎海涛,徐继麟;超宽带雷达目标回波建模[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0年10期
18 张善文,甄蜀春,赵兴录,赵栓堂,陈世亮;基于目标一维距离像的雷达目标识别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1年11期
19 李永祯,王雪松,李金梁,肖顺平,庄钊文;弹道导弹目标的瞬态极化识别[J];应用科学学报;2005年06期
20 庄钊文;刘永祥;黎湘;;目标微动特性研究进展[J];电子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玉娟;王德强;刘丹谱;;超宽带室内多径信道统计特性[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吴冲;陈英俊;;林区公路桥梁最大车辆荷载效应统计分析[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结构可靠度委员会全国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1992年
3 贾素娟;;利用历史地震影响烈度进行地震区划的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4 邵闯;葛森;陶华;;层合板的声响应分析[A];中国航空结构动力学专业组第十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5 韩晓东;梁志恒;颜漳;;多散射点雷达目标模型的射频仿真模拟[A];全国第五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第一册)[C];2011年
6 欧阳萍;林长川;;AIS与雷达目标信息融合算法与实现[A];2010船舶航泊实践研究论文集[C];2010年
7 李为玉;蒋晓红;;矢量信号源E8267D在雷达目标信号模拟中的应用[A];2011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8 赵春风;严文彪;高大钊;;钻孔灌注桩极限承载力的可靠性分析[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一九九九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9 曹思远;蔡志光;刘振夏;刘晓喜;潘文峰;;不同接收条件下地震信号的统计特性[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10 杜阳;孔金瓯;闫文哲;王卓远;;随机粗糙面电磁散射的统计积分方程模型[A];第二届微波遥感技术研讨会摘要全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祯;瞬态极化统计特性及处理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2 周代英;雷达目标一维距离像识别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3 江胜利;MIMO雷达的目标检测与波达方向估计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4 杨正龙;雷达目标特征建模和检测、识别[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5 程征伟;磁层—电离层耦合场向电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7年
6 吴艳阳;超声散斑相关法测量新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郭恺;基于信号统计特性的图像超分辨率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盛卫星;微波成像技术及其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9 冯有前;小波理论及其在防空武器系统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10 李红伟;外辐射源雷达目标定位与跟踪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房颖;基于统计的基因识别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王东;无源双极化标签式雷达目标的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任翔之;高速公路车辆荷载统计特性及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袁宇;多途影响下SAS图像统计特性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5 张广宇;基于统计特性的宽带雷达信号检测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李芳华;基于压缩感知的雷达目标定位算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7 刘天安;雷达目标及背景回波信号模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杨德美;基于非高斯统计特性的纺织品缺陷检测[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9 戴余龙;七通道雷达目标回波模拟器的软件设计与开发[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10 王黎明;基于VTS雷达目标的IMM算法研究与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特约记者 王握文 本报记者 仇方迎;书写雷达目标识别研究新篇章[N];科技日报;2005年
2 王传峰 那文兰 本报特约记者 李凤鸣;为科学发展做加法[N];解放军报;2009年
3 乐俊淮;新弹实战,美军喜忧参半[N];中国国防报;2003年
4 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光网络部 周飞;关闭EPON安全陷阱[N];通信产业报;2005年
5 邱霞;目标永不消失[N];中国航天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柴选;影像鉴定方法论[N];中国摄影报;2008年
7 陈绍强;ATM仍控制着核心网络[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8 柳军;AGM—88“哈姆”反辐射导弹[N];人民日报;2003年
9 罗德与施瓦茨中国有限公司;聚焦3G手机测试[N];通信产业报;2006年
10 邓志东;一路畅通网上行[N];计算机世界;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