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非接触气动光学测量方法及实验研究

李文煜  
【摘要】: 与高能激光相关的气动光学所研究的领域相当广阔和复杂,它贯穿了从激光的产生,发射到传输到目标的全过程。气动光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改善或避免由于气动介质引起的光束质量下降。 介绍了气动光学介质引起的衍射像差理论,分析讨论了一套同时可以用于激光在有序,随机两种非均匀气动介质中传输的理论模型。给出了两种情况下激光远场光强分布表达式,随后介绍了随机流场中光学传递函数理论,推导得到随机流场的光学传递函数和斯特列尔比的表达式,进而在此基础上,根据随机流场的谱分析理论,得出可以与实际测量结合起来的Shack-Hartmann(S-H)传感器子孔径波面偏转角测量,利用测量到的偏转角计算该随机流场的斯特列尔比的方法。 在考虑了由于气动光学流场层析测量中的多个投影方向数据的同时测量、激光器喷管流场上游和下游同时测量的同步要求,以及高能激光平台的复杂环境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考虑了硬件匹配的一些问题,设计了一套高速的线阵S-H传感器。并且分析讨论了影响S-H传感器探测精度的几个因素及相应的改善办法。特别注意在实践中具有操作意义的关键方法:设置一定阈值电平后,背景电平和读出噪声的影响可以降低,从而提高质心探测精度,在实践中可以找出一个最佳阈值。 分两种情况介绍了基于线阵S-H传感器的扩展了的斯特列尔比(SR)测量,一是借鉴和引入小孔径光束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介绍了被测气动光学流场满足“准冻流”的条件下斯特列尔比的测量;二是对于随机气动光学流场介质,测量S-H传感器子孔径波面偏转角系列,通过谱计算,同样可以计算出其斯特列尔比。该扩展了的SR测量方法,适用于二维流场的SR测量。 介绍了适用于有限投影数据重建的加法代数重建算法。用第三章设计的线阵S-H传感器对HF激光加热光路进行了测量研究,在此基础上,用高速干涉仪对电热丝加热的空气柱进行了模拟层析测量研究。 用37单元S-H传感器以419Hz的帧频对低速热射流场的气动光学特性进行测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继芳;段志春;高曾辉;陈建国;;含滤波器多模光纤激光器有效反射率的分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彭钦军;许祖彦;;高平均功率固体激光功率和光束质量关系研究进展[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1年07期
3 曹长庆;曾晓东;;半导体激光器光束质量评价方法探讨[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1年03期
4 田立丰;易仕和;赵玉新;何霖;陈植;;基于BOS的气动光学波前测量技术研究及其应用[J];科学通报;2011年19期
5 张雷;鲁燕华;刘东;唐淳;王卫民;高松信;;6.2W外腔和频589nm黄光激光器[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1年06期
6 杨晟;;500W固体激光器光束质量的研究[J];甘肃科技;2011年12期
7 刘加峰;石宏理;李海云;;基于HMS红外传感器的体温测量仪设计[J];医疗卫生装备;2011年07期
8 王健;吴卫东;章小丽;段素青;;THz QCL波导结构研究与光束质量分析[J];信息与电子工程;2011年03期
9 方海燕;刘小勇;乐静;郭俊杰;;球壳表面缺陷的光学复合式非接触测量[J];兵工学报;2011年07期
10 梁雪驰;徐丹旸;;激光器性能综合测试设备研制[J];航空制造技术;2011年18期
11 张新华;许增朴;王永强;;基于激光测距的非接触式齿轮倒角轮廓测量系统[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2 卢峰;张蓉竹;刘正颍;孙年春;;PPLN谐振倍频外腔输出模场的模拟研究[J];光电工程;2011年07期
13 刘明明;;探测器扫描法测量激光二极管的远场三维分布[J];激光杂志;2011年04期
14 甘勇;孙遨然;孙宁;韦荔甫;;基于均质实体的切片轮廓非接触三维测量方法[J];制造业自动化;2011年17期
15 张文博;郑建平;;多光束智能耦合技术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6 ;我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光纤激光千瓦级相干合成输出[J];科技传播;2011年12期
17 王佩;李言俊;田进;;机载激光武器仿真系统与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1年07期
18 丁霞;司文娟;王福明;;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温仪设计[J];山西电子技术;2011年04期
19 魏星斌;彭跃峰;王卫民;陈兴无;王春华;谢刚;;基于周期极化钽酸锂晶体的光参变振荡器技术研究[J];光学学报;2011年06期
20 张建柱;李有宽;张飞舟;安建祝;;湍流大气中聚焦平台光束焦移及光斑尺度[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燕贻;束小建;刘兴荣;王元璋;李守先;;折叠虚共焦非稳腔对近场光束质量的改善[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0)[C];2000年
2 易仕和;侯中喜;李立春;;超声速自由旋涡气动窗口的气动光学特性[A];第十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3 姜宗福;李文煜;;气动光学研究进展[A];首届全国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力学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4 刘天华;姜宗福;王云萍;刘泽金;赵伊君;;自由旋气动窗口设计中的气体动力学计算问题[A];“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5 彭志涛;景峰;刘兰琴;朱启华;张昆;陈波;;自聚焦激光束光束质量评价的功率谱密度方法[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6 谢仕永;申玉;王鹏远;王志超;薄勇;彭钦军;崔大复;许祖彦;;高功率高光束质量1319nm全固态Nd:YAG激光器[A];第八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7 谢文科;姜宗福;;基于相干结构的气动光学效应低阶近似校正[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8 张来明;李殿军;郭劲;;高功率大口径激光束无畸变衰减压缩系统[A];第十七届全国激光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王月珠;陈德应;鞠有伦;王骐;马祖光;;用被动式受激布里渊相位共轭腔改善光束质量[A];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暨第六届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1年
10 张凯;陈兴无;雒仲祥;郑为民;潘兴国;;受激布里渊散射相位共轭效应及对光束质量的改善[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8)[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煜;非接触气动光学测量方法及实验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2 许晓军;气动光学的工程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0年
3 李波;高速飞行器气动光学流场机理研究与光学窗口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谢文科;气动光学畸变波前测量及控制方法[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杨芳;基于平板检测模式的时域乳腺扩散光学层析先进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魏小红;高功率激光非线性过程中的光束质量与传递特征[D];复旦大学;2009年
7 刘天华;高能激光器自由旋涡气动窗口的工程设计及其相关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8 郭隆德;高速拦截弹气动光学效应地面模拟测试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9 花晓清;O_2、H_2、CH_4气体的受激喇曼散射[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5年
10 季小玲;高功率畸变激光的传输特性和光束控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潮涌;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光束质量评价[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张阔海;大功率Nd:YAG激光束光纤耦合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3 习锋杰;Hartmann测量低速湍流场及小孔径光束技术的拓展[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4 易煦农;光束质量的评价及其在高功率激光中的应用[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赵华君;ICF固体激光驱动器中Kerr效应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杨毅松;频率转换对高功率激光光束质量和聚焦特性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5年
7 丁小艇;二极管侧面泵浦薄片激光器结构参数的设计与分析[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8 邹璐;非稳腔固体激光器理论设计与实验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9 杨峰;涡流管冷却同轴非稳腔TEA CO_2激光器光束质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郭商勇;准分子激光微孔加工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力;水体污染非接触测量技术问世[N];中国环境报;2004年
2 ;水体污染非接触测量技术通过鉴定[N];今日信息报;2004年
3 王握文 杨彦青 记者 唐先武;我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光纤激光千瓦级相干合成输出[N];科技日报;2011年
4 卢菁;人造太阳,“胜”过太阳?[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5 特约记者王握文;不断深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识[N];解放军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王娅莉;激光计量科技成果填补空白[N];中国质量报;2005年
7 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 郭少陵 伍峰;光纤激光器扩充光电子产业规模[N];中国电子报;2005年
8 任效良;科大科研成果填补国际空白[N];北方经济时报;2007年
9 本报专稿 司项宇;海外聚焦中国激光武器[N];世界报;2008年
10 逍遥;美军秘制剧痛武器[N];北京科技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