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水听器多路复用技术及其串扰与噪声分析
【摘要】:
随着光纤水听器技术向着超大规模阵列方向发展,时分、波分复用技术被广泛的采用,串扰与噪声问题成为制约大规模阵列发展的瓶颈。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就是在深入研究光纤水听器多路复用技术的基础上,对大规模复用系统的串扰和噪声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探索降低或抑制串扰和噪声的技术、方法,为合理构建大规模光纤水听器阵列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光纤水听器时分复用系统串扰的形成机理,分析了光脉冲调制器的消光比与系统串扰的关系;分别对光纤水听器波分复用系统的异频串扰和同频串扰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了光纤水听器波分复用结构、波分复用器与解复用器隔离度等因素以及非线性效应对系统串扰的影响;对大规模光纤水听器复用系统噪声进行深入细致的理论分析,研究了系统噪声、相位分辨率、动态范围与复用数目、传输光纤长度、中继光纤放大器等诸多因素的关系。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和创新在于:
1、通过对基于光频调制PGC(相位生成载波)解调光纤水听器时分复用系统的研究,针对低相干光源的串扰强度迭加和高相干光源串扰的相干迭加,建立了理论分析的数学模型,得出了计算串扰的公式,明确了测试系统串扰的方法。
2、对光纤水听器波分复用系统中串扰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给出了波分复用器通道间隔离度与波分复用系统串扰的关系。
3、针对一个大规模光纤水听器时分波分复用系统,建立了噪声分析模型,为抑制系统噪声、扩大系统动态范围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4、设计了一个空分8×波分8×时分8共512基元超大规模的光纤水听器阵列复用方案,为相关项目的开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
|
|
|
1 |
田芊,章恩耀,郑刚,王屹滨,尤政,赵洋;激光调频光纤位移传感器多路复用技术的研究[J];光学学报;1995年06期 |
2 |
高振明,冯保初;多点温度参数检测和信号传输[J];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
3 |
贾红宇;二进制编码结构光条纹照明通路容量模型[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
4 |
毛庆和,章河勇,陈海娟,张明德,杨祥林,丁铁骑,马正北,张爽斌;1.48μm泵浦EDFA的研制及其在模拟光纤传输系统中的应用[J];高技术通讯;1996年04期 |
5 |
孟章书;解读CATV中的SOD[J];聊城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6 |
曹家年,李绪友,王照霞,罗记成,傅临泰;采用频分多路复用方案的干涉型光纤水听器阵列研究[J];声学学报(中文版);2001年03期 |
7 |
韩泽,陈哲,胡永明,孟洲,曹动,常胜利;光纤水听器阵列的多路复用技术[J];半导体光电;1999年04期 |
8 |
祝远春;;Oracle数据库网络安全研究[J];科技资讯;2008年28期 |
9 |
崔鹏;贾树泽;王素娟;;高级在轨系统在风云三号气象卫星中的应用[J];气象科技;2011年04期 |
10 |
杨军,苑立波;白光干涉双环传感网络理论与实验研究[J];光学学报;2005年06期 |
11 |
徐左,谢巍,田芊,李达成;半导体激光器线性调频干涉仪的多路复用[J];中国激光;1989年04期 |
12 |
梁泽标;卫星通信入门(三)[J];广东气象;1994年02期 |
13 |
;附录D 数据描述语言DDL(Data Description Language)[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994年02期 |
14 |
王俊杰;姜德生;谢官模;梁宇飞;黄俊斌;;一种平面型光纤光栅水听器探头技术的研究[J];声学学报;2007年04期 |
15 |
张志德;冯春苗;林霖;;基于Simulink的CDMA通信系统原理仿真[J];科技信息;2009年11期 |
16 |
李芳;陈德元;凃国防;侯秀红;;基于DiffSer vover MPLS的深空通信网络QoS控制方法[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年06期 |
17 |
胡昌明;;基于MATLAB和LabVIEW的ERT成像系统[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年06期 |
18 |
陈吉忠;码分复用系统的纠错码[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
19 |
曹祥炎;Walsh系中检验函数类及其分布空间[J];大学数学;1988年01期 |
20 |
郑刚,田芊,梁晋文;二维复用半导体激光器线性调频光纤位移传感器的研究[J];光学学报;1992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