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反导系统目标综合识别技术研究与仿真

胡杰民  
【摘要】: 本文导弹防御系统中的TBM(Tactical Ballistic Missile,战术弹道导弹)目标综合识别模型及其仿真技术进行了研究。设计并实现了弹道导弹综合识别仿真系统。 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弹道导弹的防御发展史,阐述了国内外导弹防御识别、建模与仿真的研究现状,揭示了目标识别在弹道导弹防御中的重要意义,介绍了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中通过对弹道导弹运动方程及各阶段目标特性的分析,提出目标综合识别策略并建立综合识别模型,模型中识别方法涉及弹道导弹的结构特性,进动特性,温度特性,再入特性。论文主要从基于结构特性的成像方法和基于进动特性的进动参数估计方法进行研究。 第三章中为获取目标结构特性,论文先对弹道导弹高分辨距离像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弹道导弹高分辨距离像的姿态相关性,采用平均像来降低目标姿态敏感性。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可对目标成ISAR像,论文分析了成ISAR像的先决条件,针对目标典型运动特性提出两种成像方法。 第四章中,基于弹道导弹飞行过程中的进动特性以及目标平均视线角的变化对目标姿态的影响,,建立锥体目标进动数学模型,分析了目标RCS回波特性,提出两种进动参数的估计方法,分别从时域和频域对进动参数进行估计,并给出仿真结果。 最后介绍了TBM综合识别仿真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介绍系统的结构组成、模块功能以及系统工作流程;将基于成像和运动特性的识别方法应用于综合识别仿真系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柴月君;杨万麟;;基于BP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的雷达高分辨距离像识别[J];现代电子技术;2006年13期
2 冯智;;基于目标子空间的雷达自动识别系统[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3 刘华林;杨万麟;;基于GSVD的核不相关辨别子空间与雷达目标识别[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9年05期
4 冷家旭;黄惠明;龙方;;基于剪辑支持向量机的雷达目标识别方法[J];舰船电子工程;2010年04期
5 赵乃杰;李辉;金宝龙;;基于改进高斯核函数的雷达高分辨距离像目标识别算法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0年15期
6 朱劼昊;周建江;吴杰;;基于半参数化概率密度估计的雷达目标识别[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0年09期
7 刘志国;王仕成;张金生;王琛;;激光导引头在弹道导弹末制导中的应用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5年S2期
8 杜伟;李智;;弹道导弹反航母仿真系统设计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年29期
9 余成武;郝慧;卢欣;;基于APS星敏感器与光纤陀螺的星光制导[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7年S2期
10 袁莉;刘宏伟;保铮;;雷达高分辨距离像分类器的参数自适应学习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8年01期
11 胡体玲;;基于高分辨距离像的单脉冲雷达三维成像方法研究[J];探测与控制学报;2008年S1期
12 陈凤;杜兰;刘宏伟;保铮;候庆禹;;一种利用强度信息的雷达HRRP自动目标识别方法[J];电子学报;2009年03期
13 沈丽民;李军显;;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雷达高分辨距离像识别[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9年02期
14 沈慧娜;徐振来;;提高弹道导弹落点预报精度的动弧平滑平均法[J];现代雷达;2009年07期
15 程文科;江琳;王华;杨光;;基于Modelica的弹道导弹三自由度仿真[J];系统仿真技术;2009年03期
16 霍伟;王晓钧;;基于弹道仿真的反导系统分析[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09年05期
17 刘华林;;双辨别子空间高分辨距离像雷达目标识别[J];电波科学学报;2009年05期
18 彭勃;魏玺章;黎湘;;雷达高分辨距离像模板自动生成算法[J];信号处理;2010年06期
19 李斌;姚康泽;张银河;李祥臣;;基于HRRP统计模型的目标识别[J];航天电子对抗;2010年03期
20 冷家旭;黄惠明;龙方;;对数零相位谱在雷达目标识别中的应用研究[J];航天电子对抗;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彩云;毛士艺;;雷达高分辨距离像特征提取方法研究进展[A];全国第二届信号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C];2008年
2 王帅;陈立云;刘云龙;王峰;;弹道导弹飞行过程可视化仿真研究[A];第13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先康;梁菁;任杰;蒋光庆;;基于HRRP中心矩特征的舰船目标识别[A];全国第三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交流会专刊[C];2009年
4 雍恩米;唐国金;;弹道导弹机动突防——拦截作战仿真系统分析与设计[A];2003年全国系统仿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林青;刘峥;;基于核函数正则变换的HRRP识别法[A];第十二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5)论文集[C];2005年
6 齐照辉;张为华;吴启星;;卫星红外探测概率的功能仿真算法研究[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李辉;张安;于红梅;;雷达目标识别发展回顾与实现中的关键理论[A];2007年光电探测与制导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斌;姚康泽;王岩;;基于高分辨距离像统计模型的雷达目标识别[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9 方登建;王哲;王海洋;;基于地磁场信息的弹道导弹制导技术研究[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五)——地球物理与海洋安全[C];2009年
10 刘志国;王仕成;邓方林;王志敏;;基于闭环仿真的弹载计算机评估系统研究[A];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第7卷)——'2005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选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镇;单星预警弹道导弹参数估计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陈行勇;微动目标雷达特征提取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李盾;空间预警系统对目标的定位与预报[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4 廖阔;基于高分辨距离像的雷达自动目标识别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5 袁莉;基于高分辨距离像的雷达目标识别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6 于雪莲;基于核方法和流形学习的雷达目标距离像识别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7 刘华林;高分辨距离像雷达自动目标识别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8 吴耀云;宽带多基地雷达多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9 柴晶;雷达高分辨距离像目标识别的拒判算法和特征提取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侯庆禹;基于高分辨距离像的雷达自动目标识别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杰民;反导系统目标综合识别技术研究与仿真[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2 刘永士;弹道导弹助推段防御比例导引法研究与仿真[D];南昌航空大学;2012年
3 王晨宇;弹道导弹目标电磁散射计算[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4 王涛;弹道导弹检测与跟踪仿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5 俞万友;弹道导弹中段真假弹头识别技术[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6 张奔;基于高分辨距离像的目标识别算法和演示系统设计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陈炳龙;基于EKF的空间非合作目标定位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徐志鹏;弹道导弹中段目标识别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9 任远;基于宽带雷达的弹道导弹目标识别[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10 高先德;某弹道导弹弹道仿真及其误差源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立国;瞩望空天[N];学习时报;2010年
2 记者张胜平;伊朗军队装备新型弹道导弹[N];人民日报;2003年
3 本报专稿 郭懿芝;中国“绝代双骄”威震全球[N];世界报;2011年
4 冰焰;为什么弹道导弹从潜艇上发射好处多?[N];中国国防报;2004年
5 王菁菁;印战略司令部:陆海空将领轮流坐庄[N];中国国防报;2009年
6 韩墨 胡若愚;外媒:朝鲜或向夏威夷方向发射导弹[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7 弓子;“爱国者”-3,能给台军带来什么?[N];中国航空报;2010年
8 本报专稿 石江月;美日暗渡陈仓唬朝鲜[N];世界报;2009年
9 小谷哲夫 (日本智库海洋政策研究财团海军专家);中国这样掌控南海[N];国防时报;2011年
10 本报特约编译 柴志廷;中国军用卫星技术突飞猛进[N];世界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