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耐热不锈钢在高温高压水蒸气中的氧化及传热分析

张勇健  
【摘要】: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不锈钢在水蒸气中的氧化速率比在空气中快得多。从水蒸气高温氧化机理出发,得出了耐热不锈钢1Cr18Ni9Ti在高温水蒸气中氧化的物理模型,氧化膜结构由外层和内层构成,外层的主要成分为Fe3O4,内层为尖晶石型的铁铬镍氧化物(Fe,Ni,Cr)3O4。 本文分别建立了1Cr18Ni9Ti在高温高压水蒸气中氧化的外氧化和内氧化模型。根据Wagner理论,受扩散控制的氧化膜厚度与时间成抛物线关系。通过简化假设建立氧的单向扩散外氧化模型,内氧化则采用氧与Cr的双向扩散反应模型。氧化速率主要受燃气温度、压强、水蒸气浓度和燃气流速等因素的影响,通过计算论证,这些影响因素均会使氧化进程加快,尤其温度对氧化速率的影响最大。通过扩散元素的浓度计算表明,不锈钢氧化一段时间后,在外氧化膜和内氧化膜中的扩散元素氧近似成线性分布。在内氧化前沿处,氧和Cr元素完全反应,氧和Cr的浓度近似为零。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氧的渗透深度也增加。 氧化膜对喷管的传热产生极大的影响。通过热力计算和流场计算确定喷管的热边界条件。采用有限元法对模型进行计算后得出结论:不锈钢氧化后的总热阻变大,瞬时热流密度变小,升温曲线的斜率变小,氧化膜的粗糙度有增强传热的作用。同时由于氧化膜的热阻的作用,不锈钢氧化后的传热性能变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段成红,缪鸿燕;容器与裙座连接处强度的有限元分析[J];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1998年02期
2 陈舰;;玻璃池窑传热的网络分析法[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1期
3 王莉;蔡静;吴方;;大尺寸比对恒温块传热分析[J];计测技术;2011年02期
4 王兆元;平面型加热烘道的传热分析[J];工业加热;1985年01期
5 徐新亚;刘道平;黄文件;潘云仙;;气-液界面处水合物膜形成过程的传热分析[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6 王剑;徐正;吕英华;王东;孙维强;赵炜;;蓄热式烧嘴钢包烘烤的传热分析[J];冶金能源;2007年04期
7 丁彩平;;高速精密角接触球轴承传热机理分析[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0年01期
8 张寅平,葛新石,周创,高举文,梁新刚;利用热镜防止汽车挡风玻璃结霜的理论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91年04期
9 蔡德军;;怎样控制热管工质的量[J];中国建设动态(阳光能源);2005年03期
10 赵亮;周炳海;;车灯内部流动与传热的数值模拟分析[J];机械制造;2007年01期
11 吕维敏;黄钢妹;章忠敏;孔庆豪;唐立;;低温微创手术液氮传输过程的压力和传热分析[J];低温工程;2008年03期
12 刘斌贝;张红;陈兴元;庄骏;;用于槽式太阳能电站的热管式集热器开发及传热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13 刘红梅;康洋;;如何解决空气与地道壁体间传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8期
14 刘研;高青;黄勇;于鸣;张忠进;;地能利用中道路融雪逐年运行过程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年01期
15 石程名,辛明道,陈远国;三流体分离型热管换热器的传热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4期
16 龚延风,刘金祥;冰球凝固过程的传热规律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17 徐让书,张宝诚,牛玲,富丽新;有限元传热分析中燃气辐射处理方法及其在飞机结构热分析中的应用[J];航空学报;2003年06期
18 宋振宏,赵立华,范蕊;外保温墙体阳台传热分析[J];新型建筑材料;2003年01期
19 王丽娜;杨历;杨小静;;冰盘管凝固过程传热特性的理论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20 裴如男;邓子辰;周加喜;;二维蜂窝多孔金属夹层圆柱壳的传热性能数值模拟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小平;陈子煜;范林;陆震;;塑料盘管应用在蓄冰槽上的传热分析[A];上海市制冷学会二○○三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吴晓东;田乃媛;徐安军;刘茂林;职建军;崔建;;大型中间包传热分析[A];199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C];1999年
3 唐广波;刘正东;程杰峰;董瀚;干勇;康永林;李烈军;毛新平;;热连轧机架间水冷传热分析[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伍积明;邹忠平;许俊;;高炉冷却板的传热分析[A];重庆金属学会钢铁年会学术论文专辑[C];2002年
5 伍积明;邹忠平;许俊;;高炉冷却板的传热分析[A];中国金属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宋宝明;;离心薄膜蒸发器传热分析及计算[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和食品机械学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1989年
7 龚毅;;地下水水源热泵系统井侧板式换热器传热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2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2年
8 唐广波;刘正东;程杰峰;董瀚;干勇;康永林;李烈军;毛新平;;热连轧机架间水冷传热分析[A];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2004年
9 肖志宏;汪荣顺;石玉美;顾安忠;;分子流区高真空多层内辐传屏间剩余气体传热分析[A];上海市制冷学会二○○三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林坤平;张寅平;江亿;;相变墙板非线性蓄传热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长海;金属热防护系统隔热材料的隔热机理及隔热效率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2 刘增勋;高炉冷却壁热力耦合分析[D];东北大学 ;2009年
3 郑永红;气体摆式倾角传感器的敏感机理及影响性能的关键因素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4 赵在理;压力容器的结构分析与安全评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5 陈水宣;热轧带钢温度建模和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08年
6 叶粮;混联式冷凝器的可视化研究与传热分析[D];重庆大学;2009年
7 陈鹏;典型木材表面火蔓延行为及传热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8 黄勇;路面融雪化冰及太阳辐射吸热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陈金静;耐高低温柔性多层隔热材料结构与隔热性表征[D];东华大学;2010年
10 王绍良;脉冲强磁场科学实验用GM制冷机低温恒温器的研制与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春方;船舶冷藏集装箱的热负荷研究与热工测试[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2 熊焕;重复使用运载器低温贮箱防热结构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3 江彦;套管式地下换热器传热模型及其传热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4 郭恒亚;型腔表面平均温度对注塑分析的影响及改进[D];郑州大学;2005年
5 郭屹;低温液体—水流动与相际传热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陈晓燕;液化天然气储罐热分析及固体复合材料导热系数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李骁骅;火灾环境下LPG储罐的失效机理研究及其数值模拟[D];中北大学;2007年
8 杨雪婷;脉冲强磁场装置中双冷源样品腔动态传热过程与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王忠华;隔热油管传热及影响因素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10 王永庆;纵流壳程换热器不同支承结构壳程特性研究与分析[D];郑州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