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浓度酒精燃气发生器燃烧性能试验与仿真研究
【摘要】: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试验和数值仿真研究了不同浓度酒精的蒸发燃烧特性、低浓度酒精/过氧化氢燃气发生器的燃烧性能,以及低浓度酒精/过氧化氢燃气发生器熄火问题。研究结果对低浓度酒精/过氧化氢燃气发生器的设计和性能改进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气氧/酒精燃气发生器开窗燃烧室试验拍摄了不同浓度酒精(50%、65%、85%)的火焰图像,研究了低浓度酒精的多组分特性对蒸发燃烧过程的影响;并利用数值仿真获得了模拟火焰图像,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高速氧气对火焰的束缚作用明显,余氧系数越大,火焰锥角越小;酒精浓度越高,液滴在燃烧室蒸发越快,火焰亮度越高;余氧系数一定,酒精浓度越高,燃烧效果越好。
其次,结合工程实践需要,利用试验和数值仿真手段,研究了影响低浓度酒精/过氧化氢燃气发生器燃烧性能的若干主要因素:余氧系数、流量密度、燃烧室停留时间等。研究结果表明:该燃气发生器能够在大范围的温度、余氧系数和流量下实现高效稳定燃烧;燃烧室停留时间对于燃气发生器能否正常工作起着关键作用。
最后,研究了低浓度酒精/过氧化氢燃气发生器熄火问题,通过试验和数值仿真分析了过氧化氢分解后气体的喷注压降对燃气发生器非正常熄火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的加入使得化学反应速率和火焰传播速率大幅下降,导致火焰不容易稳定;过氧化氢分解后气体的喷注压降对该燃气发生器着火后能否正常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过氧化氢燃气分解后燃气的喷注压降为1.0MPa时,过氧化氢分解后燃气速度过大,火焰将无法在燃烧室内稳定,造成燃气发生器非正常熄火;降低喷注压降到0.2MPa后,分解后气体速度降低,燃气发生器正常工作。
|
|
|
|
1 |
张涛;单喷注单元燃烧室试验中碳氢燃料与H_2O_2的燃烧性能[J];火箭推进;2004年03期 |
2 |
周伟勇;谭建国;田章福;周进;;过氧化氢分解后燃气喷注压降对发生器非正常熄火的影响[J];火箭推进;2008年01期 |
3 |
胡凡;焦绍球;张为华;胡建新;缪万波;青龙;;水反应金属燃料发动机初步试验[J];推进技术;2008年03期 |
4 |
田章福;陶玉静;苏凌宇;周进;;多组分液滴蒸发过程的理论模型及试验研究[J];推进技术;2006年06期 |
5 |
徐辉碧,程驿,冯志明;亚硒酸钠催化谷胱甘肽、过氧化氢产生超氧阴离子的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1期 |
6 |
秦伟庭;FY—2氧漂稳定剂工艺试验[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
7 |
黄典文,钟燕清;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痕量铜的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
8 |
朱洪涛,王跃利,许佩瑶;用粉煤灰及过氧化氢联合处理印染废水[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
9 |
吴少林,魏立安,万诗贵,曹永琳;造气废水中氰的处理研究[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
10 |
朱兴松;甲基紫光度法测定Fenton体系中产生的羟自由基[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
11 |
梁俊,刘传湘;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铜(Ⅱ)[J];企业技术开发;2003年10期 |
12 |
蒋慧灵,傅智敏,刘颖杰,刘宏;过氧化氢热爆炸危险性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4年02期 |
13 |
亓玲;;用于检测细胞内过氧化氢的荧光探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09期 |
14 |
H.Schlizio;许崇武;胡竹君;;蒸汽发生装置酸洗后的过氧化氢除铜和钝化工艺[J];四川电力技术;1980年04期 |
15 |
叶红齐,王锦良;过氧化氢氧化铜锌合金粉的研究[J];河南化工;2003年04期 |
16 |
任秉雄,严宝珍,靳志军,刘培斌;UV/Fenton试剂法+活性炭组合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实验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
17 |
杨世东;马军;史富丽;;水中高压脉冲放电诱导产生过氧化氢的初步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
18 |
王兴华;李宝华;曹彦波;马隽;黄峰;谢菲;王振德;于爱民;;多参数食品安全现场快速分析仪的应用研究——保健品中过氧化氢快速测定[J];现代科学仪器;2006年01期 |
19 |
沈希裴;王佳莹;杨玉峰;徐伟勇;潘理黎;;高铁酸钾联合H_2O_2对酸性红B废水的预处理试验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
20 |
朱萌;张薇;;心肌肽素在心肌细胞氧化应激中的作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