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激励连续波HF/DF化学激光器F原子流量检测
【摘要】:
电激励化学激光器是化学激光器的重要发展领域,F原子产量和产率是电激励HF/DF化学激光器功率与效率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本文综合比较四类F原子流量检测方法的优缺点,结合实验室现有设备,发展了一种名为滴定HF吸收法的F原子流量检测新方法。
滴定HF吸收法即利用电激励选线HF激光器的(1-0)振转谱线,检测滴定产物基态HF分子的吸收强度变化,得到滴定气体(氢气)流量与F原子流量对应关系的方法,此方法有很多优点。建立了基态HF分子依据于组分、温度、谱线的吸收系数模型。
根据滴定HF吸收法的原理,设计了红外窗口及实验光路,完成了选线激光器、流量控制系统及红外探测器的准备工作。分别测量了在不同NF3流量、不同探测谱线时,一台电激励HF/DF化学激光器正常工作时的F原子流量,推测加入过量滴定气体后,吸收区温度下降,导致吸收减弱,气流温度变化处于透射率随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的范围内。1P6谱线的吸收更为强烈,1个NF3分子解离出1.0~1.1个F原子。提出了F原子流量的在线测量方案,对激光器正常工作时氢气过量的现象进行了实验探讨。
滴定HF吸收法是电激励HF/DF化学激光器F原子流量检测的有效手段,为使其进一步简单化、实用化,本文指出了应继续开展的工作。
|
|
|
|
1 |
孙思远,桑凤亭,周必迁,谢行滨,庄琦,张存浩;激光诱导荧光法显示超音速化学激光器的全流场[J];力学学报;1984年01期 |
2 |
;化学激光器[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4年03期 |
3 |
;化学激光器[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1年04期 |
4 |
陆荣铿;;阿尔法化学激光器的研制情况[J];红外与激光工程;1988年04期 |
5 |
蔡光明,宋影松,杨维东,朱连贵,金晶,陈荣立;氟化氢泛频化学激光器高超音速低温喷管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2年02期 |
6 |
;化学激光器[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3年04期 |
7 |
;国外資料索引[J];激光与红外;1971年06期 |
8 |
;国外简讯[J];激光与红外;1971年07期 |
9 |
张鹏,袁圣付,王红岩,刘泽金;固定夹角反射镜扫描化学激光器小信号增益测量装置[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5年07期 |
10 |
;年度主题索引[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5年06期 |
11 |
夏霏;华卫红;袁圣付;;基于虚拟仪器的化学激光器测控系统[J];仪器仪表用户;2007年05期 |
12 |
;激光与红外一九七一年总目[J];激光与红外;1971年12期 |
13 |
树人;;高压脉冲CO_2转移化学激光器[J];激光与红外;1973年05期 |
14 |
陈钰明;徐捷;何国珍;;石墨电极对HF化学激光器放电特性的影响[J];应用激光;1984年03期 |
15 |
顾玉昆,邵君龙,王科,李开罢,刘成山,陶愉生;化学激光光栅选频技术在化学动力学方面的应用[J];化学物理学报;1992年05期 |
16 |
;连续波化学激光器的初始特性[J];激光与红外;1971年08期 |
17 |
桑凤亭;黄瑞平;袁启年;庄琦;张存浩;;在连续波DF化学激光器中的转动非平衡现象[J];中国激光;1983年Z1期 |
18 |
陈钰明;徐捷;何国珍;;改善HF化学激光器放电稳定性的定性分析[J];应用激光;1983年05期 |
19 |
冯浩,庄琦;连续波扩散型氧-碘传能化学激光器模型[J];中国激光;1987年11期 |
20 |
;未在大会宣读的报告题目索引[J];激光与红外;1980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