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超声速滑翔式再入飞行器轨迹优化与制导方法研究

雍恩米  
【摘要】: 高超声速滑翔式再入飞行器具有较大的机动能力,是实现远程快速精确打击或力量投送的新型再入飞行器。本文以解决高超声速滑翔式再入飞行器轨迹优化与制导关键技术为目标,系统研究了再入弹道特性和最优飞行攻角方案、再入轨迹优化、轨迹在线生成和制导以及弹道突防能力分析问题,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基于平面再入运动模型,研究了高超声速滑翔式再入飞行器的基本再入弹道形式与最优攻角方案。1)分析了再入点参数和最大升阻比对弹道的影响;2)应用物理规划方法求解了多目标最优再入轨迹,分析了沿最优轨迹飞行的物理原因;3)进一步提出了参数化最优攻角方案。 提出了基于Gauss伪谱法的高超声速滑翔式再入飞行器快速轨迹优化方法。针对传统轨迹优化方法在初值选取、计算效率上的不足,提出了基于Gauss伪谱法的含初值生成器的分段串行优化策略。应用该优化策略计算了到达目标点的最优再入轨迹、到达目标区域的最优再入轨迹和再入飞行的可达区。通过与数值积分解比较,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在一般高性能微机上,计算约一万公里航程的最优再入轨迹与再入飞行近似可达区的时间均为3分钟左右,体现了方法的快速性。 改进了远程多约束三自由度再入轨迹在线生成方法。1)建立了给定飞行攻角方案和约束条件下的再入走廊数学模型;2)提出并利用改进的拟平衡滑翔条件,将弹道约束转换为控制变量约束,并将控制变量参数化,再利用速度与航程的近似关系,求解满足终端约束的控制变量参数和纵向参考轨迹;3)利用线性二次调节器跟踪纵向参考轨迹,引入航向角误差走廊控制横向轨迹,完成三自由度轨迹在线生成;4)仿真验证了该方法在一般高性能微机上耗时2-3s即可生成航程约一万公里的满足多约束的再入轨迹。 提出了设定航路点的预测-校正与跟踪控制的混合制导策略。将航迹分为预测-校正段和接近目标的重新瞄准段,前一段在设定的航路点间制导,后一段在线重生成参考轨迹并跟踪制导。1)提出了航路点确定方法;2)预测-校正段将控制变量参数化,基于大脑情感回路智能控制器建立了航路点间的预测-校正制导算法;3)重新瞄准段在线重生成轨迹,并利用线性二次调节器实现轨迹跟踪;4)仿真验证了标准条件、考虑再入点参数、大气密度、飞行器质量、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偏差条件和目标机动条件下混合制导方法是有效的,且与一般预测-校正制导方法比较,混合制导策略在制导精度、在线预测时间等方面具有优势。 研究了雷达对常规再入弹道和滑翔式再入弹道的跟踪效果。基于Unscented卡尔曼滤波和考虑气动模型的目标跟踪模型,加入雷达测量噪声,计算目标跟踪误差,比较不同形式弹道的跟踪效果。仿真结果表明,滑翔式再入弹道由于其机动特性,相对弹道式再入在突破雷达跟踪上具有优势。 论文拓展了飞行器轨迹优化数值方法的研究范畴,探索了再入制导方法的新思路,引入了智能控制领域的新方法,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同时,研究充分结合高超声速滑翔式再入飞行器的应用背景,基于理论研究成果分析其再入弹道特点与性能,对发展未来新型高超声速滑翔式再入飞行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董书革;饶绮麟;;基于偏好设计的物理规划理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2 田志刚,黄洪钟,姚新胜,李海滨;模糊物理规划及其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机械工程;2002年24期
3 袁旭,田志刚;模糊物理规划及其应用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4 黄洪钟,刘鸿莉,古莹奎,张旭;基于物理规划的模糊稳健优化设计[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8期
5 张旭;孙伟;许焕卫;董荣梅;;交互式模糊稳健优化设计及其应用[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6 童晓艳;蔡国飙;尘军;王珏;;燃气发生器身部多学科设计优化[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7 于淼;石博强;姜勇;;基于物理规划的湿式多盘制动器不确定性优化设计[J];农业机械学报;2011年04期
8 王允良;唐伟;张勇;李为吉;;通用航空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优化(英文)[J];宇航学报;2006年04期
9 王祖尧;李晓斌;张为华;;基于物理规划的拦截弹反设计优化方法[J];航空动力学报;2007年12期
10 程贤福;;基于物理规划与信息公理的机械产品性能评价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9年03期
11 宣颖;张为华;张育林;;基于物理规划的固体运载火箭多学科设计优化[J];宇航学报;2009年02期
12 程贤福;薛龙;李文杰;;基于物理规划的变幅机构水平位移补偿系统的多目标优化设计[J];起重运输机械;2009年05期
13 胡丹;闫忠文;;基于物理规划的数据中继卫星链路配置决策方法[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09年05期
14 王允良,李为吉;物理规划方法及其在飞机方案设计中的应用[J];航空学报;2005年05期
15 侯经华;杜纲;;物理规划方法及其在产品族设计中的应用[J];工业工程;2006年02期
16 蒋慧;莫轻文;王忠伟;;工程项目质量-工期-成本综合评价决策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8年10期
17 赵宏,黄洪钟,李永华,薛立华,薄瑞峰;概念设计产品的模糊可靠性预测及方案评价[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5年08期
18 李晓斌;张为华;王中伟;;基于物理规划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不确定性优化设计[J];固体火箭技术;2006年03期
19 李永华;宋彦明;;基于物理规划的起重机主梁稳健优化设计[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6年05期
20 邹汝平;李晓斌;张为华;;战术导弹多学科设计优化[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晓斌;张为华;王中伟;;物理规划在固体火箭发动机不确定性优化设计中的应用[A];中国宇航学会2005年固体火箭推进第22届年会论文集(发动机分册)[C];2005年
2 金福才;;多目标优化列车运行调整问题的求解算法研究[A];扩大铁路对外开放、确保重点物资运输——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暨中国铁道学会学术年会和粤海通道运营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雍恩米;高超声速滑翔式再入飞行器轨迹优化与制导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2 薛立华;机械产品概念设计方案生成及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王允良;飞行器总体参数优化的进化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4 冯向军;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及其在导航星座设计中的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罗年猛;飞航导弹方案设计的关键支撑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张旭;决策信息不明确的多目标模糊优化模型与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马小宁;铁路信息共享的Web服务组合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8 许焕卫;稳健设计建模及优化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鸿莉;模糊稳健优化设计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2 田志刚;智能多目标优化理论及工程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3 侯经华;产品规划与设计中的模糊优化及分析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4 蒋慧;公路工程项目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5 张立新;组织学习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姚辉前;稳健设计理论在橇装式污水处理系统设计中的应用[D];西南石油大学;2006年
7 刘伟;随机和认知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多学科设计优化建模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陆霞;履带起重机多重臂架组合系统优化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孟妮;智能城市的未来在中国[N];国际商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