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绝对距离测量的He-Ne激光多波长干涉仪的研究
【摘要】:
与传统外差干涉测量法相比,多波长绝对距离干涉测量法具有测量过程无需导轨及测相无需累加计数的优势,可使干涉测量更适用于实际生产生活的需要,进一步提高了现有激光干涉测距系统的应用范围,有着较高的应用和学术价值。近年来,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如何选择合适光源组成合成波长链、高精度的相位测量、对各种误差因素的修正及如何使干涉系统实用化等方面。本论文着重围绕多波长干涉测量法中的几个关键技术展开理论和实验研究,旨在探索其设计、构建和实用化方法。主要内容包括:
1.从小数重合法和多波长干涉理论出发,推导了光源在干涉系统中所需满足的级间过渡条件和使测量精度得以提高的逐级精化理论。结合对各种光源振荡特性的分析,提出了利用633nm波段He-Ne激光构成双线三频的合成波长干涉测量方案,分析了该方案的实现机理以及光源部分所要满足的条件。
2.根据干涉系统中对光源的要求,特别是根据通常情况下629nm波长难以单谱线振荡输出的特性,分析了在相邻且增益相差悬殊的两谱线中选择单波长振荡的难点及以往激光器内谱线选择方法的不足。从F-P腔模理论出发,研究了标准具随着长度和反射率参数而改变的透射特性,提出了用内置F-P标准具法在激光器内选择谱线的方案。给出了对于增益悬殊的相邻谱线,F-P标准具实现选线所需要满足的长度和反射率公式,并用高斯光束传输理论仿真分析了内置F-P标准具后激光器的透射特性。
3.采用内置F-P标准具法,研制出可实现629nm单波长振荡输出的激光器。通过调整F-P标准具在激光器内的倾斜角可以实现633nm和629nm两波长交替输出。实验测量了该激光器在不同谱线振荡时随电流改变的输出功率变化;用外置F-P扫描干涉仪检测了两波长分别振荡时的模式分布;并进一步用调节激光器腔体PZT的方法测量功率调谐曲线进一步证明前述模式分布结论的正确性;使用小抖动方法对629nm波长He-Ne激光器进行稳频实验,并给出了稳频实验结果。
4.根据干涉方案中对光源的需求,详细分析了633nm双纵模He-Ne激光器内存在的模式特征。从理论上分析推导了在考虑模牵引效应后,双纵模激光器内两纵模的拍频不确定度与其中一个单纵模频率不确定度之间的关系。用双纵模等光强法对该激光器实施了稳频,并和高稳定度的碘稳激光器作了双纵模拍频和单纵模的稳定度测试。
5.用629nm和633nm波长激光组成117μm合成波长进行绝对距离动态及静态测量实验,并从合成波长、大气折射率波动及测相电路三个方面对实验结果作了误差分析。
|
|
|
|
1 |
陈朗,冯长根;激光速度干涉仪测量炸药驱动金属的运动速度[J];兵工学报;2003年01期 |
2 |
刘雯,沈妮,李天初;用多齿分度台标定激光小角度干涉仪[J];计量学报;2004年04期 |
3 |
翁继东,谭华,胡绍楼,马云,王翔;一种新型全光纤速度干涉仪[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5年04期 |
4 |
苏嘉;张寅超;雷丽巧;赵曰风;屈凯峰;刘晓勤;洪光烈;;全光纤多模速度干涉仪的研究[J];光学学报;2006年05期 |
5 |
马军;何煦;居波;韩冰;;泰曼-格林型静态便携式干涉仪的设计[J];光学精密工程;2008年12期 |
6 |
武旭华;陈磊;肖韶荣;;干涉仪准直系统波前质量检测[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8年01期 |
7 |
李艳秋;刘克;;相移点衍射干涉仪的关键技术研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0年01期 |
8 |
舒桦;傅思祖;黄秀光;贾果;董佳钦;叶君建;顾援;;神光-Ⅱ装置配套速度干涉仪[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07期 |
9 |
韩月涛;吴嗣亮;潘伟萍;杨帆;;干涉仪宽带实时校准方法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1年08期 |
10 |
张建锋;曹学东;景洪伟;吴时彬;阴旭;;基于旋转法的干涉仪系统误差标定[J];光电工程;2011年12期 |
11 |
许嘉俊;邢廷文;徐富超;;点衍射干涉仪系统误差标定[J];光学学报;2013年07期 |
12 |
;用红外干涉仪测量星体的大小和形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72年12期 |
13 |
R.H.Lovberg;倪育才;;用光学干涉仪测量地球物理的应变[J];国外计量;1977年04期 |
14 |
孙启明,魏晓锐,朱隆钦;用差分干涉仪测量钝锥模型周围的密度场[J];气动实验与测量控制;1990年03期 |
15 |
邓京军;激光超声中微振幅测量的干涉仪电偏频跟踪系统[J];应用声学;1993年02期 |
16 |
曾新勇;;移相式泰曼格林干涉仪的实验与研究[J];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
17 |
;用激光速度干涉仪测量冲击波的方法[J];光机电世界;1994年10期 |
18 |
赵洋,周挺,李达成;双波长绝对距离外差干涉仪的研究[J];光学学报;1999年09期 |
19 |
贺军峰;华显立;;大口径干涉仪结构初探[J];技术与市场;2013年11期 |
20 |
文刚;苏东奇;苏志德;隋永新;杨怀江;;基于数值模拟的高精度波长移相干涉仪随机误差分析[J];中国激光;2013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