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泊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自主泊车技术是目前智能车辆技术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因为自主泊车技术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在与第一汽车集团的合作项目“红旗HQ3自动泊车技术”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速公路车辆智能驾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90820302)的共同支持下,本文重点研究了自主泊车系统的轨迹规划与轨迹跟踪控制问题,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控制系统体系结构、泊车轨迹生成、高精度控制等内容。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实现了高精度自主泊车控制。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如下:
1.提出并实现了将分数阶微积分运用于自主泊车控制系统中,解决了自主车辆在低速条件下的高精度侧向控制问题。
2.针对“长记忆法”和“短记忆法”在分数阶微分方程数值求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核的分数阶控制系统微积分方程数值计算方法,实践表明该方法具有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的优点。
3.针对分数阶控制器的参数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近似策略迭代的分数阶控制器参数自整定方法。在此算法中,针对基函数选择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ellman残差的基函数自动选择方法,提高了值函数逼近器的逼近精度和泛化能力。
4.提出了一种基于人机协同的三层递阶式智能控制系统结构,该结构将人的智能引入到控制系统的每个层次中,能够综合利用人的定性感知、决策、规划能力和机器的定量感知、计算、高精度操作能力,充分地发挥人和机器智能的各自优势,提高了自主泊车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
5.结合侧位泊车的各种工况,提出了一种平行泊车避碰约束空间生成方法。运用此方法可以方便的确定出泊车过程中的无碰撞区域。提出一种融合微分平坦、样条理论的自主平行泊车轨迹生成方法,可以在上述无碰撞区域生成一条满足运动学、动力学约束的泊车轨迹。实车实验表明,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实现避障,而且解决了在泊车过程中的停车原地转方向盘的问题,满足自主泊车的连续性要求。
通过大量平行泊车实验,实现了车辆自主平行泊车的控制功能,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本文的研究成果为“红旗HQ3自动泊车技术”课题的完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
|
|
|
1 |
袁淑娟;;基于超声电机的护理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J];微计算机应用;2007年11期 |
2 |
李艳;王勇;陈正洪;;平面二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器人控制实验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9年04期 |
3 |
王熠;;并联机器人轨迹跟踪在分布式控制下的仿真研究[J];内江科技;2006年02期 |
4 |
刘欢;;虚拟仿真在机器人路径规划及跟踪上的应用[J];计算机仿真;2011年05期 |
5 |
李萍;一种新的机器人轨迹规划方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
6 |
罗进生,张永俊;末端轨迹指定的机器人最优二次轨迹规划[J];机床与液压;2002年03期 |
7 |
梅江平,王攀峰,黄田;二平动自由度高速并联机械手轨迹规划与运动控制[J];制造业自动化;2004年09期 |
8 |
邹琴,郭隐彪,范剑红;一种开放式智能化数控系统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
9 |
富历新,居宇澄,刘志远,邹红;五轴三联动裁片倒边机数控系统的设计[J];制造业自动化;1995年01期 |
10 |
赵东标,查选芳,王珉,朱剑英;基于螺旋理论的机械手最优位姿轨迹规划方法研究[J];航空学报;1999年04期 |
11 |
边广韬,叶长龙,王涛,李力;机器人作两圆柱相贯线运动的一种轨迹规划方法[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2年09期 |
12 |
陆军;刘其端;朱齐丹;;六自由度检修机械臂监控软件设计与实现[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8年04期 |
13 |
边广韬,叶长龙,赵建国;机械手的一种轨迹规划[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
14 |
刘广超,周学才;空间椭圆弧轨迹规划的实现方法[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2年03期 |
15 |
周学才,刘广超;三次样条曲线轨迹规划的实现方法[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
16 |
石宏,郭建烨,蔡光起;基于位移螺旋与Chasles定理的机器人轨迹规划研究[J];机械与电子;2004年10期 |
17 |
胡贯朋;高雪官;马培荪;;一种类人型机器人踢球时腿部轨迹规划实验方案[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年01期 |
18 |
贾松涛;朱煜;尹文生;李恒;聂洪玮;;超精密工作台运动轨迹规划[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7年10期 |
19 |
方菲,刘平安;抛物线过渡的并联机器人线性轨迹规划[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
20 |
于乃功;李明;李建更;;机械手轨迹规划的神经网络逆模控制[J];控制工程;200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