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卫星重力梯度数据处理理论与方法

吴星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利用卫星重力梯度观测数据恢复地球重力场的理论、方法和实用解算模型。作者在文中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有: (1)研究了卫星重力梯度测量的相关基础理论。论述了卫星重力梯度测量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卫星重力梯度张量在不同曲线坐标系中的表述及其相互转换关系。 (2)研究了地球引力位、引力矢量和引力张量的球谐展开表示、轨道根数表示;建立了卫星重力梯度观测量的轨道面观测方程和球面观测方程,并推导得到了广义球谐函数及其相关积分的非奇异计算公式。给出了卫星重力梯度张量的球面调和分析和球谐综合公式,并对球面调和分析方法和球谐综合方法进行了模拟试算。 (3)深入研究并建立了利用卫星重力梯度张量构建地球重力场模型的广义轮胎调和分析方法。针对重力梯度张量数据,重点研究了球面到轮胎面的映射关系,球面上傅立叶分析与调和分析的关系,完善了轮胎调和分析方法,得到了能够处理重力矢量、重力梯度张量数据的广义轮胎调和分析方法。 (4)提出并建立了基于卫星重力梯度张量的点质量调和分析方法,进一步完善了点质量模型理论。巧妙运用球极坐标系关于计算点和流动点的微分运算关系,建立了基于重力梯度张量分量的全球点质量模型,研究并提出利用分块循环矩阵分解大型线性方程组的方法,解决了全球点质量模型构建中大型线性方程组的稳定解算瓶颈问题,给出了最小二乘解。通过点质量的球谐展开,得到了点质量调和分析方法的实用公式;提出了分频段点质量调和分析方法。 (5)提出了线质量调和分析方法,有效克服了单层点质量调和分析方法和分频段点质量调和分析方法的不足。 (6)研究并完善了基于重力梯度张量的最小二乘复数配置调和分析方法。完整的给出了重力梯度张量之间的协方差函数、重力梯度张量与引力位系数之间的协方差函数;通过扰动引力梯度观测数据为等经差规则格网数据的情况下,引力位与扰动引力梯度之间的协方差矩阵具有分块Toeplitz循环阵的结构,有效的利用FFT变换技术将其降阶;在复数配置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基于重力梯度张量的最小二乘矢量、张量配置调和分析方法。 (7)建立了利用重力梯度张量不变量来求解位系数的理论与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的克服卫星姿态误差带来的影响。分别研究了球近似下的不变量观测方程和顾及J2项不变量观测方程及其相应的解算方法,最后运用广义轮胎调和分析方法等空域法进行了模拟试验,进一步验证了利用梯度张量不变量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星;张传定;叶修松;韩智超;;卫星重力梯度数据的模拟研究[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08年06期
2 徐新禹;李建成;姜卫平;邹贤才;;由重力场模型快速计算沿轨重力梯度观测值[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年02期
3 刘晓刚;李姗姗;吴星;;卫星重力梯度数据的向下延拓[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1年01期
4 罗志才,宁津生,晁定波;卫星重力梯度向下延拓的谱方法[J];测绘学报;1997年02期
5 吴星;张传定;王凯;;卫星重力梯度边值问题的点质量调和分析[J];测绘学报;2011年02期
6 费志凌;利用卫星重力梯度数据确定地球重力场的单层位模型[J];测绘学报;1994年01期
7 罗志才,宁津生,晁定波;卫星重力梯度向下延拓的频域最小二乘配置法[J];测绘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8 吴晓平,陆仲连;卫星重力梯度向下延拓的最佳积分核谱组合解[J];测绘学报;1992年02期
9 宁津生,罗志才,陈永奇;卫星重力梯度数据用于精化地球重力场的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2年07期
10 杨凡;李姗姗;;利用重力异常信息获取梯度全张量[J];测绘科学;2011年01期
11 Y.K.Kwok;吴永栓;;由多边形刻面构成的多面体产生的重力梯度张量[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92年02期
12 张永明;张贵宾;盛君;;航空重力梯度测量技术及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05期
13 宁津生,李建成,晁定波;由地面重力数据确定扰动位径向二阶梯度[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14 赵德军;袁可佳;;重力梯度张量计算重力场元[J];海洋测绘;2005年06期
15 徐天河;贺凯飞;;移动开窗检验法及其在GOCE数据粗差探测中的应用[J];测绘学报;2009年05期
16 吴云龙;罗志才;李辉;钟波;;基于小波收缩阈值降噪的卫星重力梯度数据粗差探测方法[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年04期
17 吴星;张传定;王凯;冯炜;;基于卫星重力梯度数据的线质量调和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年06期
18 张昌达;航空重力测量和航空重力梯度测量问题[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4期
19 吴云龙;李辉;刘子维;万事成;;基于地球重力场模型的重力梯度测量数据外部校准[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年S2期
20 吴云龙;罗志才;李辉;邹正波;;卫星重力梯度数据粗差探测方法的比较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浩然;陈超;;重力梯度张量数据的反演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吴怿昊;罗志才;钟波;吴云龙;;利用地球重力场模型校准卫星重力梯度数据[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许闯;罗志才;林旭;李振海;;GOCE卫星重力梯度观测数据的海潮影响[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方明;赵德军;;重力梯度张量的延拓[A];第二十一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魏子卿;;卫星重力测量[A];中国科协2001年学术年会分会场特邀报告汇编[C];2001年
6 吴星;张传定;赵东明;;广义轮胎调和分析法及其在卫星重力梯度数据处理中的应用[A];中国测绘学会九届四次理事会暨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吴云龙;罗志才;李辉;;卫星重力梯度测量的潮汐效应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杜劲松;陈超;陈波;王秋革;;基于球冠的卫星重磁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罗志才;钟波;周浩;;利用GOCE卫星观测数据反演地球重力场模型[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星;卫星重力梯度数据处理理论与方法[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2 吴云龙;GOCE卫星重力梯度测量数据的预处理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钟波;基于GOCE卫星重力测量技术确定地球重力场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刘晓刚;GOCE卫星测量恢复地球重力场模型的理论与方法[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5 徐海军;基于卫星重力数据研究强震活动区重力场时空分布特征[D];长安大学;2012年
6 彭富清;海洋重力辅助导航方法及应用[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少华;基于预条件共轭梯度法的重力梯度张量反演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郭文斌;重力梯度张量的拟BP神经网络反演[D];中南大学;2011年
3 曾思红;重力梯度张量正演研究及边界提取[D];中南大学;2010年
4 孙亚力;基于GOCE卫星研究大气空间分布特性[D];长安大学;2012年
5 江东;重力梯度测量探测地下人造空洞的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