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AR平地效应去除及相位噪声抑制方法研究
【摘要】: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三维成像技术是微波遥感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具有覆盖面积大、空间分辨率高、高程精度高的优点,并且可以全天时、全天候地工作,是获取三维数字地面高程模型(DEM)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本文论述了利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提取数字地面高程模型的基本原理及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步骤;分析了影响数据相干性的各种因素;对单视复图像(SLC)对的配准、平地效应去除、相位滤波等利用InSAR提取DEM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论文进行了InSAR复图像配准方法的分析研究。精确的图像配准可以增加干涉纹图的相干性,降低干涉纹图的噪声,提高相位解缠的质量。在利用相关匹配算法实现复图像粗配准的基础上,根据两幅复图像之间每个匹配位置的相对偏移量,采用双线性插值法对其中的一幅复图像进行插值重采样,完成两幅复图像的精配准。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用于InSAR复图像的配准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平地效应去除是InSAR数据处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平地效应使干涉纹图中的主要频率不在零频,不能反映实际地面高程的变化。论文讨论了平地效应的起因及平地效应的去除方法,运用频谱搬移的方法通过将主要频率搬移至零频达到补偿平地相位的目的。
去平地效应后的干涉纹图由于受到噪声的影响不能直接用于相位展开,论文深入进行了InSAR干涉纹图噪声抑制方法的研究。在研究传统的干涉纹图滤波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对干涉纹图频域加权的滤波方法,该滤波方法不仅能显著降低残余点的数量而且增强了干涉条纹的清晰度。大量的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给出的方法具有可行性、有效性。
|
|
|
|
1 |
张艳洁,Veronique Prinet;干涉图生成过程中几个问题的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年03期 |
2 |
陈鹰,于晶涛;INSAR复数影像配准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08期 |
3 |
宋芳;苏显渝;;InSAR中基于干涉图质量参数的相位展开[J];激光杂志;2006年03期 |
4 |
邢保玉;杨福芹;郭增长;;基于牛顿迭代法的干涉SAR基线估计[J];测绘工程;2007年06期 |
5 |
汪鲁才,王耀南;基于小波包分析的InSAR干涉图滤波算法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6 |
魏志强;金亚秋;;基于蚁群算法的InSAR相位解缠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8年03期 |
7 |
段建华;田丰;;InSAR在山体滑坡监测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10年04期 |
8 |
刘瑞宏,张华,曾琪明;用InSAR技术从雷达图像获取DEM的质量控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4期 |
9 |
杨磊;赵拥军;王志刚;;基于频移的干涉SAR去平地效应方法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4年04期 |
10 |
宋芳,苏显渝;可靠性排序在InSAR相位展开中的应用[J];光电子.激光;2005年01期 |
11 |
汪鲁才,王耀南,毛六平;基于小波变换和中值滤波的InSAR干涉图像滤波方法[J];测绘学报;2005年02期 |
12 |
周金国;廖振环;崔书珍;;利用CORS数据计算重庆InSAR对流层延迟[J];测绘信息与工程;2010年01期 |
13 |
殷硕文;邵茜;;基于地形匹配的InSAR地形变化检测方法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年01期 |
14 |
龙江平;;基于MERIS数据的InSAR大气延迟改正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17期 |
15 |
唐智,李景文;编队飞行InSAR的平地效应与地形高度效应分析[J];电子学报;2003年S1期 |
16 |
靳国旺,徐青,杜丽敏;INSAR干涉图的相位解模糊处理[J];仪器仪表学报;2004年S1期 |
17 |
张华,曾琪明,李小凡,高亮,刘贻华,张树义;大图像分块法在InSAR处理中的应用探讨[J];测绘通报;2005年09期 |
18 |
刘国林;郝晓光;薛怀平;独知行;;影响InSAR测高精度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年01期 |
19 |
刘实;毛建旭;;小波变换和加权圆周期中值算法的InSAR干涉纹图除噪[J];中国仪器仪表;2007年03期 |
20 |
魏志强;金亚秋;;一种最短分割路径的相位解缠算法[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7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