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针刺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青少年痤疮临床观察

黄灿奇  
【摘要】: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青少年痤疮临床疗效。 方法 60例青少年痤疮患者按之前制定的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针刺联合中药内服外敷组(治疗组)和中药内服合中药面膜外敷组(对照组)。针刺联合中药内服外敷组接受局部针刺、中药内服及中药面膜外敷三联疗法,中药内服合中药面膜外敷组只接受中药内服及中药面膜外敷二联疗法。两组中药内服每日1次,中药面膜外敷每日1次,治疗组针刺疗法每2日1次,治疗4周为一观察周期。治疗前、治疗4周后及治疗完成后1个月随访时,进行疗效评定。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皮损皮损减少率及痤疮类型、性别、年龄、病程、部位对两组治疗疗效的影响。 结果 (1)每组患者治疗后粉刺、丘疹、脓疱数以及三种皮损总数均有显著下降(P0.05); (2)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粉刺数(F=0.733;P=0.395)、丘疹数(F=0.557;P=0.458)和三种皮损总数(F=2.019;P=0.161)均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总的皮损减少率亦无显著差异(F=2.430;P=0.125);(3)治疗组的脓疱数显著低于对照组(F=5.822,P=0.019),说明与二联疗法相比,三联疗法能更有效地治疗脓疱;(4)Mann-Whitney检验发现治疗组患者疼痛级别的下降比对照组更明显,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89,P0.001);(5)治疗组总的总有效率达96.7%,总有效率也达90%Mann-Whitney检验发现治疗组患者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Z=2.222,P=0.026)。 结论 针刺联合中药内服外敷组(治疗组)和中药内服合中药面膜外敷组(对照组),治疗青少年痤疮疗效肯定。比较表明,治疗组治疗效果做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脓疱的治疗效果较好,考虑与局部针刺后局部祛瘀化新、通经活络及局部针刺后利于中药面膜的药物渗入相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金倩;氯地酊联合激光治疗痤疮158例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1997年10期
2 董新亭,李卫莉,马秀华;自拟粉刺消治疗痤疮126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9年06期
3 查旭山,陈修飏;寻常痤疮治疗体会[J];江西中医药;2002年05期
4 张怀亮 ,谭正辉 ,孙叶梅 ,李梅 ,俞玉芳 ,韩峰;3003例痤疮患者特征分析与控制对策[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2年06期
5 刘勇,王冬梅;痤疮的药物治疗[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3年09期
6 高宜云;痤疮从肝论治[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3期
7 欧其平,林维山;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年09期
8 陈五一;;痤疮辨治体会[J];世界中医药;2007年03期
9 雷放;中药热敷治疗痤疮有效[J];新中医;1992年09期
10 李东华;异维生素A酸治疗痤疮[J];新医学;1993年10期
11 田有粮,魏红俐;刺络技罐治疗痤疮54例[J];中国针灸;1995年S2期
12 胡晓莉,张书梅,范利;寻常痤疮中糠秕孢子菌致病性的探讨[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13 陈继培;帮你消除痤疮[J];家庭科技;1997年09期
14 林振中;知柏地黄汤治疗痤疮16例[J];四川中医;1998年09期
15 王国安,杜秋燕;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96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8年03期
16 王道俊;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200例[J];中国民间疗法;1999年12期
17 管月华;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J];青岛医药卫生;1999年04期
18 李文艳;平痤膏外敷治疗痤疮36例[J];中国美容医学;2000年05期
19 隋亚汶!300193,马彩茗!300193,马洪俊!300193;中药面膜加点刺治疗痤疮50例[J];天津中医;2000年02期
20 王敬,陈毅刚,吕姝岷;丹参酮治疗痤疮50例临床观察[J];哈尔滨医药;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强;苑凯华;程飚;余文林;齐向东;曾东;张斌;李勤;;2940nm铒点阵激光治疗亚洲人痤疮疤痕:初步研究[A];第七届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云霞;;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痤疮疗效观察[A];江西省第六次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交流会、江西省第一次中西医结合医学美容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3 肖强;苑凯华;程飚;余文林;齐向东;曾东;张斌;李勤;;2940nm铒点阵激光治疗亚洲人痤疮疤痕: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余昌华;;自制痤疮膏治疗痤疮34例临床观察[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5 涂彩霞;;痤疮的诱发因素及光疗法[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刘丽红;樊昕;王聪敏;姚美华;杨蓉娅;;560nm强脉冲光治疗痤疮后色素沉着的疗效分析[A];中医美容——201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丽红;樊昕;王聪敏;姚美华;杨蓉娅;;560nm强脉冲光治疗痤疮后色素沉着的疗效分析[A];第七届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林新钰;;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疗效观察[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李育红;;针刺戒烟研究进展[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七届精神疾病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2年
10 孟宏;郝晋东;;湿热质痤疮人群防治临床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医体质研讨会暨中医健康状态认知与体质辨识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灿奇;针刺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青少年痤疮临床观察[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2 陈志彬;中医综合疗法对女性痤疮患者皮肤生理指标影响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陈传伟;针刺干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及作用机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Hamid Abdi;针刺对伊朗肥胖者的体重及抗热休克蛋白27、60、65、70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陈玉骐;背俞穴刺络放血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文宰晟;针药结合对气血亏虚型血管性痴呆治疗方案的优化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张俊海;电针镇痛的脑功能磁共振初步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庞莹;痤疮的流行病学及与雄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9 申鹏飞;“醒脑开窍”针刺方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基础与临床疗效及治疗机制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4年
10 姜文;针刺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神经细胞[Ca~(2+)]i变化的信号传导机制的实验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霞;强脉冲光结合氨基乙酰丙酸治疗痤疮的临床观察[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2 谢光霞;针刺加穴注治疗痤疮及其对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李锐霞;痤疮的四种证型的客观化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鲁美君;清热利湿活血解毒法治疗痤疮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年
5 郭琴;寻常型痤疮的中西医治疗概况及导师治疗经验[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6 田黎明;性激素水平、雄激素受体基因CAG多态性与湖北地区痤疮患者中医分型的相关性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5年
7 程杨;肺经风热型痤疮的文献整理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蒲宁;针灸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黄萌;中药汽疗治疗胸背部痤疮疗效观察[D];湖北中医学院;2006年
10 林玲;痤疮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2的表达及其与IL-8、TNF-α的相关性[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楚然;痤疮的忌口与食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2 蓝天;把痤疮“吃掉”[N];医药经济报;2004年
3 代巧;痤疮能自愈[N];保健时报;2004年
4 主任医师:任晓亮;患有严重的痤疮该咋办[N];卫生与生活报;2004年
5 曹元成;痤疮的中医治疗[N];医药经济报;2009年
6 罗宏德;揭开牛皮癣痤疮不能根治的奥秘[N];科技日报;2000年
7 宋欣荣;痤疮应到正规医院皮肤科治疗[N];光明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李文瑶;战“痘”[N];吉林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乔雪梅;治痤疮新药安素丝面市[N];中国妇女报;2006年
10 学美;改善饮食灭痤疮[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