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和动员外周血CD34~+细胞基因表达差异
【摘要】:
造血干细胞不但存在于骨髓,而且在很久以前就发现亦存在于外周血中。近10余年来,随着血细胞分离机性能的不断改进以及人们发现经化疗或某些动员剂如G-CSF动员后,外周血中造血干细胞会短暂性地增多,因此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地开展起来。从开始时主要用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到如今应用于异基因移植,并成为某些实体瘤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手段之一。临床实践发现,相对骨髓干细胞而言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具有以下优点:造血重建快,感染和出血的机会减少,不需要麻醉和骨髓穿刺等。但是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何具有这些优点?骨髓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到底有何不同?现今所知甚少。
本课题研究采用消减性抑制杂交(SSH)和表达型基因芯片技术,检测骨髓和动员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为了增强了可比性,标本采自同一健康供者的骨髓和G-CSF动员后的外周血,用目前公认的造血干/祖细胞表面抗原标记CD34来筛选细胞。同时采用SMART技术扩增cDNA,解决细胞量少的问题,SSH技术检测出外周血CD34~+细胞中的差异表达基因片段共19条,其中3条与GenBank数据库和人类EST数据库比较后,发现为全新的EST;另有3条在数据库中没有发现与之相对应的基因,但与来自其它人体组织的EST有相当的同源性。余下13条差异表达片段均有已知基因与之相对应,其中有9条与基因芯片检测所发现的外周血CD34~+细胞高表达的基因相吻合。
基因芯片是一项新兴技术,它具有敏感性好,操作简便和高通量的特点,但是不能发现新的基因。我们采用的芯片含大约3600个基因。检测结果发现,47条基因在外周血CD34~+细胞中高表达,主要可以归纳为8类。通过对照分析,初步显示外周血CD34~+细胞具有以下特征:(1)外周血CD34~+细胞转录较活跃,表现为RNA多聚酶Ⅱ相关基因,同源盒相关基因和锌指蛋白相关基因高表达。而转录后的剪切也有与其相关的
基因高表达;①CD34”细胞迁移出骨髓可能相关的高表达基因有Trefoil
因于;(3)蛋白酪氨酸磷酸酶的增高,分化加强,可能是外周血干细胞移
植后外周血象恢复较快的原因。
相对于外周血,骨髓CD34”细胞周期相关的基因高表达,如
CDC25A,它能使细胞从q期进入S期;CDC20在M期起着重要的作
用。另外,cyClin H和 inesin1ike protein基因高表达也说明骨髓 CD34“
细胞分裂活跃。
有2个抗凋亡基因在骨髓CD34”细胞中高表达,MCL.l和DAD.1,
而外周血CD34”细胞高表达的是促凋亡基因hFR。可能的原因是防止
造血干细胞在异位即外周血过度地增殖。
在骨髓CD34”细胞高表达的基因中,有4个蛋白酶体基因和3个泛
素基因。蛋白酶体一泛素通路参与了细胞分裂、凋亡、染色体稳定、细
胞分化和应激反应。这说明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具有复杂的生物学特性,
而在外周血中缺乏适合的造血微环境,只能相当于“过客”而己。
总之,骨髓和动员外周血CD34”细胞在生物学行为上具有质的不同。
外周血CD34“细胞分裂慢,分化快,转录活跃,易凋亡;而骨髓CD34”
细胞分裂快,抗凋亡,生物学活性更复杂。从实验结果看,不但有不少
已知基因高表达却不知其意义,而且还有未知的基因。本实验为从分子
生物学角度认识造血干细胞开了头,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
|
|
1 |
尉达民,赵昕,祝阳,安秀云,王良绪;CD34阳性细胞测定在造血干细胞测定中的应用[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
2 |
刘云霞,许倩,马晔,徐大为,孙立新,王庆林,周晓春,颜勇;人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分离和体外扩增[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1期 |
3 |
斯晓明,刘文超,贾军,程婕,黄颖;MCS+血细胞分离机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中的应用[J];现代肿瘤医学;2005年06期 |
4 |
刁兰萍;纯化自体外周血CD34~+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1年01期 |
5 |
姜晓华,李忠轶;CD34~-造血干细胞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04年04期 |
6 |
刘汉芝;CD34抗原阴性的造血干细胞[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0年03期 |
7 |
魏海明,田志刚;造血干细胞的体外扩增及其临床应用[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7年03期 |
8 |
蓝丰硕,丁训杰,谢毅,王益;脐血抗—HPCA—2和Tük3标记的CD34阳性细胞的流式细胞仪比较分析[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
9 |
奚永志,张双喜,李秀森,唐佩弦,孔繁华;正常人骨髓CD34~+造血干祖细胞的形态学及细胞化学特征[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6年01期 |
10 |
梁辉,应大明,王耀平,周昕,顾梅榆;恶性肿瘤患儿动员后外周血中CD34~+造血干细胞中LTC-IC的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1997年06期 |
11 |
裴雪涛,王立生,徐黎,吴祖泽;造血干、祖细胞分离纯化与体外扩增[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1996年01期 |
12 |
奚永志,张双喜,唐佩弦,魏文,毛宁,孔繁华;正常人骨髓CD34~+造血干/祖细胞的高效富集与其功能亚群[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6年02期 |
13 |
许晓华;细胞遗传学对CD34~+细胞亚群分析表明急性髓系白血病恶性转化发生在早期造血干细胞阶段[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96年05期 |
14 |
翟琼莉,刘燕;造血干细胞的两种形式:CD34~+和CD34~-[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2年05期 |
15 |
董陆佳;造血干细胞及其移植研究的进展——第25届国际实验血液学年会部分简介[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1996年04期 |
16 |
张静;陈慧萍;李倩如;杨波;杨鹏辉;李国喜;胡祥;杜英;;bFGF诱导脐血CD_(34)~+干细胞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年01期 |
17 |
宫立众,张茂宏,徐从高;CTX、G-CSF动员癌症患者造血干细胞研究[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1年04期 |
18 |
唐佩弦;造血干细胞与基因治疗[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1999年01期 |
19 |
王祥麒;CAA患者造血干细胞内Ca~(2+)含量、CD95~+表达水平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4年04期 |
20 |
戴木水;人外周造血干细胞的纯化、净化与体外扩增[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7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