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表达幽门螺杆菌粘附素保守区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的构建及其免疫治疗作用的研究

白杨  
【摘要】: 背景/目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与胃腺癌、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的发生亦密切相关。临床实践证明,消化性溃疡愈合后Hp仍(+)者一年复发率达50%以上;根除Hp后不仅溃疡可以愈合,而且一年复发率可降至10%以下。此外,根除Hp后可以治愈MALT淋巴瘤。然而目前根除Hp的主要手段是抗菌疗法,尽管有较高的根除率,但存在诸如费用较高、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加致根除率逐年降低、药物的副作用以及病人的依从性差等问题,并非理想的治疗方法。随着Doige等在1994年发现Hp疫苗的治疗作用后,免疫防治Hp成为治疗Hp最有希望的方法之一。鉴于Hp已证实的四种粘附素保守区(AB)是外膜蛋白(OMP)和膜孔素(porin)样成分,而外膜蛋白和膜孔素样成分是优秀的疫苗候选抗原。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选择暴露于Hp表面的AB为抗原,首先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保守区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表达产物经过纯化后在体外探讨其安全性、免疫原性和生物活性;进一步将保守区基因克隆入减毒鼠伤寒沙门菌平衡-致死系统,在已感染Hp的小鼠模型中研究其免疫治疗效果,以及可能的免疫治疗机制,以确定AB及表达AB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在Hp疫苗研制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1)运用PCR技术从Hp总DNA中扩增出AB结构基因,装入pET-22b(+)载体进行序列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采用金属螯合亲和层析(MCAC)的方法纯化表达产物AB,免疫印迹法检测其抗原性;(2)二苯胺(DPA)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AB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凋亡的作用,体外评价AB的安全性;光镜计数法研究AB抗体对Hp与胃癌细胞粘附的影响;ELISA法测定Hp感染者血清中抗AB抗体,MTT法测定PBL对AB的增殖反应,体外评价AB对体液和细胞免疫的影响;(3)采用缺失腺苷酸环化酶(Δcya)、环腺苷酸受体蛋白基因(Δcrp)以及天冬氨酸β-半醛脱氢酶(Δasd)的鼠伤寒沙门菌 比4072)作为宿主,将编码 AB的基因插入 ASd”的组成型表达载体 PYA248,通过两次转化引入宿主菌,构建了表达AB基因平衡致死的减毒 鼠伤寒沙门重组菌X4072(PYA248-AB),采用桥联法ELISA测定X4072 (pYA248-AB)培养上清液和裂解上清液中 AB的抗原性,参照 Meacock 叙述的方法及重组菌的生长曲线的测定来确定重组菌株的稳定性,通过 C57BL巧小鼠口服测定半致死量来确定重组菌的安全性;④建立 Hp感 染小鼠模型,在该模型中评价 X4072(PYA248-AB)治疗 HP感染的效果, 运用细菌培养法观察HP根除率及定植量的改变,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后 小鼠脾细胞亚型,ILZ和 IL4细胞依赖株的细胞测活法检测细胞因子, ELISA 法检测小鼠血清及肠液中抗AB抗体产生情况,探讨X4072 (PYA248-AB)可能的免疫治疗机制。 结果:*)成功构建了AB的重组质粒pET22b卜*/AB,序列分析显示 获得了一段588hP的基因,完整的包含了粘附素C-端的7个保守区。 Parker法和Welling法分析显示AB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疏水性。进一 步应用 INTERNET EXPASY、NNPREDICT、ISREC等生物信息软件分析,发 现其为膜孔素样结构,是跨膜区膜外区域的重要表位组成部分。在 Genebank中BLAST分析了836767个蛋白序列,与其具有同源性者均为 HP外膜蛋白序列。蛋白电泳分析和凝胶扫描表明获得了高效表达AB的 克隆株,其分子量为22.shD,占菌体总蛋白的29.6儿 其中可溶性表达 占上清的21.9%,纯化后获得纯度达卯%的重组蛋白AB,免疫印迹显示 该蛋白可被AIPA兔抗血清和HP感染患者的血清抗体识别;狸)体外安全 性实验表明AB无明显调节PBL细胞表达FasL和致PBL细胞凋亡的作用; ELISA法共检测了55份血清,同时以RUT作为平行对照,两法的评价判 断一致性(agreement)程度的指标卡帕系数(KaPPa值)为0.76,同 时,低剂量 AB即可刺激 HPPBL的增殖;AB抗血清能部分阻断 Hp与胃癌 细胞系的粘附,在光镜下表现为经抗AB兔血清预处理后,每细胞周围粘 附的细菌数较免疫前兔血清预处理组显著减少…m.05\ ①成功构建 了表达AB 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重组菌株S.tyPhimurium X4072(pYA248-AB),桥联法ELISA测定表明重组菌X4072(PYA248-AB) 培养上清中AB的含量高于菌体裂解液,重组菌PYA248{B在没有选择压 -2- 力的情况下培养100代,随机挑选的重组菌全部都能生长,且在ELISA 测定妞抗原时均显阳性。重组菌的生长曲线测定表明,X4072叩YA248) 和X4072(wAZ抡-AB)的生长状态基本一致;口服 重组菌株 X4072(PYA248-AB)1.OX 10“CfU.30天后,C57BL/6存活率仍为 100%。(4) 免疫治疗后疫苗治疗组根除率为53.3兄 显著高于其它两组…州.of人 未根除HP的小鼠,疫苗治疗组伽的定植密度明显低于其它两组 h州.of人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免疫小鼠脾CD4*CDS*淋巴细胞的比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徐灿,李兆申,屠振兴,杜奕奇,龚燕芳,金晶,满晓华,孙波,杨哗,许国铭;携带幽门螺杆菌尿素酶B亚单位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核酸疫苗的构建[J];上海医学;2005年04期
2 余帼华;;原型沙门菌菌苗的研制[J];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1988年02期
3 邵惠臣,郑兆俭,邵月红;科特布斯沙门菌致婴儿急性肠炎一例[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4年05期
4 苏泼曼;;沙门菌在全球范围的流行[J];国外医学情报;1999年06期
5 郭振坤,张晓冰,贺侠,王芳;里定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及患者带菌时间的观察[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0年06期
6 沈忠海;舟山市血培养中沙门菌的检测及药敏分析[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1年05期
7 曹俊杰,刘南,黄维嘉;用于鉴别沙门菌及相关细菌的简便产色试验[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1年03期
8 王晓英;快速检测冰淇淋及切达干奶酪中沙门菌两步法的评价[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2年01期
9 陆幸儿;一起沙门菌引起食物中毒的报告[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2年01期
10 李春毅,葛丽燕,何迎峰;1998~2002年度无锡市崇安区从业人员肠道沙门菌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3年06期
11 康艳蓉;袁文英;林青;郁佳;;两种培养基的沙门菌检出率比较[J];上海预防医学;2010年07期
12 梁玉兰!251700,刘汉超!251700,王晓露!251700;格罗斯特沙门菌致肠炎一例[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0年02期
13 朱忆,王俭,吴怡,朱均;WS—赖氨酸沙门菌检验程序应用报告[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0年04期
14 韩光明;张建琼;;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沙门菌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0年06期
15 张小荣 ,潘志明;美国人群中沙门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变化趋势[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1年04期
16 孙凤琪,计国欣;黄金海岸沙门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年06期
17 袁林焕,刘红旗,高汝琼,彭福美,周莉萍;发现沙门菌一种新的H抗原变异方式报告[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3年01期
18 李燕俊;国际食品安全官方网(INFOSAN)——沙门菌的异常来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4年06期
19 俞彩娥,童鹤泉;武汉沙门菌琼脂的pH值范围及应用探讨[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4年06期
20 赵雪涛,陈军,刘志勇;荧光定量PCR方法在沙门菌鉴定中的应用[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金铃;崔恩博;郭桐生;王欢;陈素明;鲍春梅;曲芬;纪金铃;;10年间北京地区腹泻患者沙门菌亚型分布和耐药分析[A];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大会暨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浙江省医学会肝病、感染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张兆敏;岳华;王晓佳;高艳;张斌;陈小飞;海泉;;乳鸽沙门菌性脑炎的诊断[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熊燕;陈智;齐小宝;徐小菊;龙一兵;;2001年武汉市健康人群携带沙门菌的调查及药敏试验报告[A];廿一世纪微生物学发展前沿与应用新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刘柳;潘志明;陈祥;张辉;张晓明;焦新安;;镁离子诱导裂解型沙门菌DNA疫苗运送系统的建立及初步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瑜;雷连成;韩文瑜;李林溪;谢芳;;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三聚体自转运粘附素N端基因序列和功能区的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品学分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三届中国兽药大会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朱森林;陈旻湖;谬文俊;陈洁;胡品津;;携带幽门螺杆菌ureB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疫苗菌的构建和鉴定[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7 李小春;;71962名从业人员携带沙门菌菌型分布动态[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李小春;;71962名从业人员携带沙门菌菌型分布动态[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江舟;李珍大;张小卫;范明;邵海枫;;4种氟喹诺酮类药对沙门菌、志贺菌的抗菌活性[A];第6次全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10 梅玲玲;罗芸;叶菊莲;朱敏;张俊彦;潘军航;龚璞;杨婷婷;;浙江省209株沙门菌PFGE指纹图谱研究[A];浙江省医学会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及医学病毒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杨;表达幽门螺杆菌粘附素保守区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的构建及其免疫治疗作用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2 孙波;幽门螺杆菌多价口服核酸疫苗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3 郑铃;致肾盂肾炎大肠埃希菌粘附素基因papG的克隆表达及其免疫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4 钟世顺;双歧杆菌分泌型粘附素体外调节肠上皮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5 何永林;GLS/IL-12重组沙门菌抗肿瘤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6 江中明;减毒沙门菌靶向介导TIP30和干扰素-γ基因抗头颈癌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7 陈烨;幽门螺杆菌粘附素HpaA的克隆、表达及其免疫原性和保护性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8 杨骅;幽门螺杆菌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口服核酸疫苗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9 冯晔;沙门菌各血清型基因组序列和致病性的比较[D];浙江大学;2009年
10 王宏卫;庚型肝炎病毒生物学特性及其与丙型肝炎病毒的比较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学敏;嗜水气单胞菌主要粘附素基因序列及其重组基因表达产物功能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2 余泽波;伤寒及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耐药监测、多重耐药主动外排基因acr的检测和表达与全基因序列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3 袁万哲;仔猪大肠杆菌病K88-K99-987P-F41四价亚单位疫苗的研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4 张军;表达人受精素β去整合素结构域的重组沙门菌疫苗株的构建[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5 乔红伟;猪霍乱沙门菌疫苗株介导的猪瘟基因疫苗及实验免疫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3年
6 白薇;PCR-RDB方法检测空肠弯曲菌、结肠弯曲菌和沙门菌及初步应用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7 吴利先;幽门螺杆菌HpaA-CtxB融合蛋白的研制及免疫原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8 张际青;粘附素-5 N端CED-4基因转染及其对MDA-MB-435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D];江西医学院;2004年
9 朱胜梅;环介导等温扩增同时检测沙门菌和志贺菌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10 陈武;沙门菌监测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acrAB主动外排系统致伤寒沙门菌耐药[N];中国医药报;2003年
2 周欣;再说“病从口入”[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本报通讯员 黄显斌;七成腹泻无需服用抗生素[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4 吉林大学 沈景林;动物源性饲料的安全性及鉴定检测方法[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5 李沛;渴别喝生水 鲜别吃生鱼[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6 夏民安;切莫生吞蛇胆[N];大众卫生报;2005年
7 中国CDC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所 张伟;再渴也别喝生水 再鲜也别吃生鱼[N];健康报;2007年
8 李蓉;慎防食源性传染病[N];福建科技报;2005年
9 本报特约记者 黄显斌 唐明山;7成腹泻不用抗生素[N];健康时报;2004年
10 蒋家騉;婴幼儿吃蛋须知[N];家庭医生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