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HK人工腱和基因修饰的间充质干细胞修复肌腱损伤
【摘要】:
肌腱损伤、缺失是四肢创伤外科中较为常见的损伤之一。为了更好地探讨肌腱的再生修复及其机理,本实验研究了HHK人工腱制备肌腱损伤修复模型术中不同处理方式对肌腱损伤修复的影响,结果表明,“8”字缝合和编织缝合均适合于HHK人工腱与兔跟腱断端的缝合连接,保留和缝合腱膜有助于损伤肌腱的修复。生物力学检测显示,HHK人工腱植入术后16周再生肌腱最大拉应力已达正常肌腱的46.82%。
本实验研究了人MSCs与HHK人工腱的相容性,发现人MSCs在HHK人工腱上贴附、生长良好,HHK人工腱浸泡液对人MSCs的存活、生长无任何毒性作用,表明二者之间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将人MSCs作为种子细胞、HHK人工腱作为生物材料共同应用于肌腱组织工程。在旋转式细胞培养系统模拟微重力的条件下,构建了由人MSCs与HHK人工腱和BMP12基因诱导的人腱细胞与HHK人工腱共培养形成的两种组织工程化肌腱。与普通二维培养相比,此系统更有利于组织工程化肌腱的构建。
用人MSCs和BMP12基因诱导的人腱细胞分别与HHK人工腱构建的组织工程化肌腱修复兔跟腱损伤的效果均优于单纯HHK植入,其中基因诱导的人腱细胞+HHK人工腱修复损伤肌腱效果最佳。
本实验还利用脂质体介导法将BMP12基因转入肌腱损伤部位,结果显示,在基因诱导的人腱细胞+HHK人工腱和脂质体介导BMP12+HHK人工腱植入后的再生腱组织中均有BMP12基因的表达,同时伴有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增高,表明BMP12基因通过促进内源性愈合参与了肌腱的再生修复。
|
|
|
|
1 |
王继宏;温树正;;可吸收表皮生长因子复合膜防止肌腱粘连的研究(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1期 |
2 |
;[J];;年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