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表达HBV外膜主蛋白、大蛋白的重组腺相关病毒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胡贵方  
【摘要】: 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引起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目前全球范围内大约有超过3.5亿人受到HBV危害。大约有15~40%的HBV感染者最终会发展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硬化和肝衰竭。我国是乙型肝炎主要的流行区,现患慢性乙型肝炎的病人已突破1000万。迄今为止,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仍无良策,因此,研制新型HBV疫苗和寻求有效的治疗乙型肝炎的手段迫在眉睫。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es type 2,rAAV-2)作为一种大有希望的基因转移载体,因能有效转导多种组织和细胞而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为此,本研究以研制新型HBV疫苗为目的,构建了表达HBV外膜主蛋白、大蛋白基因的rAAV-2,初步研究了其免疫原性,并探讨了表达HBV抗原基因的rAAV-2用于以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为基础的慢性乙型肝炎免疫治疗的可行性。 采用PCR法从PTHBV—1质粒中扩增HBV(ayw亚型)外膜主蛋白(HBsAg)、大蛋白(LHBsAg)基因;将PCR扩增产物插入rAAV-2表达质粒pSNAV中,构建重组质粒pSNAV-HBsAg和pSNAV-LHBsAg;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重组质粒转入BHK—21细胞中,G418筛选得到转入重组质粒并能表达目的基因细胞系BHK-HBsAg和BHK-LHBsAg;用具有rAAV包装功能的重组单纯疱疹病毒(HSV1-rc/ΔUL2)感染BHK-HBsAg和BHK-LHBsAg,纯化后得到rAAV-2-HBsAg和rAAV-2-LHBsAg;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检测和SDS—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了rAAV-2-HBsAg和rAAV-2-LHBsAg的纯度;以点杂交方法检测重组病毒的物理滴度;ELISA检测混合细胞系 博士论文:,、HB、,卜膜主蛋。、、蛋。、重组腺,关病毒的构减巍免。性研究 BHK一HBsAg和BHK~LHBsAg中表面抗原(HBsAg)的表达,rAA认HBsAg和 rA戌认LHBsAg在BHK一21细胞和293细胞中的表达。结果表明,H卫LC分析显 示主峰为总面积大于99%;SDS一PAGE电泳结果显示3条特征性条带,其间的 杂蛋白量非常少;点杂交检测rA戌瞬2一HBsAg和rAA认2.LHBsAg的物理滴度分 别为sxlo,‘和ZxlolZ virusp耐cles/nil(vp翔吐);混合细胞株BHK一HBsAg中 HBsAg的表达量为28.6士6.7ng乃x ro6eells,BHK~LHBsAg中HBsAg的表达量 为15.4士5.5 ng zsxl06eeus;rA戌认2~HBs^g和rAAv-2~LHBsAg感染BHK一21 细胞和293细胞后均能检测到HBsAg的表达,表达量随感染复数(伽ltiplicityof infection,MOI)的增加而升高。提示我们已经获得了高滴度、高纯度、在体外能 有效地感染培养细胞的rAAV-2一HBsAg和rAAv-2.LHBSAg,为下一步工作奠定 了基础。 本文首次报道了rA戌认2载体介导HBV抗原基因用于HBV疫苗的研究。通 过肌肉注射、尾静脉注射、腹腔注射和胃饲给药途径,我们观察了rA入v-2~HBsAg 和rAA认2.LHBsAg在小鼠体内的转导效率和诱导小鼠产生HBv抗原特异性的体 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的能力。结果显示,rAAv-2~HBsAg和rAAv-2.LHBsAg通过 肌肉注射、尾静脉注射、腹腔注射和胃饲途径进入小鼠体内后能有效表达HBsAg, 同一给药途径,rA戌瞬2.HBsAg和rA入叭2~LHBsAg在小鼠体内HBsAg的表达水 平无明显差异(p0 .05);同一重组病毒(rA戌认2一HBsAg或rAAV一2一LHBsAg) 不同给药途径之间HBsAg的表达水平亦无明显差异(p0 .05)。重组病毒通过不 同途径在小鼠体内表达的同时,可在较长时间(80天)诱导小鼠产生HBV抗原 特异性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不同给药途径之间的免疫效果比较发现,肌肉注 射、尾静脉注射、腹腔注射和胃饲都能诱发机体产生HBV保护性抗体和激发CTL 产生,但以尾静脉注射效果最好,腹腔注射、肌肉注射和胃饲三者之间差别不大 (p0 .05);在各种给药途径中,免疫反应能否出现、以及免疫反应的强度与剂 量(给予的重组病毒颗粒数)有关。结果提示,基于rAAV载体的HBV疫苗, 对于防止HBV感染,尤其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性疫苗和应用于对现有 HBV疫苗无反应的患者无疑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值得做进一步的系统研究。 近年来,以DC为基础的免疫治疗已成为抗肿瘤和抗感染等研究的热点,本 文也探讨了表达HBV抗原基因的rAA认2载体用于DC为基础的慢性乙型肝炎免 疫治疗的可行性。首先,我们用表达报告基因一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和荧 光素酶(luciferase,Luc)的rA月认2(分别简称为rAA认GFP和rAAV-Luc)感染 了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DC以观测感染效能,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了F仃C 博士论文:表达HBV外膜主蛋白、大蛋白的重组腺相关病毒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fluorescein 150而Ocyanate,FITC,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rAA认2进入Dc的 动态过程;结果显示,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了rAAV-2能进入DC;只有 当Mol(multiplicity of infeetion,感染复数)大于1 X losvp/c ell时,乙AAV-2一lue 和rA戌认2一GFP才能有效感染DC,需较高的MOI值的重组病毒才能有效感染 Dc,报告基因的表达水平在MOI值为1 X 105一5 x 106vPlcell之间呈剂量依赖趋 势,此后再提高MOI值并不能明显提高表达水平,感染后的DC表达水平不高。 表明rAA认2可以有效感染DC,但转导效率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唐鹏;陈传贵;于振涛;;小干扰RNA抑制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J];临床荟萃;2011年16期
2 黄海怡;黄琳;吴士尧;陈元美;;移植表达δ-SG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TO-2型仓鼠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1年04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萍;阎钟钰;丛敏;唐淑珍;王宝恩;贾继东;刘勇;尤红;;重组腺相关病毒高效感染体外培养的肝卵圆细胞[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2 宋柳江;栗炳南;刘珍清;张娟;李志艳;谭孟群;;Rep蛋白表达水平与重组腺相关病毒转染效率关系的研究[A];湖南省首届生理—药理科学青年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3 柯金;龙星;郑立武;张念光;;重组腺相关病毒2介导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能力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周炼红;朱祥祥;陈希;邢怡桥;巩丽清;;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反义核苷酸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A];中国眼底病论坛·全国眼底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王萍;阎钟钰;丛敏;唐淑珍;王宝恩;贾继东;尤红;;重组腺相关病毒高效感染体外培养的肝卵圆细胞[A];第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王慧;夏力;殷善开;;重组腺相关病毒携带EGFP基因经圆窗膜途径转导豚鼠耳蜗[A];2010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陈焱;陈方平;彭建强;吴小兵;吴新华;傅敢;;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对脐血CD_(34)~+造血干细胞的转导效率研究[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8 魏佳军;张旻;卜碧涛;张苏明;徐金枝;王雪贞;降风;郝又国;李丽娟;;携带cdc2-siRNA的重组腺相关病毒对C型尼曼-皮克病小鼠行为学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马泳泳;杜建伟;解勤之;王光平;吴小兵;彭建强;陈方平;;重组腺相关病毒/人凝血因子IX基因在人/鼠结肠上皮细胞中表达的研究[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高凯;林建伟;饶春明;王军志;;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基因转移系统进展及其质量研究[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贵方;表达HBV外膜主蛋白、大蛋白的重组腺相关病毒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2 王明宇;可分泌Aβ阻断肽的重组腺相关病毒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王春晖;携带凋亡素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抑制膀胱癌作用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
4 于金录;重组表达NT4-CGRP腺相关病毒的构建及对鸡胚血管痉挛的治疗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陈立;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的血友病B小鼠基因治疗[D];复旦大学;2003年
6 杨卿;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NF-κB/p65 shRNA改善mdx小鼠肌肉病变的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窦万臣;神经干细胞基因转染及局灶性脑缺血神经干细胞移植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8 魏佳军;携带cdc2-siRNA重组腺相关病毒对C型Niemann-Pick病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杨广;利用RNA干扰技术抑制受磷蛋白基因表达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10 潘建青;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转EB病毒潜伏期膜蛋白治疗鼻咽癌的试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艳;重组腺相关病毒对造血干细胞高效转导的优化[D];中南大学;2012年
2 袁小洪;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TGF-β_1基因修饰脂肪干细胞成软骨细胞的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0年
3 马衣努尔﹒买提托合提;重组腺相关病毒-LIGHT对小鼠宫颈癌模型的治疗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立峰;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的人LCAT和/或apoA-I在肌源性细胞中的表达[D];南京医科大学;2001年
5 王雪燕;重组腺相关病毒体外诱导人树突状细胞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3年
6 杨静;rAAV2介导EGFP基因体内转染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7 梁政;rAAV/AFP转染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免疫刺激功能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8 周立辉;干扰素α-1b抑制肝异位鼻咽癌种植瘤生长和转移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9 谢文跃;超声微泡造影剂促进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基因转染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体内实验[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10 刘菁;携带人护骨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感染滑膜细胞的体外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爱群;全球三大蛋白质数据库将合并[N];医药经济报;2002年
2 记者毛磊;全球三大蛋白质数据库将合而为一[N];科技日报;2002年
3 记者朱广菁;杨焕明科学家小组决战“非典”[N];大众科技报;2003年
4 蔡敏黎昌政;用“病毒搭载因子”打开“脑栓塞”[N];科技日报;2002年
5 ;人类二、四号染色体破译成功[N];医药经济报;2005年
6 吴一福;eGFP基因可用于神经前体细胞体内移植[N];中国医药报;2006年
7 文/本报记者 胡文华;生物信息业:破土而出迎朝阳[N];中国医药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王俊鸣;何大一谈当前艾滋病防治问题[N];科技日报;2002年
9 雷志勇;高血压基因治疗动物实验获重大突破[N];光明日报;2002年
10 记者雷志勇;基因疗法治高血压动物实验获得成功[N];健康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