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供者NK细胞在小鼠MHC半相合骨髓移植的作用

王春燕  
【摘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完全相合的供者越来越少,迫使人们研究HLA半相合供源的干细胞移植。与HLA全相合比较,HLA半相合HSCT有良好的杀伤肿瘤效应。然而,HLA半相合HSCT发生移植失败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比例也相应增加。新的研究定位点是在保留半相合HSCT移植物抗白血病(GVL)的前提下,如何降低GVHD,减少移植并发症,提高移植后受者生活质量。目前采用的去除T淋巴细胞、筛选干细胞移植物和加大免疫抑制剂的用量,不能满足上述标准。新的研究方向转移到了采用免疫细胞进行调节。NK细胞具有杀伤肿瘤、抗感染的能力,但在半相合HSCT中的移植免疫调节的确切作用还不清楚,本研究在C_(57)BL/6~(H-2b)→CB6F_1~(H-2b/d)小鼠骨髓移植模型上观察供者NK细胞在半相合骨髓移植中的作用,为临床在半相合骨髓移植中应用NK细胞提供实验依据,确立NK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将会使92%以上的患者得到移植治疗。 实验方法 一、供者NK细胞在小鼠MHC半相合骨髓移植造血重建及免疫耐受的研究: 制备CB6F_1~(H-2b/d)小鼠为受者,C_(57)BL/6~(H-2b)小鼠为供者。90只CB6F_1~(H-2b/d)小鼠经9.0Gy照射后随机分为9组,每组10只。对照组(共4组):对照1组为单纯照射组;对照2组为半相合骨髓细胞移植组;照射后4h移植C_(57)BL/6~(H-2b)小鼠骨髓细胞;对照3组为同基因骨髓细胞移植组:照射后4h移植CB6F_1~(H-2b/d)小鼠骨髓细胞;对照4组为半相合GVHD对照组:照射后4h移植C_(57)BL/6~(H-2b)小鼠骨髓细胞和脾细胞。实验组(共5组):实验1、2、3组为CB6F_1~(H-2b/d)小鼠在照射后1h内首先移植纯化 第一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的c57BLz6H-2b小鼠NK细胞,剂量分别为1 x 10今只、5 x 105/只和2 xlo今 只,在照射后4h移植Cs尹L/6H一小鼠骨髓细胞;实验4、5组为照射后 1h内分别移植C57BL/护一小鼠NK细胞1 xlo今只、5 x 105/只,在照射 后4h移植CS尹L/护一小鼠骨髓细胞和脾细胞。以血象、体重、生存期和 病理组织学变化为观察指标并作组间比较。 二、供者NK细胞抗白血病作用的体内研究: 建立荷EL%11(H一Zd)红白血病细胞的cB6FIH一小鼠动物模型, 30只红白血病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对照组(共3组):对照1 组为未治疗组;对照2组为阿糖胞昔治疗组:小鼠注入EL9611(H一Zd) 细胞后第5天开始腹腔注射阿糖胞昔50m留(kg·只)X6d;对照3组为同 基因NK细胞治疗组:注射EL9611(H一Zd)细胞后第5天每只小鼠输注 eB6FIH一小鼠NK细胞1又一06/只x ld。实验组(共2组):实验l、2 组为注射 EL9611(H一Zd)细胞后第5天每只小鼠输注Cs7Bu护一小鼠 NK细胞,剂量分别为2 x 105/只xld、5 xlo今只xld。以血象、体重、 生存期和病理组织学变化为观察指标并作组间比较。 三、供者NK细胞对小鼠半相合骨髓移植的GVHD与GVL的作用: 建立荷EL%11(H一Zd)红白血病细胞的cB6FIH一小鼠动物模型, 5天后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移植组在gGy照射后行Cs7BL/护-2b 一cB6FIH~方向骨髓移植。对照组(共5组):对照1组为未治疗组; 对照2组为单纯照射组;对照3组为阿糖胞昔治疗组:小鼠腹腔注射阿 糖胞昔50mg/(kg·只)X6d;对照4组为单纯骨髓细胞移植组:小鼠照射 后4h移植C57BL/6H-2b’J、鼠骨髓细胞;对照5组为GvHD对照组:小鼠 照射后4h移植CS尹u6H一小鼠骨髓细胞和脾细胞。实验组(共2组): 实验1组,照射后输注CS旧u6H-2b小鼠NK细胞1 x 10今只,4h后移植 C57BL/护一小鼠骨髓细胞;实验2组:照射后同实验1组,4h后移植 C57Bu6H-Zb小鼠骨髓细胞和脾细胞。以血象、体重、生存期和病理组织 学变化为观察指标并作组间比较。 四、供者NK细胞促进小鼠半相合骨髓细胞植入: 制备cB6FIH一确小鼠为受者,C57BL/6H一小鼠为供者。60只小鼠根 据不同照射剂量及不同NK细胞输注量分为10组。对照组(共6个组): 对照1、3、5组均为单纯照射组,照射剂量分别为gGy、7Gy、6Gy;对 6 第一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照2、4、6组均为半相合骨髓细胞移植组:照射后4h移植骨髓细胞,照 射剂量分别为gGy、7Gy、6Gy;实验组(共4各组):实验1、3组,照 射后lh内移植Cs7Bu护一小鼠NK细胞1 x 10今只,4h后移植C57BL/6H一2b 小鼠骨髓细胞,照射剂量分别为7Gy、6Gy;实验2、4组,照射后lh 内移植e57BL/OH一b小鼠NK细胞5 x 105/只,4h后移植e57BL/6H一小鼠 骨髓细胞,照射剂量分别为7Gy、6Gy。以血象、生存期和嵌合体比例 为观察指标并作组间比较。 实验结果 一、供者NK细胞在MHC半相合骨髓移植造血重建及免疫耐受的 研究: 1.生存期:在半相合移植模型上证实,对照1组为(5.巧士0.66)d, 对照4组为(15.80士1.93)d,其他组小鼠生存期均大于3Od: 2.病理学结果,对照4组出现典型的GVHD病理表现,其他各组 均无GVHD病理表现; 3.移植后+10d时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对照2组WBC为 (0.9妊0.22)x 109几、PLT为(61.肚7.27) x 10玩。实验1、2、3组 wBe计数分别为(2.01士0.21)x log/L、(1.95切.29)xlog/L、(1.97土0.21) 、log/L;PLT计数分别为(101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霞,李大金;趋化性细胞因子对NK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调控作用[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4年04期
2 蒋灿华,陈万涛,张志愿;NK细胞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4年07期
3 张彩;人NK细胞的克隆化培养[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1999年04期
4 张彩,田志刚;NKG2家族与肿瘤的免疫逃逸[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4年01期
5 李继红;香烟提取物对人体NK细胞和LAK细胞活性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05年02期
6 田志刚;NK细胞新理论对重大疾病的新解释[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2年02期
7 魏海明,田志刚;肿瘤逃逸NK细胞攻击的分子机制及逆转作用[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3年01期
8 张赟,贾卫,韩卫宁,曹云新,金伯泉;CD226在NK细胞亚群上表达规律与功能关系的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4年11期
9 王荷花,韩明哲;NK细胞的免疫生物学特性[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4年05期
10 白德骄,杨国梁,袁宏银,李雁,王坤;胃肠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及NK细胞免疫功能状况的实验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年02期
11 高静,赵德容,孙岚玲;杀伤肿瘤细胞的免疫活性细胞[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4年06期
12 徐彤,田志刚,张彩,张建华,夏青,孙汭;人外周血NK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初步研究[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1999年03期
13 付驾宇;免疫细胞个体发生之我见[J];现代免疫学;1987年06期
14 刘海军;免疫细胞及其因子与妊娠维持[J];畜牧兽医杂志;1998年02期
15 石梅,孙朝阳,刘雪松;自体血离体照射回输对大鼠NK细胞杀伤活性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1年04期
16 田清友;裴银辉;;二种NK细胞分离方法比较[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8年02期
17 章谷生 ,李绍康 ,刘庆良 ,陈宇光;加拿大的免疫学研究动态(三)[J];现代免疫学;1987年03期
18 田志刚,孙汭;NK细胞的识别功能[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7年03期
19 韩军艳,黄亚非,吴雄文,龚非力;表达HLA-G1的K562细胞抵抗外周血NK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J];免疫学杂志;2001年04期
20 张贇!710032西安,金伯泉!710032西安,欧阳为明!710032西安,李林!710032西安,李德敏!710032西安,朱勇!710032西安,贾卫!710032西安,刘雪松!710032西安,李琦!710032西安,张新海!710032西安;血小板T细胞活化抗原1分子在NK细胞上的作用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燕;郭坤元;姜振宇;;供者NK细胞在小鼠MHC半相合骨髓移植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田志刚;;NK细胞新理论与新型生物治疗技术[A];第七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傅瑞全;韦鹏涯;王坤;杨贵彬;;免疫口服液对小鼠NK细胞活性的影响[A];第6次全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傅瑞全;韦鹏涯;王坤;杨贵彬;;免疫口服液对小鼠NK细胞活性的影响[A];第6次全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5 孙乐栋;周再高;曾抗;;流式细胞仪对梅毒患者的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检测[A];200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6 孙乐栋;周再高;曾抗;;流式细胞仪对梅毒患者的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检测[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7 王学美;富宏;刘庚信;;糖尿病中医辨证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相关性的研究[A];第六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8 石永兵;沈华英;施晓松;宋楷;;2型糖尿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变化及其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刘延方;陈胜梅;;葡萄糖酸锑钠增强NK细胞杀伤活性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张瑞军;杨亮;魏海明;田志刚;;NK细胞参与γδT细胞对结核杆菌的特异免疫应答的调节[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燕;供者NK细胞在小鼠MHC半相合骨髓移植的作用[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2 姜拥军;中国HIV/AIDS患者NK细胞及其相关表面标志物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3 魏军;NK细胞在子痫前期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作用[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4 吴群;猪—人异种移植相关实验研究——中国猪种SLA基因序列分析及人NK细胞通过胞吐途径杀伤猪内皮细胞的机制探讨[D];武汉大学;2004年
5 向泽敏;热休克蛋白65-HER2多表位融合蛋白的构建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刘映霞;重型乙型肝炎免疫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7 江晓东;新型调节性树突状细胞亚群(diffDCs)与脾脏NK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王华;同种反应性NK细胞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作用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9 郑胜;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协同保护肿瘤细胞的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宋振川;胃癌局部免疫状态及共刺激分子4-1BBL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红卫;锰对作业人群免疫系统的影响及其机理探讨[D];南华大学;2005年
2 陈炎;卵巢上皮性癌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含量变化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3 韩岩梅;新型NK细胞抑制性受体KLRL1的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4 位兴辉;乙型肝炎病毒C蛋白对NK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D];南华大学;2008年
5 陈波;硒对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抗肿瘤活性机制研究[D];青岛大学;2002年
6 牛德红;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万瑶;P物质与神经生长因子对正常人外周血中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8 张合龙;卵泡液中NK细胞活化与IVF结局的关系[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9 沈虹;T细胞亚群及Th_1/Th_2细胞因子的改变与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关系之探索[D];浙江大学;2005年
10 魏丕红;不同麻醉方法对乳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D];青岛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施仁潮 通讯员 于伟;亲缘性半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获得成功[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2 钱勇;解放军总医院细胞移植获突破[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钱勇;解放军总医院开辟白血病根治新路[N];中国医药报;2005年
4 知陶 小涛;拒绝排斥 移植研究寻觅救世主[N];医药经济报;2002年
5 张 晔 程守勤;治白血病无需骨髓配型“迷你”技术副作用小费用低[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6 张晔 通讯员 程守勤;治疗白血病无需骨髓配型[N];科技日报;2003年
7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仁济医院 袁静 孟秀玲 王平全;香菇多糖的抗肿瘤疗效[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胡迎新;心理和癌症关系深[N];健康时报;2003年
9 陈国良 卯晓岚;人体免疫力与食用菌[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3年
10 李新民 陈锦屏;HLA配型不合异体移植治疗白血病[N];中国医药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