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脑缺血后大鼠海马CA1区亚蛋白质组表达谱的变化
【摘要】:脑血管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已成为当今第三大死亡原因及首位致残原因,并且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目前临床尚无理想的治疗手段。脑创伤是平时和战时常见的中枢神经致残和致死原因之一,脑创伤后继发性神经元死亡是造成伤病员致残、致死的主要病理机制,这种继发性神经元死亡也主要是由于损伤脑组织缺血缺氧所致。因此,以动物脑缺血再灌流模型模拟人类缺血性脑血管病并对之进行研究是当代神经科学的重大课题之一。
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发生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elayed neuronal death, DND,即脑缺血再灌流2-3天后光镜下才见到CA1区锥体细胞的死亡),而CA3区的锥体细胞却几乎不受损害。Pulsinelli建立的大鼠短暂性前脑缺血模型是目前国际上研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机制普遍采用的模型之一。研究DND发生的机理,并寻找在DND发生前阻断神经元进一步死亡的有效途径,以减轻缺血性脑损伤的程度是脑缺血研究领域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脑卒中病理变化过程中,随着细胞组织的损伤、死亡,代谢物质的吞噬、降解甚至是内源性的修复,必然伴随蛋白质——生命活动的直接执行者——的表达量的上调、下调和修饰状态的变化,反之,也可以利用蛋白代谢人为干预脑卒中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往这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虽然以往这些研究设计精妙,从不同蛋白入手对脑卒中的机制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却又有共同的美中不足,就是限于技术手段的选择,不能对生物体中数以千计的蛋白的表达量、修饰状态和相互作用进行全景式研究探索。
蛋白质组学作为一种新的学科和技术平台,所包含的技术手
段多种多样,其中的核心技术主要实现了蛋白质的高通量高效分
离、鉴定和所得信息的利用。现在一张效果良好的平板胶可以显
示出细胞内数以千计的蛋白质点,并通过染色、扫描、软件分析
得到蛋白质的组成,接着通过N端氨基酸测序、现代质谱技术等多
种方法结合可以分析确定蛋白具体序列成分甚至修饰状态。这样
就为我们重新更加全面的审视脑卒中时发生的细胞、组织事件提
供了新手段。近年来,该技术应用于老年性痴呆、癫痈和衰老等
动物模型的病理生理变化的研究,但尚未见到在脑缺血损伤方面
的研究报告。
本实验主要采用本实验室较为成熟的海马脑片分区显微切割
技术,加以改良后获取CAI区、CA3区和DG区组织,依照溶解性
不同顺序提取组织蛋白,富集膜蛋白,随后进行双向电泳、银染
色、专业软件辅助结合人工图像分析,得到了较理想的不同海马
分区细胞浆和细胞膜蛋白质图谱。
在此技术基础上,通过分析假手术组和缺血损伤组大鼠海马
CAI区蛋白组分的差异,拟获得与缺血损伤机制相关的蛋白。
经过软件分析和手工修正,在大鼠假手术组(N二6)和缺血损
伤组(N=6)海马CAI区之间共找到不能匹配的蛋白斑点6个,其
中3个膜蛋白斑点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组中消失,3个细胞浆蛋白斑
点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组中新出现,这些可能是与神经系统缺血性
损伤机制有关的蛋白分子,但是仍有待生物质谱和其它方法,如
免疫印迹法,进行印证。
本实验中建立的方法可以有效分离大鼠海马不同分区内细胞
浆和细胞膜蛋白,尤其对于相对少量的细胞膜蛋白可以有良好的
富集作用,而细胞膜蛋白常常在细胞内外信号转导和物质交换中
扮演重要角色。因而这一方法还可被广泛应用于研究神经系统的
其它方面。
|
|
|
|
1 |
李晖;朱忠良;李霞;贾宁;宋亮;陈蕊;姚学龄;陈景亮;宋天保;;脉冲磁场对应激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
2 |
胡志梅;梁玉;刘皓;陈祖培;;碘过量对成年大鼠海马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的影响[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7年02期 |
3 |
邵建林;梁荣毕;王雁;刘曼;衡新华;罗用宇;;七氟烷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机制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08年09期 |
4 |
邵淑红;李尊岭;潘芳;;差异性应激对青、老年大鼠海马HSP70 mRNA表达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年02期 |
5 |
王顺旺;徐平;刘海军;陈群;刘艳芳;张丽;龚其海;李彬;;反式白藜芦醇对Aβ_(25-35)致痴大鼠海马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0年18期 |
6 |
王国明;朱建忠;陈俊荣;李积胜;张戟风;周红军;;牛磺酸锌对慢性氟接触大鼠海马的保护性研究[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2年03期 |
7 |
秦文熠;罗勇;余超;;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内白介素-1β及转录核因子κB抑制蛋白激酶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3年04期 |
8 |
朱蕙霞,陈蓉,金国华,秦建兵,田美玲;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在大鼠海马组织蛋白分离中的应用[J];南通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9 |
谭吉林,李国辉,陈惠,刘杏琴,孙立,郑士富;复聪灵片对拟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区体视学参数的影响[J];中药材;2004年01期 |
10 |
怡悦;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大鼠海马过度释放谷氨酸的抑制作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5年05期 |
11 |
胡志梅;梁玉;刘皓;陈祖培;;碘过量对成年大鼠海马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影响的实验研究[J];河北医学;2006年12期 |
12 |
张映琦;廖维宏;曾琳;;褪黑素对癫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半胱氨酸蛋白酶-3表达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7年02期 |
13 |
许晓利;杨敏;向赟;;亚急性外源性锰中毒对大鼠海马的影响[J];郧阳医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
14 |
杨晓雯;张颜波;孙保亮;;癫对大鼠海马组织内神经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年04期 |
15 |
杨海玉;吴晓牧;曾玉娥;刘勇;;乙醇性痴呆大鼠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变化[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3年06期 |
16 |
杨谊,邱宗荫;快速点燃大鼠海马的光镜和超微结构观察[J];解剖科学进展;1997年03期 |
17 |
严进;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应激引起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J];生理科学进展;2000年02期 |
18 |
贾宜昌,钟才云,王颖明,赵人诤,李忠,王心如;长期摄铝对大鼠海马铝、铁、锌含量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J];卫生研究;2001年03期 |
19 |
李茂进,冷为忠;阿胶对染铅大鼠海马损害的拮抗作用[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2年05期 |
20 |
李茂进,胡俊峰,李国珍,谢林;天麻对铅所致大鼠海马损害的拮抗作用[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2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