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的研究
【摘要】:目的:(1) 比较两种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Braden量表和修订版Braden量表)用于手术患者时的信度和效度,为降低术后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计划提供有效的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工具;(2) 调查手术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分析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完善适合中国手术患者人群的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工具提供依据。
对象:2004年4月至2004年11月在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择期手术的211例患者,其中男性123例,占58.3%,女性88例,占41.7%,年龄18~90岁,平均48.4+16.8岁。
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1) 在术前一天由2名经培训的注册护士分别采用Braden量表和修订版Braden量表,同时、独立地对同一患者评估其发生压疮的危险,并在手术当天(d0)、手术后第1天(d1)、手术后第2天(d2)、手术后第6天(d6)15:00~18:00再次进行评估;术前一天至d6由另1名评估者进行全身皮肤检查,观察患者术后压疮的发生情况;(2) 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术中和术后可能与压疮发生有关的指标,对手术患者的压疮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同时评价护士对手术患者采取的压疮预防措施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1) 共20例患者发生了压疮,发生率为9.5%,其中Ⅰ期压疮13例(占65.0%),Ⅱ期压疮6例(占30.0%),Ⅲ期压疮1例(占5.0%),压疮好发部位为骶尾部,占85.0%;皮肤出现异常的时间在手术当天至手术后1~3天内;(2) Braden量表和修订版Braden量表的评估者间一致性信度Pearson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