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锁乳突肌筋膜痛的解剖学及其临床研究
【摘要】: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症候之一,分类繁多,病因尤为复杂。胸锁乳突肌肌筋膜扳机点的存在是头痛一个重要的因素。但与人们所认识的颈源性头痛不同的是肌筋膜性疼痛不累及颈椎的骨性结构及颈椎间盘,只是与颈部的肌肉和筋膜有关。因此,对头痛者,不应忽略对枕颈部肌肉,特别是胸锁乳突肌肌筋膜扳机点的详细检查。
第一部分 胸锁乳突肌筋膜扳机点疼痛流行病学研究
材料和方法
选择37名健康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年龄为50—84岁,平均年龄为64岁。选择35例健康在校大学生为对照组,年龄为19—30岁,平均年龄23岁。按胸锁乳突肌在乳突部附着的情况,选择乳突前、乳突中和乳突后三个常见的扳机点部位。通过压力传感器的监测,并用VAS疼痛量化表进行评分。
结果
老年男性的VAS疼痛评分(5.226±0.331)与老年女性的(5.531±0.379)的评分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青年男性的VAS疼痛评分(2.940±0.331)与青年女性的(3.982±0.405)的评分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中老年组压痛评分为5.358±2.309,青年组压痛评分为3.357±1.956。两
|
|
|
|
1 |
姚培德;曹焕军;孙鲁妍;张宝骅;;颈部多项运动中胸锁乳突肌作用的肌电图测定[J];潍坊医学院学报;1984年01期 |
2 |
杨占君,刘玉新;胸锁乳突肌变异一例报告[J];解剖学杂志;1996年03期 |
3 |
许本柯;舒先涛;罗刚;刘兵;周文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血供及应用解剖[J];解剖学杂志;2006年03期 |
4 |
杨先文;高彦平;李义凯;;胸锁乳突肌乳突部形态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J];颈腰痛杂志;2006年04期 |
5 |
洛树东,李正中;临床实用穿刺技术讲座(八)[J];山西医药杂志;1993年02期 |
6 |
王龙海,戴培东,方正清;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变异1例[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9年03期 |
7 |
范洪江,刘云超;短纯音在胸锁乳突肌诱发的肌源电位[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0年04期 |
8 |
;神经生理学[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2000年11期 |
9 |
姚培德;张宝骅;曹焕军;赵华盛;李直;李翠花;赵恒珂;程永增;;针电极法对胸锁乳突肌功能的肌电图测定[J];潍坊医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
10 |
刘贻德;;副神经损伤会使头不能转向对侧吗?[J];皖南医学院学报;1980年13期 |
11 |
;肌性斜颈分型及透射电镜的观察[J];解剖学研究;1990年01期 |
12 |
王虹;焦路燕;周超;王鹏;戴冀斌;;颈丛至下颌区的变异支[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6年05期 |
13 |
刘阳;赵卫东;姜楠;张美超;王军;钟世镇;;副神经的定位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7年02期 |
14 |
杨连柱,姜常勇,李佳林;胸锁乳突肌、背阔肌起止点变异1例[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7年03期 |
15 |
陈克功;王庆林;;项横肌一例[J];黑龙江医药科学;1992年05期 |
16 |
陈昌豪;胸锁乳突肌胸骨头肌皮瓣在颔面部的应用[J];解剖学研究;1989年02期 |
17 |
马建军,马建平,申彪,陈志国,胡红超;胸锁乳突肌延长术的相关解剖学观测[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18 |
李应义;戴波;;双侧胸锁乳突肌起始部异常一例[J];宁夏医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
19 |
李应义;戴波;;胸锁乳突肌起始头类型的观察报告[J];宁夏医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
20 |
高晓群,王延芬,高文龙,高龙远,徐斌;胸锁乳突肌应用解剖学研究[J];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