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发作患者外周血嗜酸细胞差异表达基因克隆及特性研究
【摘要】:研究背景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常见的慢性疾病,目前认为哮喘是多种类型细胞控制和参与的以气道炎症、气道重建及气道反应性增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由于哮喘临床表型及对治疗反应的不均一性,哮喘更像是一种综合征,而不是一个特殊的疾病实体。哮喘一直是全球关注的一个重要疾病,对哮喘的发病机制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当前哮喘的基础研究涉及诸多领域,包括哮喘的遗传学基础、环境因素与哮喘、免疫机制(包括抗原递呈、早期生活事件与哮喘,Th1/Th2平衡)及免疫治疗、气道炎症及抗炎治疗、气道重建及防治措施等诸多方面。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已经证实,哮喘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病,哮喘的发生、发展是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的复杂过程。遗传学为宿主对不同环境因素产生反应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这在复杂疾病研究上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理解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真正分子机制也是研究者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当前针对哮喘气道炎症机制的研究则是哮喘药物开发、哮喘基因治疗的基础,也是当前治疗的主要靶点。尽管近十年来在哮喘的遗传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哮喘变应性炎症产生有赖于众多基因的调节,因此去证实某些特异的与疾病发展相关的基因非常不容易。广为人知的是肺组织EOS增加是哮喘一个很重要特点,且100多年前人们就认识到气道EOS性炎症。足够证据表明EOS在气道炎症、气道重建及免疫调控肺微环境上扮演重要角色,无论患者的特应性状态(外源性或者内源性),外周血EOS数目与哮喘的症状,FEV1及气道反应性相关,外周血EOS数量的增加反应了气道EOS性炎症,尤其在持续性及重症哮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