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肝宁对leptin刺激HSC的增殖及其JAK_2-STAT_3信号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
【摘要】:
研究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保肝宁对外源性瘦素(leptin)刺激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增殖功能的影响及其对蛋白酪氨酸激酶(Janus Kinase,JAK)-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信号转导通路中相关信号因子:OB-Rb、JAK_2、STAT_3及其磷酸化蛋白的影响,试图进一步阐明保肝宁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制。
研究方法
一、药物血清的制备:给正常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组,每组5只,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分组给予保肝宁(由黄芪、桃仁、丹参、黄芩、鳖甲、柴胡、白芍、枳实等组成)等剂量煎剂(1.77g/ml),保肝宁二倍剂量组煎剂(3.54g/ml),秋水仙碱(0.05g/ml)灌胃7天,正常对照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常规方法制备含药血清及正常大鼠血清。
二、细胞培养:HSC-LX2以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于含5%CO_2、饱和湿度的37℃环境中。每2天传代1次。分组给予药物血清培养基以及正常大鼠血清培养基培养细胞。
三、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HSC-LX2在6、12、18、24h时分泌的leptin的剂量。
四、应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ium,MTT)比色法检测0,10,50,100,200及400ug/L的leptin在6,12,18,24h对HSC-LX2增殖的影响及保肝宁对HSC-LX2增殖的阻断作用。
五、应用蛋白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 analysis,WB)检测保肝宁对leptin刺激HSC-LX2 6、12、18、24h后的OB-Rb、JAK_2、STAT_3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一、用ELISA法研究不同时间组HSC在培养48h时上清液平均leptin浓度的结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F=271.363,P=0.000,组间比较采用LSD法,12、24、36、48hHSC分泌leptin的浓度之间比较有显著性的差异(P=0.000),可见HSC分泌leptin的浓度随增殖时间的递增而减少。
二、用MTT法研究不同浓度的leptin在不同时间对HSC增殖的影响结果,经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显示:F=193917.2,P=0.000,同一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leptin 10ng/ml组有差异(P=0.031),其余各浓度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0);leptin 10ng/ml组与leptin 50ng/ml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300),leptin 200ng/ml与leptin 400ng/ml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391);leptin 100ng/ml组与leptin 10ng/m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与leptin 50ng/ml组(P=0.009)、leptin 200ng/ml组(P=0.012)、leptin 400ng/ml组(P=0.028)比较有差异。这表明leptin剂量为10-400ng/ml时,对HSC-LX2的促进增殖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而不同时间同一剂量组HSC-LX2增殖OD值(570nm)比较有显著性的差异(F=1419.662,P=0.000)。这表明leptin剂量为10-400ng/ml时,对HSC-LX2的促进增殖作用呈现时间依赖性。
三、用MTT法研究保肝宁对HSC-LX2生长的影响结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F=22016.44,P=0.000,组间比较采用LSD法,与正常血清组比较,保肝宁等剂量组、保肝宁二倍剂量组、秋水仙碱组均能明显抑制HSC-LX2的增殖(P=0.000);与秋水仙碱组比较,保肝宁等剂量组、保肝宁二倍剂量组明显抑制HSC-LX2的增殖(P=0.000),但保肝宁等剂量组与保肝宁二倍剂量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77)。
四、用WB法研究保肝宁作用HSC-LX2不同时间后OB-Rb的表达,结果显示:与正常血清组,保肝宁作用6h后,OB-Rb水平有显著的降低,12、18、24h与正常血清组差异无显著性;与正常血清组、秋水仙碱组比较,保肝宁能明显降低OB-Rb水平。
五、用WB法研究保肝宁作用HSC-LX2不同时间后JAK_2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保肝宁组作用HSC-LX2 6h后,JAK_2蛋白的表达水平开始降低,并处于最低水平,12h JAK_2的表达水平恢复至原来水平,18h、24h JAK_2的表达水平与12h JAK_2的表达未见明显差异性,亦处于原来水平,这就说明保肝宁对JAK_2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与正常血清组比较,保肝宁组与秋水仙碱组均能降低JAN_2表达水平;与秋水仙碱组比较,保肝宁组更能明显降低JAK_2表达水平。
六、用WB法研究保肝宁作用HSC-LX2不同时间后P-JAK_2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保肝宁作用HSC-LX2 6h后P-JAK_2表达水平已开始降低,12h后达到最低水平,至18、24h,P-JAK_2表达水平逐渐上升,但未恢复至原来未加保肝宁组水平。我们看出,虽然保肝宁作用HSC-LX2时,P-JAK_2的表达有回升倾向,但仍未恢复至原来水平,可见保肝宁对P-JAK_2的抑制作用依然是不可逆的。与正常血清组比较,保肝宁组与秋水仙碱组均能降低P-JAK_2表达水平;与秋水仙碱组比较,保肝宁组更能明显降低P-JAK_2表达水平。
七、用WB法研究保肝宁作用HSC-LX2不同时间后STAT_3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保肝宁作用HSC-LX2 6h后,STAT_3表达水平开始降低,12h、18h STAT_3表达继续降低,至24h,STAT_3表达水平达到最低,与未加保肝宁组(0h)比较,STAT_3表达水平有明显差异。可以看出保肝宁抑制HSC-LX2中STAT_3的表达是不可逆的。与正常血清组比较,保肝宁组与秋水仙碱组均能降低STAT_3表达水平;与秋水仙碱组比较,保肝宁组更能明显降低STAT_3表达水平。
八、用WB法研究保肝宁作用HSC-LX2不同时间后P-STAT_3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保肝宁作用HSC-LX2 6h后,P-STAT_3表达水平开始降低,至12h,P-STAT_3表达水平达到最低水平,与未加保肝宁组水平比较有明显差异,18、24hP-STAT_3表达水平有所上升,但仍未恢复至原来水平。可以看出,保肝宁以不可逆之态显著抑制了P-STAT_3的表达。与正常血清组比较,保肝宁组能明显降低P-STAT_3表达水平,而秋水仙碱组差异未见显著性,可见保肝宁较秋水仙碱更有效抑制P-STAT_3的表达。
结论
一、HSC-LX2自身可分泌leptin,但分泌的lepin剂量随时间的递增而减少;
二、Leptin对HSC-LX2有促进增殖作用,呈现剂量、时间依赖性;
三、保肝宁有阻断leptin刺激HSC-LX2增殖的作用;
四、保肝宁有阻断leptin促HSCs-LX2增殖的作用,而OB-Rb的表达降低可能是其主要的作用机制之一;
五、保肝宁有阻断leptin促HSCs-LX2增殖的作用,而阻断JAK_2-STAT_3通路,磷酸化JAK_2、STAT_3蛋白表达降低可能是其主要的机制之一;
六、保肝宁有抑制leptin促HSC-LX2增殖的作用,而JAK_2-STAT_3通路被阻断,JAK_2、STAT_3蛋白表达的降低可能是其发生的主要机制之一,而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阻断leptin发生生物学效应的经典通路:JAK_2-STAT_3信号通路,降低JAK_2、STAT_3蛋白表达来实现的;
七、在本研究中,发现JAK_2、STAT_3蛋白可持续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