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护士职业形象内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陈文芳  
【摘要】: 目的 1.从多角度制定护士职业形象内涵表,分条目进行专家咨询,最终确立了护士职业形象内涵的初步框架。 2.通过对护士职业形象的内涵及影响因素的界定,为学校、医院培养护理人才提供一个可以参照的标准。 3.为“准护士”能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等方面提供一些符合护士职业的规范和标准。 4.为培养、选拔、考核、任用优秀护理人才提供科学有效的评价工具;为今后在护士职业形象的培养和树立的过程中,增加其有利和避开其不利因素。 对象 本研究分两大类对象,一类为护理界资深的护理专家,包括在教育、护理管理、临床护理3个领域对护士职业形象深为熟悉的30位专家作为咨询对象,其中,正高级职称者9人(30%),副高级职称者18人(60%),中级职称者3人(10%);工作总年限10-15年者2人(6.7%),16-20年者3人(10%),21-25年者11人(36.67%),25年以上者14人(46.7%),平均工作总年限为24.1年。管理年限为0年者1人(3.3%),1-5年者4人(13.3%),6-10年者12人(40%),11-15年者5人(16.7%),15年以上者8人(26.7%),平均管理年限为10.6年。另一类研究对象为广大关心护士职业形象的社会各界人士,有正在培养护士的医护教师、医生和护士、医学生、正在学习护理知识的护生们(包括大专、本科及研究生护生)、患者、一般社会人员、非医护专业的学生等。 方法 本课题组参考国内外文献相关研究内容,并进行前期预调查和质性访谈,深入分析护士职业形象应具备的内涵和影响因素,然后广泛征求相关行业人员的意见。 1.先应用文献回顾法找出护士职业形象内涵的各方面要素及影响因素;再通过对大量的护理人员初步访谈及前期预调查, 2.找出简明扼要的几个问题对专家进行深入访谈,得出护士职业形象内涵初步条目表; 3.进一步使用调查问卷法对八种人群进行意向调查,同时用相同的问题采用专家咨询法(Delphi Method)向专家们咨询意见; 4.本课题的重点方法是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选定且配合的30名专家进行3轮咨询,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筛选出重要的护士职业形象的内涵及影响因素,最后综合前面八种人群意向调查的结果共同确定护士职业形象基本内涵及影响因素框架。 5.将问卷的答案输入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预调查的不同人群的不同意见主要采用构成比、列联表资料分析(Crosstabs)进行卡方检验,显著性检验水准α=0.05。对专家咨询表运用综合评价中的专家评分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Kendall's W确定专家协调系数。经过几轮调查和筛选后,条目基本拟定,初步得出护士职业形象内涵表及影响因素表的框架。 6.使用调查问卷法对八种不同人群进行吻合度调查。 结果 1.确定了以外在形象、品德修养、专业能力、知识结构为护士职业形象内涵的4个结构性大框架,且具有层次性的评价指标,包括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44个。护士职业形象的影响因素分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共16个小条目。三轮调查后专家对指标赋值的集中趋势愈加明显,变异系数趋于减小,协调系数稳定在0.5左右,表明专家对指标意见协调程度逐渐增高,指标筛选合理。 2.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值。运用综合评价中的专家评分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各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终得出护士职业形象内涵的一级指标权重值分别为:0.1158、0.3904、0.2500、0.2438;护士职业形象影响因素的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分别为:0.3690、0.6310。并利用概率乘法原理计算出各级指标的组合权重。详见表4-10。 3.专家组选择合理,调查结果可信度高。通过对专家组基本情况进行定性分析,以及对专家组权威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专家群体的权威系数为0.89,大于公认值0.7,说明专家组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专业性;咨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93.75%,96.7%,93.3%。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专家比例为16.6%,说明专家对本研究具有很高的积极性和关切度。调节总体指标的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515,0.458,0.448(P值0.001),说明专家意见协调性好,因此,专家的预测是建立在实践和理论的基础上的,可信度高,调查结果可取。 4.不同人群的调查结果与专家咨询结果比较吻合度较高。 结论: 1.运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咨询护士职业形象的条目,具有较高的协调性,是研究护士职业形象可行的方法之一 2.确定了护士职业形象基本内涵包括外在形象、品德修养、专业能力、知识结构为护士职业形象的4个结构性大框架。护士职业形象基本内涵包括的评价指标具有层次性,其中一级指标4个包括:外在形象、品德修养、专业能力、知识结构;二级指标12个包括:仪容、仪表、仪态礼仪、职业态度、职业道德、职业心理、自我养成、运用理论的能力、沟通能力、操作能力、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知识等。三级指标44个 3.护士职业形象内涵一级指标权重从高到低依次为:品德修养、专业能力、知识结构、外在形象。影响因素权重从高到低依次为:内在因素、外在因素。 4.护士职业形象内涵及影响因素框架表有其临床及教育使用价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文丽;;对护士工作的职业认同因素的探讨[J];中外医疗;2011年14期
2 王小芳;;临床护士职业紧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年01期
3 乐燕;刘晓虹;;护士职业倦怠应对策略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06年01期
4 钟玉杰;王敏;周艳;;护理人员职业高原现象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年12期
5 张春梅;朱慧芬;缪芳芳;陈晶;方鹏骞;;国外护士职业认同的研究及启示[J];护理学报;2009年22期
6 黄建英;蔡丽娜;黄建美;陈肇婉;;综合医院护士锐器伤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7年05期
7 平谊华;护生的职业意识教育宜于入学抓起[J];中等医学教育;1998年08期
8 国秀娣;护士职业寿命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05年08期
9 程炎芳;;护士自我缓解压力的体会[J];临床肺科杂志;2007年12期
10 宋春玲;苗兰;杨敏;吴敏;;护士心理压力源致心理压力的调查研究[J];农垦医学;2009年05期
11 张永合;董方虹;徐月清;;影响护士职业疲竭因素的分析与对策[J];医学研究与教育;2009年01期
12 张岚;;护士角色责任问卷调查分析[J];吉林医学;2011年01期
13 刘连珍;护士应具备的心理素质——高情感商数[J];职业与健康;2003年09期
14 何雪英;;浅谈护士如何避免职业偏见的伤害[J];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08期
15 李艳丽;;护士的心声[J];当代护士(综合版);2009年02期
16 田小红;;不同绩效护士个性特征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9年11期
17 刘少才;;护士:澳大利亚最热门的职业[J];职业;2009年22期
18 何彩娣;任蔚虹;;合同制护士规范化管理后的职业满意度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0年04期
19 吴青;皮筱娟;;护士职业性别内隐刻板印象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2011年07期
20 张辉;马帅;;护士职业心理素质要求及培养途径初探[J];继续医学教育;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海勤;张雪芳;;化疗护士职业防护的影响因素及对策[A];中华护理学会第2届护理学术年会暨“医改新政下护理改革之路”系列研讨会(六)暨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暨全国自然灾害护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巧丽;郭瑞萍;李金娜;;结核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A];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1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郑明;;采血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4 郭渭渭;;谈如何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A];疗养康复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1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屈晓玲;何鹏;何玮;;武汉市泌尿外科护士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调查分析[A];中华护理学会第8届全国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徐苗;;护士职业生涯发展[A];河南省护理管理创新论坛暨护士长培训班——护理部主任大会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11年
7 沈丽萍;张瑛;李大瑞;;感染科护士职业危险性因素对健康的影响[A];河南省手术室护理学术会议暨围手术期安全护理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9年
8 郭文英;赵世英;卢长春;刘志红;;加强自我防范意识降低职业损伤[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9 宋俊荣;谭延伟;彭慧花;张蕾;;浅谈采血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及对策[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10 吴芬岳;;新世纪护士职业特性、价值与素质培养[A];危重病人监测、急救技术与基础护理暨21世纪护理理念发展与资源开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茂华;太原市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2 赵淑芳;普京执政以来的俄美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华玉妹;污泥中Cu、Pb和Zn的生物沥滤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苏万东;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后影响疗效的多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04年
5 赵一夫;中国农产品贸易格局的实证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关涛;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过程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李晓静;中国大众媒介可信度指标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毕琳;我国城市化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9 刘嫦娥;企业家职业化的内容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探讨[D];暨南大学;2005年
10 谈颂;缺血性卒中出血转化影响及预测因素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芳;护士职业形象内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2 黎蔚华;护士职业价值观和组织承诺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3 乔改红;护士职业发展需要与组织支持系统的构建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刘华;护士经历患者自杀事件后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李晓燕;护士之间横向暴力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柴喜春;护士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7 王敏;长春市综合医院带教护士职业高原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罗鸿超;护士工作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D];南华大学;2012年
9 黄丽萍;职业生涯探索期护士生涯管理状况分析与辅导效果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10 刘玉娥;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的感知及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现状调查[D];南华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协和医学院社会科学系副教授 张新庆;是什么限制了护士的职业发展[N];健康报;2011年
2 ;如何让护士走出职业困境[N];健康报;2011年
3 吴渭虹;关于护士职业的思考[N];健康报;2003年
4 激扬;护士职业性危害不容忽视[N];大众卫生报;2001年
5 记者 柳建云 陈翔 赵琳琳 王飞;卫生部:应提升护士待遇地位[N];广州日报;2011年
6 珠海特区报评论员;愿“管床护士”之花盛开[N];珠海特区报;2010年
7 任爱平;落实双“人性化”服务,延伸优质护理[N];吕梁日报;2011年
8 孙雪戈;她是我们的知心大姐[N];健康报;2004年
9 记者 佟薇;小医院诊所闹“护士荒”[N];昆明日报;2010年
10 高丽华;遥看吴士宏[N];计算机世界;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