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胜任力的灾难护理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
【摘要】:研究目的
本课题旨在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构建我国护士参与灾难救援工作时所需的核心胜任力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课程开发技术确定灾难护理课程的学习目标、课程内容、教/学策略和反馈/评价策略等课程要素并系统整合,最终完成灾难护理课程的理论设计,本研究的成果可为未来的课程使用者提供基本的课程指导和应用参考。
研究方法
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综合应用多种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灾难护理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对本研究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整合相关的课程理论和学习理论,依据课程理论中课程目标影响源的分析原则,对影响灾难护理课程目标的三个来源,即社会、学习者和学科知识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构建灾难护理课程目标的基本原则。
第二部分:灾难护理核心胜任力模型的构建。首先运用内容分析法,广泛检索、阅读和分析国内有关灾难护理的相关文献,初步提出我国护士参与灾难救援时所需的胜任力条目;之后运用质性访谈法,访谈有过灾难救援实践经验的护理专家,对胜任力条目进行补充和修正,形成灾难护理胜任力的初始框架;最后运用问卷调查法,以形成胜任力初始框架为基础设计调查问卷,以临床护士、护理学生和护理教师为对象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构建灾难护理核心胜任力模型。
第三部分:灾难护理课程的设计。根据第一部分所提出的灾难护理课程目标的构建原则,以灾难护理核心胜任力模型为基础,构建灾难护理课程的学习目标和课程内容。运用课程开发技术围绕学习目标选择教/学策略和反馈/评价策略,并整合以上课程要素,最终形成灾难护理课程的课程大纲建议案。
结果
从课程目标影响源的角度提出了灾难护理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①以我国现阶段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最常见、伤亡最多的灾害所致灾难的救援需求为依据筛选灾难护理课程的学习目标。②根据灾难护理课程的成人学习者的特点,了解其学习需求和知识储备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目标选择。③课程使用者在使用灾难护理课程实施建议时,应对课程目标影响源进行动态分析和调整,以适应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学习者的需求。
内容分析法、质性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的综合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护士参与灾难救援时所需的核心胜任力包括3个维度、7个因子共28个条目,灾难前维度包括灾难所需特殊能力(灾难信息判断、制订灾难预案和野外生存)和身心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灾难中维度包括四方面,即急救护理能力(评估伤情、现场救护、检伤分类、现场疏散和重症监护)、病人管理能力(常见病处置、伤员转运、多学科协作、物资管理调配和伤病员生活护理)、心理护理能力(自我心理调适、心理评估和心理疏导)、安全防护能力(个人防护、特殊感染识别、危险环境评估和疫情预防和控制)。灾难后维度包括心理评估、心理疏导、传染病防控、住院伤病员护理、重建护理工作秩序和卫生宣教能力。
运用课程开发技术,根据前期提出的灾难护理核心胜任力模型,确定灾难护理课程的学习目标。围绕不同学习目标,选择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和反馈/评价策略,整合成为包括九个教学单元、六类学习目标(基础知识、应用、综合、人际、关怀和学会学习)、三类教/学活动(提供信息和观点、提供经验和提供反思的教学活动)及四类反馈/评价方法(向前看的评价、标准评价、学习者的自我评价和教师的反馈评价)的课程大纲。
结论
护士具备灾难救援胜任力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多灾重灾的国家极为重要,护士灾难护理的能力关系到灾难所致大规模伤亡事件伤病员的预后、社区的恢复甚至社会的稳定。而教育是提高灾难护理胜任力的必须途径。本研究构建了灾难护理核心胜任力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进行了灾难护理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形成了指导教学实施的课程大纲,为护理教育者开展相关教学实践提供了具体的参考模式,也为今后相关护理课程的开发提供一定的方法学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