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节芒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摘要】: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 (Labill.) Warb.是禾本科Gramineae芒属MiscanthusAnderss植物。多年生草本,须根系,株高1~3米。地下有根茎,具鳞片状叶。叶片披针形,长25~80厘米,叶宽1.5~4厘米不等。每株着叶10余片至25片,浓绿色。花期4至7月,花初期为淡黄色,成熟时呈黄褐色,圆锥花序,长30~50厘米。小穗卵状披针形,芒长7~10毫米。
五节芒是一种兼有固土、造纸、编织和绿化等多种用途的饲用植物。茎叶作为屋顶及牧草,新芽和嫩笋供食,茎有利尿、解毒功效,根能治咳嗽、小便不利等症。但它的药用价值,至今未见有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和报导。且迄今未见全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相关研究报导。因此我们认为,无论从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的角度出发,都有必要对五节芒的化学成分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从中寻找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为进一步开发五节芒药用价值提供保证,为五节芒的综合利用以及后期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本文通过运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从五节芒的提取物中分离并运用光谱分析技术(IR,MS, 1H-NMR, 13C-NMR,2DNMR)及化学方法鉴定了25个化合物,分别为:化合物1: 4-十六碳烯酸乙酯;化合物2:β-谷甾醇;化合物3: 24-methylene-9,19-Cyclolanostan-3-one;化合物4:阿魏酸;化合物5: 4-十六碳烯酸;化合物6:月桂酸甘油酯;化合物7: 9,19-Cyclolanostan-3-one;化合物8: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辛基)酯;化合物9: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己基)酯;化合物10: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庚基)酯;化合物11:木栓酮;化合物12:对羟基苯甲醛;化合物13: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化合物14:丁香脂素;化合物15:齐墩果酸;化合物16:胡萝卜苷;化合物17:间苯三酚;化合物18: (2S,3R)-2,3-dihydro-2-(4-hydroxy-3-methoxyphenyl)-3-(hydroxymethyl)-7-methoxy-5-Benzofuranpropanol;化合物19: (2S,3S)-2,3-dihydro-2-(4-hydroxy-3-methoxyphenyl)-3-(hydroxymethyl)-7-methoxy-5-Benzofuranpropanol;化合物20:对羟基苯乙醇;化合物21: 3,4,5- trimethoxyphenyl-β-D-Glucopyranoside;化合物22: 3,4- dimethoxyphenyl-β-D-Glucopyranoside;化合物23: benzyl -β-D-Galactopyranoside;化合物24:桉脂素;化合物25: 4-( 2,3-(dihydro), 3-(hydroxymethyl), 5- (propanol), 7-(methoxy) )- 2-methoxyphenyl-phenyl-β-D-Glucopyranoside;
以上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提出。
本文将部分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抗炎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7、化合物8、化合物13、化合物21、化合物22、化合物23可以明显抑制LPS引起的NF-κB-luc293 Cell Line细胞中荧光素酶表达,且呈现剂量依赖。表明在NF-κB-luc 293细胞中,化合物7、8、13、21、22、23对于LPS激活NF-κB通路诱导的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且呈现剂量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