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H、ACTH、NPY和GAL在抑郁症发病中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摘要】:CRH、ACTH、NPY和GAL在抑郁症发病中作用
及其机制的研究
抑郁症(depression),又称单相情感性障碍(minor depression),是以显著而
持久的抑郁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也是与应激密切相关的一类
精神病。部队指战员无论平时还是战时都处于不同程度的应激状态,其抑郁症的
发病率高于一般群体。抑郁症已严重威胁指战员身心健康,是造成部队非战斗减
员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人
们承受的生理、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抑郁症的发病率有不断升高的趋势。因此,
加强对应激尤其是军事应激所致抑郁症的研究,在平战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抑郁症发病机理的研究,虽然过去建立与发展了许多学说,但由于对抑郁症发
病机理没有彻底搞清,对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还存在许多问题。目前对抑郁症发
病机理的研究,以及筛选敏感而稳定的抑郁症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价指标等,仍然
是研究的热点。
本研究应用行为测定、放射免疫分析、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技术和方法,对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甘丙肽(GAL)
和神经肽 Y(NPY)在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和机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首先
弄清抑郁症病人血浆中CRH、ACTH、GAL和NPY含量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利用大
鼠抑郁症模型,研究这四种神经肽在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并观察GAL和NPY受
体的效应分子GIRK在抑郁症时的变化。旨在观察抑郁症时神经肽CRH、ACTH、GAL
和NPY的变化规律,探讨平战时抑郁症早期诊断、疗效判断及预后评价的指标,
并进一步阐明神经肽参与抑郁症发病的可能机制,为临床抑郁症的诊断和防治提
供新的途径和实验依据。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和讨论:
一、抑郁症患者血浆CRH、ACTH、GAL和NPY含量的变化
一
与正常人群相比,中度和重度抑郁症患者血浆AC*含量显著升高中<0刀5入
重度抑郁症患者血浆*PY含量显著降低中0刀1人所有抑郁症患者血浆0*L含
量均显著升高巾功刀 1),并且有随着抑郁症状加重而升高的趋势。
二、大鼠抑郁症撞型的建立
利用长期电击足底应激,制备大鼠抑郁症模型。结果发现,本模型动物表现出
的抑郁状态、兴趣丧失、快感缺乏与抑郁症临床表现中的精神运动改变、兴趣或
快感的丧失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实验表明,这是较为理想的抑郁症动物模型。
三、实验性抑郁症大鼠血桨和备脑区神经肚含量的变化
1.血浆和各脑区 CRH含量的变化 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症大鼠血浆CRH含
量无明显变化,下丘脑和垂体前叶CRH含量显著升高,海马、顶叶和额叶显著降
低。CRH神经元在脑内主要位于下丘脑。垂体前叶的CRH主要来源于下丘脑,提
示抑郁时垂体前叶CRH含量的升高很可能是下丘脑CRH合成增加的结果。抗抑
郁药盐酸氟西汀对血浆、海马、颖叶和顶叶的CRH水平无明显影响,但可显著降
低垂体前叶CRH的含量。表明抑郁症时,CRH含量在各脑区的变化不一致,抗抑
郁药对各脑区CRH含量的影响也有差异,提示CRH在不同的脑区可能有不同的
作用,其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血浆和各脑区ACTH含量的变化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性抑郁症大鼠血浆
ACTH含量无明显变化,下丘脑AC*含量显著下降,其次是海马和顶叶,而在
其它脑区未发现明显变化。与生理盐水组相比,盐酸氟西汀组大鼠海马的ACTH
含量有所上升,提示海马可能与盐酸氟西汀的抗抑郁作用有关。
3.血浆和各脑区 GAL含量的变化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性抑郁症大鼠血浆GAL
的含量显著下降,与抑郁症患者血浆GAL含量显著升高正好相反,这可能是由于
人和鼠GAL的种属差异较大造成的。实验性抑郁症大鼠下丘脑、海马、额叶、顶
叶和前脑的GAL含量均显著下降,提示抑郁症时大鼠血浆GAL的含量下降,可能
是由于脑内这些区域GAL含量下降所致。给予抗抑郁治疗可显著升高抑郁症大鼠
海马和前脑GAL的含量,提示盐酸氟西汀可能通过影响这两个脑区GAL神经元而
改善抑郁症状,也表明海马和前脑在抑郁症发病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4.血浆和各脑区NPY fi的变化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性抑郁症大鼠血浆的
NPY含量均显著降低,给予抗抑郁药治疗后,抑郁症大鼠血浆的NPY含量显著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