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潘启龙,韦金武,黄卫国;脊柱侧凸后路器械手术并发脊髓损伤及其预防[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
2 |
白斌,王坤正,刘文科,袁国莲,宋金辉,赵龙柱,陈君长;儿童脊柱侧凸手术中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监护的临床研究[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3年05期 |
3 |
张承敏,申淑红,姜洪和,贾全章;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体感诱发电位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9年03期 |
4 |
戴力扬;踝阵挛试验在脊柱侧凸手术中的监测价值[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0年04期 |
5 |
宋福麟;;矫正重症脊柱侧凸16例报告[J];宁夏医学杂志;1988年06期 |
6 |
马若凡,沈慧勇,许杰;脊柱侧凸矫形术神经损伤并发症的预防[J];中国医刊;2002年04期 |
7 |
刘兴民,田慧中,项泽文,吴杰;脊柱侧凸的Harrington加节段椎板下钢丝矫正[J];中华骨科杂志;1996年02期 |
8 |
詹世强,周良安,马元琛;脊柱侧凸前路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年13期 |
9 |
冯虎,汤押庚,谭迎春,许铁,董瑞国,刘凯,冯斌,张轶,朱峰辉,马海春,李兴坤;应用大脑皮质诱发电位建立运动-静止压迫型脊髓损伤模型的实验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32期 |
10 |
王福庄,刘连生;大鼠脊髓诱发电位与脊髓损伤的关系——Ⅱ、皮肤、椎板和硬膜上诱发电位的比较[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85年03期 |
11 |
石恒林,屈强,唐显玲;脊柱侧凸畸形矫正术术中“唤醒”的麻醉处理[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
12 |
刘京升,孙正义,汪玉良,董晓丽;慢性脊髓压迫及减压后运动诱发电位及病理学改变[J];临床骨科杂志;2004年03期 |
13 |
陈天国!311800,蔡峰!311800,刘铁民!311800,杨光!311800,王仲根!311800,何国美!311800;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监测脊柱侧凸手术(附5例报告)[J];浙江临床医学;2000年03期 |
14 |
李也白;叶澄宇;苏尚庆;厉智;郑延陵;;影响脊柱侧凸矫正疗效的若干因素(附21例报告)[J];浙江医学;1990年04期 |
15 |
李振香,张蕾,冯玉婕;C-D棒三维矫正脊柱侧凸20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1998年02期 |
16 |
吴养,赖泽新,陈日景,吴春辉,李涛;手术矫正脊柱侧凸的远期疗效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1年10期 |
17 |
刘立峰;朱悦;;实验性脊柱侧凸建模方式的研究进展[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09年01期 |
18 |
郭庆山,王爱民,杜全印,孙红振;诱发电位在组织移植修复脊髓损伤中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02期 |
19 |
徐荣范;徐嘉漠;李景翔;肖乃方;;4677名儿童脊柱侧凸云纹照相法普查报告[J];中国校医;1987年03期 |
20 |
毛永忠;;一个罕见原发性脊柱侧凸畸形高发家系[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198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