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对急性颅脑损伤大鼠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作用的研究
【摘要】:
急性颅脑损伤后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与脑组织缺血缺氧有关。内皮素是目前人类发现体内存在的最强的缩血管物质,同时也是一种内源性致损伤因子,可介导并进一步加重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性损伤;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是体内存在的最强的扩血管物质,同时也是一种内源性保护因子,在扩张脑血管、改善脑血流量及神经保护方面起重要的作用。二者均参与脑血管舒缩功能及脑血流量的调节,它们的含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脑组织的血液循环状态和组织损伤程度。高压氧疗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并已取得了很好疗效。以往的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也已证明,高压氧治疗可以显著地减轻颅脑损伤导致的脑水肿及神经细胞的损害,降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及伤残率,促进存活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对其机理的研究发现,在高压氧作用下脑血管发生舒缩反应,通过调整脑组织的血流及其灌注量,改善缺血缺氧组织的血供。但高压氧对急性颅脑损伤血浆及皮层组织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作用的研究未见报道。
本研究采用大鼠颅脑损伤模型,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急性颅脑损伤前后及高压氧治疗后血浆及损伤皮层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含量,研究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急性期的变化规律以及高压氧治疗对二者的影响,从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方面探讨高压氧治疗
WP=7
急性颅脑损伤的机理,为高压氧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结果显示:
1.动物急性颅脑损伤后6h、24h及48h组,其血浆和损伤皮层组织内皮素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以24小时组尤为显著,并达高峰以后下降。
2.动物急性颅脑损伤后6h、24h及48h组,其血浆和损伤皮层组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6h,24h,48h各时间组含量呈增高趋势,并于伤后48达最高峰。
3.动物急性颅脑损伤经高压氧治疗后6h,24h,48h各时间组血浆及损伤皮层组织内皮素含量均明显低于相应急性颅脑损伤对照组(p0.05);而动物急性颅脑损伤经常氧高氮处理后6h,24h,48h各时间组血浆及损伤皮层组织内皮素含量与相应的急性颅脑损伤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改变。
4.动物急性颅脑损伤经高压氧治疗后6h,24h,48h各时间组血浆及损伤皮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均明显高于相应的急性颅脑损伤对照组;而动物急性颅脑损伤经常氧高氮处理后6h,24h,48h各时间组血浆及损伤皮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与相应的急性颅脑损伤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改变。
5.急性颅脑损伤后及高压氧治疗后各时间点的血浆及损伤皮层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变化呈一定的负相关性。
以上结果表明: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浆及损伤皮层内皮素含量的升高
WP=8
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的降低,使脑血管收缩及舒张的调节及脑血流量自身调节失衡,脑组织血流量及氧供减少,从而加重了脑组织损伤;而高压氧治疗可以使血浆及损伤皮层内皮素含量降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升高,通过调节脑血管的舒缩状态及纠正脑血流量的自身调节失衡,增加脑组织供血及氧供,减轻颅脑损伤造成的脑水肿及神经细胞的损害,改善损伤脑组织的恢复。
|
|
|
|
1 |
小林士郎
,李厚泽;经时的CT扫描对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意义[J];日本医学介绍;1984年07期 |
2 |
丁世钦;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救治原则[J];中国临床医生;1994年03期 |
3 |
冯斌,李春坡,谭振美,闫锋;测定神经降压素含量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评价[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1998年03期 |
4 |
常忠利!062552任丘,赵焕乔!062552任丘,雷学!062552任丘,王润辉!062552任丘,毕艳华!062552任丘,檀巨宁!062552任丘,刘汝佩!062552任丘;老年急性颅脑损伤120例临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0年04期 |
5 |
杨光却端智;王臣;;基层医院对急性颅脑损伤的救治体会[J];重庆医学;2009年14期 |
6 |
田俊明;;煤炭系统颅脑损伤6988例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1981年03期 |
7 |
韦宝奎;;急性颅脑损伤治疗的若干问题[J];广西医学;1985年05期 |
8 |
张平,蒋先惠;5岁以下小儿意识障碍的分级[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1992年03期 |
9 |
王忠群;急性颅脑损伤手术的监测与麻醉处理[J];重庆医学;1998年02期 |
10 |
刘力;急性颅脑损伤手术病人的护理体会[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
11 |
王吉华,张丙杰,张成钢,李香迎,刘升华;急性颅脑损伤3104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03年14期 |
12 |
陈光烈,周巍,任浩君,陈炜毅;急性颅脑损伤环池改变的临床意义[J];浙江创伤外科;2005年01期 |
13 |
索昂才吉;于文红;索艳晖;;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急诊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8期 |
14 |
叶圣诞;顾耀亮;;郊区医院开展急性颅脑损伤诊治体会[J];上海医学;1987年03期 |
15 |
姚远达;;小儿急性颅脑损伤88例诊治体会[J];华中医学杂志;1992年01期 |
16 |
姜振国;;颅脑损伤并其它部位损伤的救治体会——附66例报告[J];工企医刊;1994年03期 |
17 |
刘科三,邢辉,胡国芳,任艳丽,刘赛鼎,陈国平;高压氧治疗急性颅脑损伤135例(摘要)[J];中华航海医学杂志;1995年01期 |
18 |
冯斌,谭振美,王洪生,李达;肿瘤坏死因子在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意义[J];中国急救医学;1997年04期 |
19 |
关国辉,蔡奋忠;14例急性颅脑损伤后脑梗塞的诊治[J];福建医药杂志;1999年03期 |
20 |
刘保锋;高血糖对急性颅脑损伤病人的疗效影响[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1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