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素中药合剂抗实验性晕船疲劳的作用及其机理探讨
【摘要】:
陆军渡海登陆作战时,晕船发生率高,晕船引起乘员体能急剧下降,影响工作效能,使船员完成智力工作的时间明显延长,思维困难,主观感觉躯体不适,严重晕船可使船员情绪消沉,甚至丧失工作能力,因此,晕船疲劳是引起渡海登陆作战非战斗减员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提高晕船时脑体功能,本研究在观察实验性晕船刺激对动物体能和脑功能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营养素中药合剂对实验性晕船动物的抗疲劳作用及可能机理。
方法:
1、实验性晕船对脑体功能的影响
取雄性ICR小鼠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观察模拟晕船刺激对小鼠异食癖的影响。
取雄性ICR小鼠60只,随机分为三个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连续4天不同强度的模拟晕船刺激,测定各组学习记忆成绩以及游泳时间。
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模拟晕船刺激对大鼠一般情况、高岭土异食癖以及血糖、糖原、乳酸、乳酸酸脱氢酶等指标的影响。
2、营养素中药合剂提高实验性晕船脑体功能的作用
雄性ICR小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蒸馏水对照组、晕海宁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分为高、中、低三个剂量组,每天灌喂不同浓度的营养素中药合剂,观察模拟晕船刺激后各组小鼠学习记忆成绩及游泳时间。
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晕海宁对照组、蒸馏水对照组三组,实验组每天灌喂营养素中药合剂,模拟晕船刺激4天后立即断头取血及所需组织,进行血糖、糖原、乳酸、乳酸脱氢酶、ATP酶以及下丘脑和脑干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测定。
第二军医大学
中文摘要
结果:
1.小鼠实验性晕船模型
每天l小时模拟晕船刺激后,模型组小鼠高岭土摄入量显著增加,与对照
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表明实验性晕船小鼠模型复制成功。 ‘
2.不同强度模拟晕船刺激对小鼠脑体功能的影响
不同强度晕船模拟刺激均可降低小鼠的学习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
著,刺激强度越大,学习成绩下降越明显:各强度晕船模拟刺激均可显著降低
小鼠记忆成绩,但各强度组间无显著差别;轻度刺激时实验组小鼠游泳时间与
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中、重度刺激时游泳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刺激强
度越大,游泳时间越短。
3.模拟晕船刺激对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
模拟晕船刺激可引起大鼠异食癖,表明大鼠处于实验性晕船状态:与对照
组比较,实验组大鼠体质量增加显著减少;进食量无明显变化:血糖显著增加:
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显著下降:血清和大脑乳酸含量显著增加:肌肉乳酸含量
显著降低:血清乳酸脱氢酶活力也显著下降。
4. 营养素中药合剂对实验性晕船动物脑体功能的影响
(1)学习成绩: 模拟晕船刺激后,蒸馏水对照组、晕海宁对照组和低剂量
组成绩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中剂量组成绩显著高于晕海宁对照组和低剂量组:
高剂量组成绩显著高于晕海宁对照组;但中、高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没有
显著差异。
(2)记忆成绩: 蒸馏水对照组、晕海宁对照组和低剂量组成绩显著低于正
常对照组:中剂量和高剂量组成绩显著高于蒸馏水和晕海宁对照组,但与正常
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
(3)游泳时间: 蒸馏水和晕海宁对照组游泳时间显著短于正常对照组;低
剂量组游泳时间显著长于晕海宁组:中剂量组游泳时间显著长于蒸馏水对照组、
晕海宁对照组和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游泳时间显著长于蒸馏水和晕海宁对照组。
5.营养素中药合剂对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模拟晕船刺激后,各组大鼠体质量增加速度显著减小:实验组和晕海宁组
第二军医大学 中文摘要
高岭土摄入量显著少于蒸馏水对照组,而实验组与晕海宁对照组比较,无显著
性差异。
血糖、血清乳酸和肌肉糖原含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肝糖原含量实验组显
著高于蒸馏水和晕海宁对照组:实验组和晕海宁对照组大脑乳酸含量显著低于
蒸馏水对照组,而肌肉乳酸含量显著高于蒸馏水对照组:血清和大脑中乳酸脱氨
酶活力各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实验组和蒸馏水对照组肝脏乳酸脱氢酶活力显著
高于晕海宁对照组。大脑AT P酶活力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肌肉*才服wP
酶、CaZ”ATP酶和 CaZ”/MgZ”ATP酶活力显著高于晕海宁和蒸馏水对照组;脑干
NA、*A含量显著高于蒸馏水和晕海宁对照组:下丘脑*A含量显著低于蒸馏
水对照组。
总结:
本实验观察了晕船疲劳的特点和营养素中药合剂抗晕船疲劳的作用,探讨
了部分机理。研究结果如下:
1.模拟晕船刺激可显著降低小鼠的学习成绩,刺激强度越大,学习成绩下
降越显著;可降低小鼠记忆成绩,但刺激强度对记忆成绩降低影响不明显;中、
|
|
|
|
1 |
;留言板[J];父母必读;2006年07期 |
2 |
郭俊生,李敏,沈志雷,阮芳铭,秦海宏,李华清,杨林;营养素中药合剂抗军事疲劳作用研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1期 |
3 |
孙志英,张振志;硫酸锌治疗异食癖患儿38例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年03期 |
4 |
胡梅雪;异食癖的证治体会[J];陕西中医;1998年07期 |
5 |
张凤铸;;异食癖及治疗[J];食品与健康;2001年07期 |
6 |
胡家胜;;肾脏病人的异食癖[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1992年01期 |
7 |
穆瑞光;郭建萍;孙华阁;杨建梅;胡皓夫;杜瑞冰;;异食癖70例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1987年07期 |
8 |
艾先立;;异食癖是病,不是特异功能[J];知识就是力量;2009年04期 |
9 |
王瑛,冯军,高铁英,于国英;伊甘锌治疗异食癖与反复呼吸道感染[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年03期 |
10 |
钟希兰,李治玖;硫酸锌治疗异食癖44例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1994年03期 |
11 |
魏南,李霓;以异食癖为首发表现的胃恶性间质细胞瘤1例[J];罕少疾病杂志;2002年02期 |
12 |
马秀骅;人爱吃泥土得的是什么病?[J];中老年保健;2002年04期 |
13 |
曹佑民;;异食癖锌疗法的追踪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1992年06期 |
14 |
王卫平,程怀庆;经方辨治异食癖验案1则[J];国医论坛;1994年06期 |
15 |
宋奇英,曹兰州;硒缺乏引起小儿厌食及异食癖的临床探讨[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1995年09期 |
16 |
徐岫茹;饮食与精神卫生系列谈之五 怪怪的异食癖与心理原因[J];饮食科学;2001年08期 |
17 |
常莹,靳雅笙,白纪国,刘冬生,于淑敏,孙恪明;托幼儿童身长体重及营养素摄入水平的研究:四年系统观察[J];营养学报;1986年01期 |
18 |
夏永潮;四神汤加减治愈异食癖1例[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
19 |
烈仙;;老师谈幼儿的平衡进食[J];父母必读;1994年07期 |
20 |
于競,林忠宁,曾毅丹,汪家梨,吴小楠;新鲜蔬菜对小鼠抗氧化保健作用的观察[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