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ves病甲状腺的血供分析及动脉栓塞治疗
【摘要】:Graves病(GD)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疾病之一,经典的治疗方法有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同位素131I 治疗及外科手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各有利弊,但均非理想的方法。介入微创医学的广泛开展与应用,为其治疗又增添了一个新方法。1994年俄罗斯学者Galkin 报道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治疗甲亢后,国内相继有作者报道,但以短期随访的经验居多,对栓塞多少根甲状腺动脉无明确标准,对不同材料栓塞的治疗效果缺乏明确的对比研究,而对于并发症也无深入研究。为此,本文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相对深入的探讨。
第一部分 Graves病甲状腺的血供:彩色Doppler超声
与DSA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Graves病患者各支甲状腺动脉的粗细及其供应甲状腺组织的多少,比较彩超所测甲状腺动脉的测值与DSA上所测数据一观察起其相关性,为甲亢的动脉栓塞治疗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方法:63例甲亢患者,男13例,年龄18-63岁,平均36.8岁;女50例,年龄12-65岁,平均26.1岁,均行甲状腺动脉造影,60例资料完整。测量各支甲状腺动脉的直径及其供应的甲状腺组织所占单侧甲状腺的比例,供应比例(60%时定义为主要供血,占40-60%时为上下动脉供血相当。接受彩超检查者,41例数据完整,比较其与DSA片上所测的相应数据。结果:DSA上右侧甲状腺上动脉内径2.2~6.0mm(3.8(0.97mm),1例缺如;右侧甲状腺下动脉内径1.7~5.6mm(3.6(1.29mm),2例缺如。左侧甲状腺上动脉内径2.4~6.0mm(3.8(0.97mm),1例开口处闭塞;左甲状腺下动脉内径
WP=5
1.0~5.2mm(3.2(1.19mm),3例缺如。左右侧甲状腺最下动脉各有1例显示。双侧甲状腺上动脉相比,其粗细相当 ,双下动脉相比,右侧较左侧粗,但相差不明显(t=1.8033, P0.05);右上下动脉相比,相差不明显(t=0.8609, P0.05),左上下动脉相比,上动脉明显较下动脉粗(t=3.0891, P0.005)。右侧甲状腺由右上动脉供血为主者占55%(33/60) ,上、下动脉供血相当者占41.7%(25/60) ,右下动脉为主者3.3%(2/60) ,后二者合计占45%;左侧甲状腺由左上动脉供血为主者占50%(30/60) ,上下动脉相仿者占36.7%(22/60),左下为主者占13.3%(8/60) ,后二者合计占50%。各甲状腺动脉之间存在较多吻合。彩超显示甲状腺均增大,供血动脉增粗、血流加快、血流量增加,呈典型的“火海征”。右上下动脉的内径、血流量分别为2.04(0.31mm、147.7(64.1 ml/min和 2.16(0.41mm、144.4(77.7 ml/min,左上下动脉的内径、血流量分别为2.04(0.36mm、132.8(49.8 ml/min 和2.03(0.34mm、128.1(63.9 ml/min,相互间相差不明显。US与DSA上动脉粗细符合率为67.1%,与DSA上染色范围相符者为70.7%,双侧动脉血流量与DSA上染色范围相符者为72.0%。结论:甲亢时甲状腺的供血动脉增粗,但以双侧甲状腺上动脉为主供应甲状腺者仅占一半左右,若仅栓塞双上甲状腺动脉,则有约一半的甲亢患者不能痊愈。动脉栓塞术前彩超检查均能显示甲状腺增大、血流增多的信息,同时能为约70%的病例提供较准确的数据。
第二部分 不同材料栓塞甲状腺动脉治疗
Graves病的疗效分析
WP=6
目的:研究不同材料栓塞甲状腺动脉治疗Graves病的疗效,观察栓塞动脉的多少与甲亢复发的关系。方法:61 例Graves病患者分两组,A组25例,采用平阳(博莱)霉素24mg动脉灌注后以明胶海绵、不锈钢圈栓塞的方法;B组36例,采用聚乙烯醇(PVA)颗粒栓塞,2例同时加用少量明胶海绵颗粒。对两组病例的疗效及常见并发症进行比较,并对复发病例的动脉栓塞数与复发率的关系进行分析。近期疗效以3个月内甲状腺缩小、ATD用量减少及症状减轻为有效。远期疗效以完全停药为治愈。结果:两组病例近期疗效均达100%,随访中A、B两组复发率分别为28%和16.7%,但无统计学意义。栓塞2支动脉者复发率为46.7%,栓塞3、4支动脉者复发率(共同)为7.67%,相差显著 (X2=7.626, P0.01)。常见的并发症中B组明显较A组高,但无需特殊处理。结论: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治疗甲亢损伤小、疗效好,栓塞动脉数要达3支以上,否则复发率高。PVA颗粒使用方便,复发率可能更低些。
第三部分 甲状腺动脉栓塞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目的:研究甲状腺动脉栓塞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71人次甲状腺动脉造影、栓塞术患者术中、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结果。结果:术中发生对比剂反应1例、动脉损伤2例,术后发生均有发热,恶心、呕吐16例次,甲状腺危象1例,有1例在术后6个月时停药而引起突眼加重。其余均为非靶动脉栓塞所致,包括头痛(26例次)、牙痛(12例)、颈痛(15例次)、声音嘶哑(41例
WP=7
次),最严重者为脑梗死1例和眼睑下垂、眼裂变小1例。脑梗死者行抗凝、扩血管治疗后好转,眼睑下垂者未作特殊处理,其余病例均对症处理后完全缓解。结论: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有一定的危险,操作要仔细,出现并发症时处理要及时、恰当。症状完全控制后仍需用维持量ATD治疗相当长时间并逐渐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