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其背向散射积分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在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中的诊断作用
【摘要】:目的:1、探讨背向散射积分技术(Integrated backscatter, IBS)在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患者颈动脉内中膜病变性质评价中的临床价值;2、通过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颈动脉内中膜IBS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ndothelial dependent vasodilation, EDV)在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中的改变及其相互关系,探讨颈动脉IMT、颈动脉内中膜IBS及肱动脉EDV对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诊断作用。方法:1、受试对象共6组,每组50人:冠心病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单纯高血压组、单纯糖尿病组、正常对照组和正常青年组。2、用SONOS HP5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IBS软件,7.5MHz探头,显示清楚颈总动脉图像,自颈总动脉分叉处向下,每隔5mm 取一点,连续取5个点,在每个点上测量IMT和校正的IBS(calibratedIBS C-IBS)值,计算平均值作为总的IMT和C-IBS;正常青年的C-IBS±2SD作为正常值范围,在此范围以内的为正常的颈动脉内中膜,低于此范围的为脂质病变,高于此范围的为纤维病变,并计算纤维病变和脂质病变部位在各组中占所测部位的百分比并加以比较。3、而后显示同一患者的肱动脉图像,首先测定静息状态下肱动脉内径基础值,然后测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后内径,最后测量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内径。反应性充血及含服硝酸甘油后血管内径的变化,以第一次测量基础值的百分数表示,以此表示肱动脉EDV。观察IMT、C-IBS和EDV在各组中的变化及其区别。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为冠心病的诊断提供帮助。结果:1、脂质病变部位在各组中占所测部位的百分比,高血压组为9%,糖尿病组为10%,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为30%,冠心病组为61%,随病情加重而明显增加,单纯高血压和单纯糖尿病组相差不显著,但两者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冠心病组以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和冠心病组间均相差显著。2、单纯高血压、单纯糖尿病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三组的颈动脉IMT均厚于正常对照组,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