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皮肤细胞色素P450酶的表达调控及相关药物代谢研究

李珍  
【摘要】: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是机体和外界之间的天然屏障,可防止外界有害物质的入侵,也是药物经皮吸收的给药部位。皮肤表达有多种代谢酶,是肝外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之一。细胞色素P450酶系(cytochrome P450,CYP)是一组含亚铁血红素的酶,参与了许多内源性物质如类固醇、脂肪酸、胆酸、维生素D_3、前列腺素、儿茶芬胺和许多进入体内的外源性物质如药物、杀虫剂、毒物、致癌物的代谢。涉及药物代谢的CYP酶系主要有CYP1、CYP2和CYP3三个家族。各类CYP酶在维持皮肤的正常生理功能和保持内环境的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皮肤中的CYP酶的表达特点有助于明确药物的经皮吸收机理和药物在皮肤的代谢过程,从而对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开发经皮给药新制剂、防止药物和毒性物质对皮肤的侵害等,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皮肤CYP酶的研究已成为皮肤药理学的研究热点。一方面皮肤是过敏和炎症的频发部位,发病机制复杂,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参与了皮肤过敏、炎症和免疫反应。探讨病理因素在皮肤CYP酶表达调节中的作用,为探索皮肤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提供新靶点。另一方面,各种皮肤疾病的治疗离不开药物,而这些治疗药物又是多种CYP酶的底物,探讨皮肤CYP相关的药物代谢,有助于合理选择治疗药物,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本研究首先建立了用于检测皮肤多种CYP酶表达的免疫组化和Realtime PCR方法,考察了角质形成细胞和健康人皮肤组织CYP的表达特点。采用Oligo GEArray毒理与药物耐受基因芯片检测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和经组胺刺激的HaCaT细胞CYPmRNA的表达改变,Realtime PCR法定量检测CYP酶在HaCaT细胞中的表达调控,考察了细胞因子TNFα,IL-2,IL-6,IFNγ对CYP mRNA表达的影响,研究了地塞米松和苯巴比妥对CYP的诱导作用。选择右美沙芬为CYP2D6的探针药物,采用LC/MS/MS方法检测代谢产物去甲基右美沙芬的转化量,研究其在大鼠皮肤匀浆中的代谢过程,并与肝匀浆代谢比较,来考察大鼠皮肤CYP2D6酶活性和特比萘芬对CYP2D6的抑制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杰;刘红云;于晓静;;黄芩甙对角质形成细胞产生IL-8和增殖活性的影响[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夏立新;郭哲;崔绍山;王雅坤;陈洪铎;;地塞米松及甲氨蝶呤上调HaCaT细胞结合珠蛋白的表达[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年12期
3 马爱红,吴红彦,王嘉军;银屑病与细胞因子和性激素相关性研究进展[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吴剑;肖汀;王志华;吴严;何春涤;高兴华;陈洪铎;;银屑病皮损中CXCL11/I-TAC及其受体CXCR3的表达[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9年05期
5 高春芳,郑茂荣;角质形成细胞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0年04期
6 王可;苑振亭;王金海;赵中华;;蛇床子素抑制HaCaT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9年02期
7 康尔恂;李新宇;郑家润;;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6年02期
8 高军,任万明,骆志成,李文竹;银屑病患者淋巴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体外培养NF-κB的表达[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年09期
9 曹波;徐丽敏;;TLRs与银屑病发病的相关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06年05期
10 孙宏伟;杜华;杨桂兰;;银屑病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8年01期
11 张云璧;瞿幸;牛福玲;;常用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对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后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及分泌白介素-8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年01期
12 鹿文静;王桂芝;;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HaCaT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3 王桂芝;王君;鹿文静;陈宏泉;;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HaCaT细胞增殖和分泌神经生长因子的影响[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年05期
14 何玉清;张锡宝;曾抗;吴志华;黄振明;陈绍谦;;MTX对银屑病患者血清白介素-8和组胺水平的影响[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6年07期
15 唐玲,于益芝,阎明,郭志丽,李泉,郑茂荣;银屑病患者角质形成细胞培养上清液对单核细胞形态、表型的影响[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2年06期
16 Barker C.L. ,McHale M.T. ,Gillies A.K. ,J.H. Pringle,崔荣;体外银屑病模型的发展和特性[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2005年04期
17 黄青;瞿幸;吴清;;黄连、土大黄、苍术提取液抗银屑病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年06期
18 邱海霞;顾瑛;刘凡光;曾耀英;肇静娴;曾晶;刘丽红;;血卟啉单甲醚光动力学疗法对体外培养的人角质形成细胞增生的影响[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19 Pérez-Lorenzo R.;Núez-Oreza L.A.;Garma-Quen P.M. ;潘敏;;银屑病患者中链球菌M蛋白引发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增生及Th1/Th2细胞因子产物[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2006年08期
20 杨道秋,姜岩峰;T细胞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抗体搭桥角质形成细胞/单一核白细胞粘连实验与抗银屑病中药平必清的研制[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学术会议、全国中医药防治皮肤病成果与技术交流大会、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科治疗新技术临床推广应用高级研修班文献汇编[C];2004年
2 陈佳琦;周炯;李伟;李春明;蔡绥勍;满孝勇;郑敏;;正常人及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中外壳蛋白的表达及调控[A];2011年浙江省皮肤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唐玲;于益芝;顾军;阎明;郑茂荣;;银屑病患者皮损局部朗格汉斯细胞数量异常机制的研究[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4 张理涛;于广新;张玉环;卢桂玲;;牛磺酸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四次学术年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诊疗新进展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7年
5 孙虹;;消银合剂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清INF-γ、IL-10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五次学术年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诊疗新进展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8年
6 唐玲;顾军;郑茂荣;于益芝;;银屑病患者角质形成细胞上清对单核细胞形态、表型的影响[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7 张宪旗;冯捷;徐汉卿;李建国;曹振平;张磐谏;潘敏;;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VEGF表达的研究[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8 沈柱;陈凌;党育平;王刚;刘玉峰;;抑制性置换肽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调节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功能的研究[A];2006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刘红霞;刘朝霞;;银屑病的中西医治疗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四次学术年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诊疗新进展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7年
10 邓丙戌;王萍;孙丽蕴;金力;何薇;娄卫海;周垒;周冬梅;蔡念宁;陈凯;陶毅;王禾;曾祖平;李伟凡;姜春燕;;赵炳南教授凉血活血法治疗银屑病(白疕)血热证的临床与基础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六次学术年会、赵炳南学术思想研讨会、全国皮肤科中医外治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珍;皮肤细胞色素P450酶的表达调控及相关药物代谢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2 张洪英;白芍总苷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IL-23表达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1年
3 杨晓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在HaCaT细胞中的表达及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周炯;整合素和细胞外基质在硬皮病与银屑病皮损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中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郁博;糖皮质激素及TNF-α对人角质形成细胞GRα/GRβ、NF-κB/IκB表达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6 曹经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通过调控TGF-β1信号通路抑制HaCaT细胞生长[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夏立新;几种因子对HaCaT细胞合成结合珠蛋白影响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8 康尔恂;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反义寡核苷酸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9 孟宪明;支气管哮喘病人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的自噬现象[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曹经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通过调控TGF-β1信号通路抑制HaCaT细胞生长[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东;FK506对TNF-α诱导的HaCaT细胞分泌NO及IL-1β、IL-2、IL-8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2 孙会;银屑病皮损TLRs的表达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3 王曼姬;利用含T淋巴细胞和链球菌抗原的无血清培养基体外建立银屑病皮损模型[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4 王岩;靶向K17的小干涉RNA在角质形成细胞中的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5 颜文飞;NGF、KGF在银屑病中的表达和意义[D];浙江大学;2001年
6 谢姗;ALA-PDT对健康人及银屑病患者PBMCs的生物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陈筱筱;鳞状细胞癌抗原在各种皮肤疾病中的表达及影响因素[D];浙江大学;2010年
8 倪成;MHC区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银屑病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9 赵艳霞;银屑病的发病与治疗的回顾性分析[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3年
10 罗东;优化ALA-PDT的封包时间对豚鼠银屑病模型生物效应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 李斌 范斌;解开银屑病患者心中的疑惑[N];卫生与生活报;2004年
2 蒲成学;烟酒与银屑病[N];中药报;2000年
3 记者熊学莉 通讯员吴刘佳;芳维A酸乙酯可缩短银屑病疗程[N];健康报;2010年
4 吴刘佳;三军医大新桥医院首用芳维A酸乙酯治疗银屑病[N];中国医药报;2010年
5 倪黎冬 整理;银屑病发病新“元凶”:链球菌DNA[N];健康报;2009年
6 记者 胡德荣;我国有望找到首个银屑病分子靶向药物[N];健康报;2010年
7 记者严少卫;银屑病诊治应重视心理疏导[N];健康报;2009年
8 刘钧天;银屑病“简约版”疗法找到理论依据[N];健康报;2011年
9 湖南中医学院附二院主任医师 欧阳恒;银屑病患者该怎么吃[N];大众卫生报;2002年
10 皮肤科专家 杨美平 整理;银屑病可以根治吗[N];家庭医生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